[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言和社会)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言和社会)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言和社会)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言和社会)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方言2 亲属语言3 社会方言4 语系5 谱系分类6 隐语7 共同语8 基础方言9 借词10 仿译词11 意译词12 双语现象13 语言转用14 洋泾浜语15 双言现象16 克里奥耳语17 语言规划18 语言政策19 语言规范化20 民族语言政策二、简答题21 简述劳动创造了语言。22 简述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23 简述社会方言与地域方言。24 简述“洋泾浜 ”名称来源及其特点。25 简述语言规划的内容。26 简述语言规划的过程。三、论述题27 试述语言发展的原因。28 试述语言随社会分化而分化。29 试述民族共同语产生的
2、原因及它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特征。30 试述地域方言间的区别和联系。31 试述语言转用的发生。32 试述双语阶段对语言转用的影响。33 试述汉语在吸收外来词汇成分方面的特点。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语言和社会)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正确答案】 通常指地域方言,它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2 【正确答案】 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凡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若干种语言都是亲属语言。【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3 【正确答案】 一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为“ 社会方言 ”。【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4
3、 【正确答案】 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语系。【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5 【正确答案】 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 ”。【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6 【正确答案】 是某些团伙所创造使用的秘密词语或语句。【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7 【正确答案】 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8 【正确答案】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9 【正确答案】 也叫外来词,它主要指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都借自外语的词
4、。【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10 【正确答案】 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这种词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11 【正确答案】 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是本族语言的,词义来自外语的词。【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12 【正确答案】 指一个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它是民族的接触,尤其是民族杂居的产物。【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13 【正确答案】 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14 【正确答案】 这是
5、汉语对混杂语言的称呼,它指母语不同的人在相互交往时所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15 【正确答案】 即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言和方言的社会现象。【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16 【正确答案】 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17 【正确答案】 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做出的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被称之为“ 语言规划 ”。【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18 【正确答案】 如果语言规划具有法律、法令或政令的形式,就被称做“语育政策”。【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19 【正确答案】 对语言中产
6、生的变化,既不能一概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必须对它们做出评价和选择,这就是“语言规范化” 。【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20 【正确答案】 主要是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如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政治地位的政策。【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劳动在语言起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劳动使得语言的产生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其次,劳动发展了原始人的思维,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条件;同时,劳动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22 【正确答案】 所谓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7、是说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语言的发展有两个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块组成。在这三大块当中,变化最快的是词汇。相比之下,语音和语法要稳定得多。这是因为,词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密切,因而反应也最灵敏。语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结果,是组织语言材料的结构规则,新词按照这种规则构成,旧词的消亡也不会对它产生影响,在语言中可谓根深蒂固,因此,发展是很缓慢的。语音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它的发展速度也是相当缓慢的。即使在词汇这一块内部,各成分的发展速度也不平衡。词汇的发展较语音、语法要快,大多数是就其中的
8、一般词汇而言。基本词汇也是相当稳固的,即基本词汇的发展较之一般词汇要缓慢得多。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域内也可能不一致。【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23 【正确答案】 社会方言与地域方言不同。社会方言是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而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它和地域方言都属于全民语言的分支,但二者有以下几点差别:首先,地域方言是以地域上的分布划定范围的,而社会方言是依据社会上的阶级、阶层、集团、职业、文化教养等因素进行划分的。同一地域内一般只有一种地域方言,但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社会方言。其次,地域方言的特点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社会方言的特点基本上表现在一般词
9、汇方面,即在词汇方面有些特殊词汇,语音、语法上即使有特点也不是主要的。最后,地域方言由于其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与共同语不同,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展为独立的语言;社会方言只在一般词汇上有某些特点,没有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因此,它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发展成独立语言。【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24 【正确答案】 “ 洋泾浜 ”本是旧上海的一条河流,由于后来人们将其填平后辟为商埠,这一带的平民与外商接触时,互相使用一种既不是汉语也并非英语的语言通话,久而久之,人们就用洋泾浜来指代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旧中国的沿海城市,也发生在世界许多通商口岸。很显然,洋泾浜语是一定社会
10、条件下的产物,只用于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所以,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洋泾浜语的特点是:从语言功能上看,它只用于口头交际,即只有口头形式而没有书面形式;使用范围窄,在正常情况下,至少在产生的初期,只用于同外国人进行贸易等有限的交际活动,没有人把它当做母语或第一语言。洋泾浜语的发展前途大致有两个:或者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消亡,或者发展为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过的交际工具。【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25 【正确答案】 语言规划的内容有:在没有正式官方语言的国家里确定官方语言;在没有正式的民族共同语的民族内部选择基础方言确定民族共同语并加以推广;对有方言分歧的民族语言进行规范化;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
11、文字;对已有的文字进行改革;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制定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等。【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26 【正确答案】 当语言中出现需要加以规范的语言现象时,语言学家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和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要求,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供社会公众参考,而后应该进行公开和广泛的讨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逐步产生能够为社会公众认可的规范,如果条件成熟,就可以由某个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意见,通过诸如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各个渠道向社会推行。这是语言规范的一般过程。【知识模块】 语言和社会三、论述题27 【正确答案】 语言的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社会的发展。这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语言学 概论 语言 社会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