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8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是( )。(A)陈独秀(B)毛泽东(C)董必武(D)李达2 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B)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C)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程度(D)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3 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调整、整顿、巩固、提高(C)调整、巩固、整顿、提高(D)调整、充实、巩固、提高4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
2、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5 洛迦诺公约签订后从中受益最大的是( )。(A)德国(B)法国(C)中国(D)美国6 北美独立战争中,战争形势出现转折,美国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B)马斯顿荒原战役(C)瓦尔密战役(D)萨拉托加战役7 地震带给人类灾难,在抗震救灾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A)凡尔登战役(B)斯大林
3、格勒保卫战(C)阿拉曼战役(D)中途岛战役8 以下作品中属于莎士比亚代表作的是( )。(A)神曲(B) 十日谈(C) 哈姆雷特(D)社会契约论9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B) (C) (D)10 “三家分晋 ”的三家是( )。(A)韩、赵、卫(B)韩、齐、魏(C)韩、赵、魏(D)燕、宋、卫11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分封制12 十二铜表法是人类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成文法,它颁布于古代( )。(A)罗马(B)雅典(C
4、)中国(D)英国13 下列古代重大医药学成果中,在两汉时期取得的是( )。黄帝内经 编定神农本草经 写成伤寒杂病论 问世“麻沸散”发明(A)(B) (C) (D)14 假如你是唐太宗时期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应做的是( )。(A)交给门下省审议(B)交给唐太宗裁定(C)交给枢密院出兵(D)交给尚书省直机关执行15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这是因为明朝以来的科举考试( )。(A)逐渐以儒家经书为主要考试内容(B)对士人的思想控制作用日益突出(C)受特务政治和宦官专权的严重影响(D)逐渐为大地主和官僚所垄断16 中国古代设立军机处的朝
5、代是(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17 面对 1 9 世纪末中国的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艰深时代课题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8 新文化运动中“ 民主、科学 ”潮流出现,其思想背景是 (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C)启蒙思想(D)马克思主义1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党勇于纠正错误的有( )。八大会议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减租减息”政策(A)(B) (C) (D)20 1953 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是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6、(B)是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C)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1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的这句诗词,是对中国历史上较有影响力的几位帝王特点的概括。下列有关这几位帝王的表述,错误的是( )。(A)秦始皇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B)汉武帝大兴儒学,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唐太宗设三省六部,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宋太祖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22 文字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文字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
7、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涿鹿之战(B)殷墟甲骨(C) 论语(D)荷马史诗23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与梁启超所述事实相关的条约中,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经济侵略突出特点的是( )。(A)允许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B)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24 19 世纪 70 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的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8、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出现(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外国的大力支持(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D)近代工业体系初具规模25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维新派主张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用于改造中国近代社会,该思想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二、简答题26 试评价左翼文化运动。27 简述高中历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28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9、三、材料分析题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 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一一(明)谢肇涮五杂俎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 宋榷(专卖) 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一一(宋) 庄季裕鸡肋编材料四 (东京) 朱雀门外除东
10、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请回答:29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30 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31 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2 以下是新文化运动一课的人物史教学实录:【片段一:主流人物点题导入】使用多媒体导入新课,以新文化运动人物图谱和黎明音乐为背景呈现,增强视觉与听觉的感官冲击,辅之以教师同步进行的解说:像一根火柴在摩擦
11、中燃烧,黑暗的夜空看到了光明。20 世纪初的旧中国,一场新文化运动,点亮了近代中国的理性之光。“ 打倒孔家店”,使用白话文,以民主、科学重建民族精神的核心,用时代的最强音向腐朽落后的封建文化发起猛攻。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因为有一群激情飞扬的青年。本节课我们就应用人物史的历史学习方法,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感悟那些年发生在那些人身上的那些事。【片段二:非主流入物激趣】新文化运动中新旧思想交锋通过截取影片建党伟业中北大图书馆中人物争论的一段视频展示。视频中有一个非主流人物辜鸿铭,他是教材中完全没有涉及的。要看懂这段视频,必须对此人物进行背景知识的补充:辜鸿铭:传统精神的孤守者,别
12、号“清末怪杰” 。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 9 种语言,获 13 个博士学位。20 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北大的讲坛上他是非主流。穿着长袍马褂、梳着小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哄堂大笑,辜鸿铭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再听他讲课。学贯中西,行云流水,果然名不虚传。一来学生对非主流人物的事迹、性格、人文素养等各方面了解得相对较少,这段人物材料介绍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还原这一人物等于还原了一个相对全面的新文化运动。二来这一人物身上体现的鲜明人物个性也是激起学生对历史产生
13、浓厚兴趣的一大看点。【片段三:两个世代的“90 后” 人物引发共鸣】“90 后”的时代责任是本节课的教学拓展,从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三只兔子”的小兔子胡适等人物的出生年代1891 年,引入时代责任话题:1890 后的青年们,在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时代,他们内外兼修、游学四方,成了学贯中西的大师,成了时代的领路人,找到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1 00 年后,又是一代“90 后” 。同学们,你们是“90 后”的新世代人。201 2 年 7 月,1 990 年出生的人作为第一批“90 后” 正式结束了自己的高等教育,走入社会,开始真正面对自己的“ 责任时代 ”。同学们,
14、有想过我们这一代 “90 后”人的时代责任吗?根据情境设置问题:1 990 后人的时代责任是什么?(除了科技、教育、国防等民族复兴的话题外,教师可以从大国崛起后的中国应承担的国际责任上延伸)请回答:试对这堂人物史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评价。32 恨据以下课堂实录,回答问题:师: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如果你是当时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当时的经济危机?(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交流:生 1:首先应该恢复银行信誉。经济危机期间,银行倒闭,市民的存款化为乌有,银行丧失信誉。现在由政府出面对市民的存款给予保障,使现款重新存入银行,保证资金流通。师:多么独到的经济眼光!(众生赞叹
15、)生 2:应该屠宰牲畜,减少耕地,销毁剩余的产品,限制农产品和畜牧产品数量,保证价格,防止过剩,保护农业资本家的利益。师:切中要害!生 3:我认为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手段应该实施全部的国有控股,一切生产活动由国家统一安排(众生凝神细听)师:(赞赏 )彻底的革命家,大胆而独到的想法。(学生鼓掌)生 4:我反对生 3 的说法。这种措施实际上改变了美国的社会制度,将生产资料公有化,这在美国是行不通的。我认为国家对经济只能进行适当的干预和指导,比如规定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流通范围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消除生产过剩的危机。(众生开始议论)师:(高兴地 )你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心声,而且反应敏锐,有很强
16、的政治洞察力。生 5:我认为应该多设消防员和植树人员(笑声),一是增加就业机会,二是可以防止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森林资源。师:有很强的环保意识,而且想法新颖。生 6:我认为国家要对工业企业进行干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同时鼓励消费,让生产消费进入良性循环。生 7:我认为政府应出资兴建公共工程,如修道路、电站、码头等,招募失业人员,扩大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为未来经济的恢复发展做准备。师:你们提出的措施都很让老师佩服,有些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你们让我开阔了思路。如何消除经济危机?这是当时政治家们头疼的问题。美国又是如何走出经济危机的呢?请同学们看看书,然后再次交流。看看是你们的措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历史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