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生理学)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生理学)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生理学)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生理学)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1 内环境稳态是指( )(A)成分与理化性质均不变(B)理化性质不变,成分相对稳定(C)成分不变,理化性质相对稳定(D)成分与理化性质均保持相对稳定(E)成分与理化性质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B)肌紧张(C)皮层活动(D)突触传递(E)感觉传导3 细胞膜的静息电位主要是( )(A)K +平衡电位(B) Na+平衡电位(C) Mg2+平衡电位(D)Ca 2+平衡电位(E)Fe 2+平衡电位4 细胞产生兴奋后,可以接受阈下刺激而引起第二次兴奋的阶段是( )(A)超常期(B)低常期(C)绝对不应期
2、(D)相对不应期(E)有效不应期5 心室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其膜内电位由-90mv 变为 0mv 的过程称为((A)极化(B)反极化(C)去极化(D)复板化(E)超极化6 血红蛋白包含的金属元素是( )(A)铜(B)锰(C)锌(D)钴(E)铁7 不属于白细胞特性的是( )(A)趋化性(B)变形运动(C)吞噬作用(D)渗透特性(E)血细胞渗出8 白细胞伸出伪足做变形运动并得以穿过血管壁的现象属于( )(A)血细胞渗出(B)趋化性(C)吞噬作用(D)可塑变形性(E)渗透脆性9 凝血过程的第三阶段是指( )(A)形成凝血酶(B)形成纤维蛋白(C)肥大细胞分泌肝素(D)血小板释放尿激酶(E)血小板填
3、塞血管损伤处10 血清指的是( )(A)去除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组分(B)含纤维蛋白原的血浆组分(C)去除血清蛋白后的血浆组分(D)去除球蛋白后的血浆组分(E)去除胶体物质后的血浆组分11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起搏点是( )(A)房室结(B)窦房结(C)房室束(D)左右束支(E)蒲金野纤维12 动物第一心音形成的原因之一是( )(A)房室瓣关闭(B)半月瓣关闭(C)心室的舒张(D)心房的收缩(E)心室的充盈13 心率加快时( )(A)心动周期持续时间不变(B)心动周期持续时间延长(C)舒张期不变、收缩期缩短(D)收缩期不变、舒张期缩短(E)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但后者缩短较前者明显14 心交感神经
4、节后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氨基丁酸(D)多巴胺(E)肾上腺素15 与组织液生成无关的因素是( )(A)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静水压(E)血浆晶体渗透压16 促使毛细血管内液体向外滤过的力量是( )(A)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B)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C)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E)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17 呼吸过程中的有效通气量是( )(A)肺活量(B)潮气量(C)补吸气量(D)补呼气量(E)肺泡通气量18 平静呼吸时与呼气运动无关的是( )(
5、A)膈肌舒张(B)肺内容量减小(C)肋间外肌舒张(D)腹壁肌肉收缩(E)肺内压高于大气压19 抑制动物吸气过长过深的调节中枢位于( )(A)脊髓(B)延髓(C)间脑(D)脑桥(E)大脑皮层20 瘤胃生态环境中少见的微生物是( )(A)厌氧细菌(B)需氧细菌(C)贫毛虫(D)全毛虫(E)真菌21 胆汁的组分中参与消化的主要成分是( )(A)内因子(B)卵磷脂(C)胆固醇(D)胆盐(E)胆色素22 营养物质在小肠吸收的主要机制包括( )(A)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B)滤过、易化扩散、易化扩散(C)滤过、简单扩散、易化扩散(D)自噬、简单扩散、主动转运(E)自噬、易化扩散、主动转运23 小肠
6、吸收葡萄糖的主要方式是( )(A)胞吞(B)易化扩散(C)简单扩散(D)继发性主动转(E)原发性主动转运24 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A)小脑(B)大脑(C)脊髓(D)延髓(E)下丘脑25 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或血容量增加(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或血容量增加(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或血容量降低(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或血容量降低(E)肾小球滤过率增大26 构成中枢温度感受器的是( )(A)神经节(B)神经元(C)神经胶质细胞(D)神经突触(E)环层小体27 在气温接近或超过体温时,马属动物最有效的散热方式是( )(A)传导(B)对流(C)辐
7、射(D)蒸发(E)热喘呼吸27 A气胸B呼气末C吸气末D平静呼吸E用力呼吸28 胸膜腔内负压最大发生在( )29 胸膜腔内负压最小发生在( )30 引起胸膜腔负压消失的情况是( )30 A皮质酮B胰岛素C醛固酮D甲状腺素E甲状旁腺素31 促进机体产热的主要激素是( )32 促进机体“ 保钙排磷” 的主要激素是 ( )33 促进机体“ 保钠排钾” 的主要激素是 (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生理学)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活动,把内环境的变化控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即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稳态。
8、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成分与理化性质均保持相对稳定。【知识模块】 动物生理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机体功能,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因此,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知识模块】 动物生理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的 K+浓度远高于膜外,此时膜对 K+的通透性高,结果 K+以易化扩散的形式移向膜外,但带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不能通过膜而留在膜内;随着 K+的移出,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变正,当 K+外移造成的电场力足以对抗 K+继续外移时,膜内外不再有 K
9、+的净移动,此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即为静息电位。因此,静息电位主要是 K+外流所致,是 K+的平衡电位。【知识模块】 动物生理学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细胞产生兴奋时,其兴奋性的变化经历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等 4 个时期。其中细胞产生兴奋以后,可以接受阈下刺激而引起第二次兴奋的阶段是超常期。【知识模块】 动物生理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静息状态下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当膜内负值减小时称为去极化。去极化到膜外为负、膜内为正时称之为反极化;去极化后,膜内电位向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恢复,称为复极化。因此,心室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其膜内电位由-90mv 变
10、为 0mv 的过程称为去极化。【知识模块】 动物生理学6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特殊蛋白质,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组成,占红细胞成分的 3035。血红蛋白既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又易于将它释放形成脱氧血红蛋白(或还原血红蛋白),释放出的氧,供组织细胞代谢需要。因此,血红蛋白包含的金属元素是铁。【知识模块】 动物生理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白细胞具有变形运动、渗出性、趋化性和吞噬作用等特性,以此实现对机体的保护功能。在 5 个备选答案中,渗透特性不属于白细胞的特性。【知识模块】 动物生理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白细胞具有渗出性、趋化性和吞噬
11、作用。白细胞能伸出伪足做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称为血细胞渗出。【知识模块】 动物生理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凝血过程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阶段为凝血酶的形成;第三阶段为纤维蛋白的形成,最终形成_血凝块。因此,凝血过程的第三阶段是指形成纤维蛋白。【知识模块】 动物生理学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动物的血液未经抗凝处理,静止后将凝固,先生成血块,血块收缩后析出血清。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血清中则无。因此,血清指的是去除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组分。【知识模块】 动物生理学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肌在没有外来刺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执业 兽医 资格考试 基础 科目 动物 生理学 模拟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