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解表剂)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解表剂)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解表剂)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6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解表剂)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大肠在“五化 ”归属于(A)生(B)长(C)收(D)藏2 肝“五声”归属于(A)呼(B)笑(C)歌(D)哭3 主色胜客色,其病为,客色胜主色,其病为;色脉合参,得相生之脉为,得相克之脉为(A)顺,逆;逆,顺(B)顺,逆;顺,逆(C)逆,顺;逆,顺(D)逆,顺;顺,逆4 关于“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下列关于叙述不正确的是(A)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B)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C)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D)
2、发生相侮时,不可同时发生相乘5 下列关于“ 以情胜情” ,不正确的是(A)“忧胜喜 ”(B) “恐胜喜”(C) “怒胜思”(D)“悲胜怒 ”6 下列叙述反映“ 阳阳偏盛 ”的是(A)“重寒则热,重热则寒”(B)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C)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D)“阴阳离决,精气乃绝”7 下列哪项是“ 相侮”(A)心病及肝(B)木旺乘土(C)土虚木乘(D)木火刑金8 下列对阴阳的消长平衡描述不正确的是(A)“夏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B)子夜阳气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C)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也
3、从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即是“阳消阴长 ”的过程(D)如果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形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则导致阴阳的消长失调9 下列哪句原文不是阴阳相互转化的体现(A)“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B)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C) “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D)“夏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10 下列哪项属于阴阳学说在中医学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应用(A)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B)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C)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D)“阴胜
4、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11 下列哪项不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的内容(A)色泽分阴阳(B)气息分阴阳(C)动静喜恶分阴阳(D)以上均是12 五行中某“ 一行” 对被克的 “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是指(A)相乘(B)相侮(C)相生(D)相克13 五行中的某“ 一行” 过于强盛,对原来 “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是指(A)相乘(B)相侮(C)相生(D)相克14 下列关于五行相克不正确的是(A)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B)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 两方面的关系(C) 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
5、所不胜” 关系:“克我”者为“ 所胜”,“我克”者为“所不胜 ”(D)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 者为土,土为木之“ 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 “所不胜”15 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者,适宜于(A)参苏饮(B)加减葳蕤汤(C)败毒散(D)小青龙汤16 败毒散中升降配伍的药物组合是(A)枳壳、桔梗(B)枳壳、前胡(C)羌活、独活(D)前胡、薄荷17 头痛身热恶寒,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者,可以考虑选择(A)再造散(B)败毒散(C)参苏饮(D)加减葳蕤汤18
6、 不属于柴葛解肌汤中“三阳兼治” 的药物是(A)葛根(B)羌活(C)柴胡(D)桔梗19 四时感冒,恶寒发热不甚而无汗之表证,宜选用(A)加味香苏散(B)麻黄汤(C)九味羌活汤(D)升麻葛根汤20 属于再造散中的药物是(A)熟附子、煨生姜(B)熟地黄、炮干姜(C)熟附子、炮干姜(D)熟地黄、煨生姜21 下列方剂中,以“ 散中寓收 ”配伍为特色的是(A)败毒散(B)九味羌活汤(C)小青龙汤(D)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22 桂枝汤中,辛甘化阳的药物组合是(A)生姜、大枣(B)芍药、炙甘草(C)桂枝、炙甘草(D)桂枝、生姜23 小青龙汤和九味羌活汤共同含有的药物是(A)半夏(B)芍药(C)白芷(D)细辛2
7、4 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再造散中共同含有的药物组合是(A)麻黄、桂枝(B)附子、细辛(C)麻黄、甘草(D)附子、煨生姜25 桑菊饮中宣降配伍以宣降肺气止咳的药物组合是(A)桑叶、菊花(B)桑叶、杏仁(C)杏仁、桔梗(D)杏仁、甘草26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和越婢汤中都含有的药物是(A)麻黄、杏仁(B)杏仁、石膏(C)麻黄、石膏(D)杏仁、甘草27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臣药是(A)麻黄(B)石膏(C)杏仁(D)炙甘草28 柴葛解肌汤和升麻葛根汤中共同含有的药物组是(A)葛根、芍药(B)葛根、柴胡(C)葛根、桔梗(D)葛根、升麻29 体现了“分经论治 ”思想的方剂是(A)小青龙汤(B)九味羌活汤(C)
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D)败毒散30 患者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质红少津,脉象细数。其治法为(A)清热泻火,安神定悸(B)滋阴清火,养心安神(C)补血养心,益气安神(D)清热化痰,宁心安神31 心悸之阴虚火旺证不宜选用哪个方剂(A)知柏地黄丸(B)天王补心丹(C)当归六黄汤(D)朱砂安神丸32 心悸的病名首见于哪本医学著作(A)素问(B) 金匮要略(C) 医学正传(D)丹溪心法33 患者心胸满闷,隐痛阵发时欲太息,易受情志诱发,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治当选用(A)柴胡疏肝散(B)血府逐瘀汤(C)桃红四物汤(D)丹栀逍遥散3
9、4 用失笑散及大剂量红花,降香治疗胸痹心痛的是(A)清代王清任(B)元代危亦林(C)唐代孙思邈(D)明代王肯堂35 患者,女性,58 岁,有“冠心病” 病史半年,昨日与邻居发生口角后即自觉心痛阵作,痛无定处,脘腹胀闷,嗳气较舒,苔白,脉细弦,治疗主方宜选(A)柴胡疏肝散(B)丹栀逍遥丸(C)当归四逆散(D)栝蒌薤白半夏汤36 患者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倦怠食少,伴头晕目眩,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其治疗方法为(A)补益心脾,养血安神(B)清化热痰,和中安神(C)滋阴降火,交通心神(D)益气镇惊,安神定志37 不寐的病位主要在于(A)心(B)肝(C)脾(D)肾38 患者,
10、女性,21 岁,学生,近半年因学业压力较大,精神紧张,经常失眠,伴心烦,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口乾咽燥,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其辨证为(A)心胆气虚(B)心肾不交(C)肝郁化火(D)心火偏亢39 哪部医学著作提出了“重阴者癫” 、“重阳者狂”,使癫病与狂病相鉴别(A)黄帝内经(B) 难经(C) 备急千金要方(D)丹溪心法40 下列哪项不是癫病的特征(A)精神抑郁(B)动而多怒(C)表情淡漠(D)语无伦次41 患者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治当选用(A)龙胆泻肝汤(B)涤痰汤(C)定痫丸(D)通窍活血汤42 患者癫狂日
11、久不愈,面色晦滞而秽,情绪躁扰不安,甚至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细或细涩。治当(A)镇心涤痰,泻肝清火(B)滋阴降火,安神定志(C)豁痰化瘀,条畅气血(D)清心泻火,涤痰醒神43 患者表情迟钝,言语不利,善忘,易惊恐,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晦暗,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证属(A)痰浊蒙窍证(B)髓海不足证(C)脾肾两虚证(D)瘀血内阻证44 患者在发作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发则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舌苔白腻,脉多弦滑。此属痫证之何种类型(A)风痰闭阻证(B)痰火扰神证(C)心脾两虚证(D)心肾亏虚证45 厥证的预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考研 中医 综合 方剂学 解表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