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甲、乙二人共同盗窃一辆价值 20 万元的汽车销赃得款 6 万元,甲分得 5 万元,乙分得 l 万元。关于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9 年单选 15)(A)对甲、乙均应按照盗窃 20 万元处罚(B)对甲、乙均应按照盗窃 6 万元处罚(C)对甲按照盗窃 6 万元、乙按照盗窃 1 万元处罚(D)对甲按照盗窃 5 万元、乙按照盗窃 1 万元处罚2 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继续犯的是( )
2、。(2009 年单选 17)(A)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 5 万元后逃匿(B)乙非法剥夺武某人身自由 10 天(C)丙一夜之间盗窃同一住宅楼 3 户人家财物共 5 万元(D)丁在实施抢劫过程中致受害人重伤且久治不愈3 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电缆致通讯中断,既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也符合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犯罪构成。甲的犯罪属于( )。(2009 年单选 18)(A)吸收犯(B)连续犯(C)牵连犯(D)想象竞合犯4 下列关于牵连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1 年单选 8)(A)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两个以上犯罪行为的都是牵连犯(B)牵连犯是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
3、犯罪形态(C)牵连犯的处断原则是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择一重罪处罚(D)牵连犯的成立不仅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牵连意图,还要求行为触犯的数个法条之间存在竞合关系5 下列情形中,属于牵连犯特征的是( )。(2008 年单选 13)(A)实施某个犯罪,其手段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B)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C)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D)犯罪既遂状态与犯罪造成的不法状态同时存在6 甲酒后到一洗浴中心进行足浴,发现为其洗脚的女服务员乙很漂亮,于是提出要与乙发生性行为,遭乙拒绝。甲便采取暴力欲强奸乙。乙在反抗中用修脚刀刺死了甲。乙的行为属于( ) 。(2011 年单选 5)(A)正当防卫(B)紧
4、急避险(C)故意杀人(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7 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9 年单选 9)(A)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是出现了不法侵害以外的危险(B)紧急避险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C)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保护的利益(D)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体范围一致8 消防队员甲在执行灭火任务中,担心被大火毁容,逃离火灾现场。甲的行为( )。(2008 年单选 5)(A)属于紧急避险(B)属于紧急避险过当(C)不能成立紧急避险(D)属于假想避险9 下列关于没收财产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9 年单选 19)(A)没收财产前犯罪分子所负的任何债务都不能以
5、没收的财产偿还(B)对犯罪分子非法取得的财产应当适用没收财产刑(C)在判处没收财产刑时不得没收犯罪分子家属应有的财产(D)对犯罪分子在犯罪中使用的本人财物应当适用没收财产刑10 下列关于无期徒刑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9 年单选 12)(A)对不满 16 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无期徒刑(B)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判决执行以前的羁押时间不得折抵刑期(C)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适用假释(D)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0 年以上11 根据刑法规定,减轻处罚是( )。(2010 年单选 7)(A)判处法定刑中比较轻的刑罚(B)判处法定刑中最轻的刑罚(C)在法定刑以下判
6、处刑罚(D)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12 甲、乙分别为国有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二人挪用单位 100 万元公款给张三从事期货交易,收受并平分了张三 15 万元回扣。在调查甲挪用公款的行为中,甲揭发乙也收受了 15 万元回扣。本案中,( )。(2012 年单选 11)(A)甲在受贿罪上成立自首(B)甲在受贿罪上成立自首和立功(C)甲在挪用公款和受贿罪上均成立自首和立功(D)甲在挪用公款上成立立功,在受贿罪上成立自首13 甲为某市交通局副局长,负责公路建设工程招标工作,乙为承揽工程,送给了甲 30 万元,不料甲在数日后被调离,不再负责工程招标,乙闻讯后要甲退回 30 万元遭到拒绝,乙到检察机关投
7、案,交代了给甲 30 万元欲请甲帮助承揽工程的事实,检察机关遂对甲、乙立案查处,并立即将 30 万元追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2012 年单选 15)(A)甲构成受贿罪未遂(B)乙构成行贿罪中止(C)乙成立立功(D)对乙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4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2011 年单选 7)(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如实交代了杀人事实(B)甲在与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甲在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到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甲给派出所打电话,主动交代了自己杀害妻子的事实,然后出走,不知去向15
8、 下列关于缓刑的表述,正确的有( )。(2008 年多选 23)(A)对累犯不适用缓刑(B)由公安机关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C)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为原判刑期以上 5 年以下(D)缓刑的对象是被判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犯罪分子16 甲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缓刑,在缓刑考验期内去外地参与传销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监督机关得知后多次通知其即刻返回,但甲以各种理由推托拒不返回,情节严重。对甲应当( ) 。(2010 年单选 14)(A)撤销缓刑,同时认定构成脱逃罪,两罪并罚(B)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C)重新确定缓刑考验期(D)撤销缓刑,对原犯罪从重处罚17 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
9、并罚的是( )。(2012 年单选 16)(A)甲为迫使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女子卖淫而对其实施强奸(B)乙非法拘禁债务人张某 10 天,期间多次毒打张某,致张某伤残(C)丙无证驾车,在被交警查处时使用暴力抗拒执法,失手将交警打死(D)丁开地下卷烟厂,制售劣质卷烟数量巨大,在县联合执法队前来查处时,组织数十名村民围攻执法人员,迫使执法队暂时撤离18 下列犯罪中,应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的有( )。(2011 年多选 44)(A)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又杀人的(B)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C)民事案件的审判人员因受贿而枉法裁判的(D)在走私犯罪过程中采用暴力方法抗拒缉私人员缉私的19 下列关
10、于数罪并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0 年单选 8)(A)数罪并罚时采用限制加重原则(B)并科原则可以适用于附加刑和管制(C)数罪中有被判处死刑的,对主刑应采用吸收原则(D)限制加重原则只适用于有期徒刑20 甲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在刑罚执行 3 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7 年。经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0 年有期徒刑。对甲还需要继续执行的刑期是( )。(2011 年单选 9)(A)12 年(B) 10 年(C) 9 年(D)7 年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1、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1 下列选项中,属于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的是( )。(2012 年多选 42)(A)有悔罪表现(B)犯罪情节较轻(C)没有再犯罪危险(D)宣告缓刑对其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22 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和被假释的罪犯应共同遵守的规定有( )。(2011 年多选 42)(A)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B)遵守有关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C)按有关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D)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有关机关批准23 甲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巨大,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其罪行的法定刑幅度为 5 年以上有期徒刑
12、。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2012 年多选 44)(A)该案的追诉期限为 10 年(B)该案的追诉期限为 15 年(C)如果甲在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内逃跑,则不受追诉期限限制(D)该案如果超过追诉期限,经最高检批准,可以追诉24 下列选项中,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的有( )。(2012 年多选 45)(A)甲在其竞争对手销售的面粉中掺入毒鼠强(B)乙为了吸引顾客在火锅底料中掺入罂粟壳(C)丙工厂违反规定,向河流中排放有毒废物后造成下游大量农作物绝收(D)丁意图报复本单位领导,在单位的公共饮水机中投放无色无味的剧毒农药简答题第 26-2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
13、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5 简述我国刑法总则中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2007 年简答 26)26 简述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种类。(2009 年简答 26)辨析题第 28 小题,8 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7 请对“实施同样的行为,就应当以同样罪名定罪处罚” 这一说法进行辨析。(2010年辨析 28)法条分析题第 29 小题,10 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8 刑法第 263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
14、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条文中“其他方法”应如何理解?(2)条文中“入户抢劫”应如何理解?(3)条文中“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如何理解?(4)条文中“持枪抢劫”是否应当包括“持假枪抢劫”的情形 ?为什么?(2008 年法条分析 29)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9 甲于 1990 年 10 月
15、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4 年 3 月被假释。2006 年 5月,甲通过互联网得知某单位有钢材销售后,与乙商量,要乙扮作自己的助手,携带款项前往洽谈生意。在甲与该单位谈判中,乙一直在场。经谈判,双方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甲预付货款总金额 30后,可提走合同项下全部钢材,余款待甲提走货物后一星期内支付。甲按合同支付了 15 万元预付款,提走了价值 50 万元的钢材。钢材到手后,甲、乙与丙谈判销售钢材,丙对钢材来路表示怀疑,甲不得不说出实情。最终,丙支付 30 万元现金买下了该批钢材。甲分给乙 3 万元后潜逃。案发后,乙被抓获,主动提供了甲的藏匿地点,使公安机关顺利将甲抓获归案。阅读、分析案
16、情后,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别认定甲、乙、丙行为的性质。(2)甲的假释考验期是多少年? 假如甲因其骗取 50 万元钢材的行为被判处 12 年有期徒刑,对甲应如何决定执行的刑罚?(3)对乙应如何处罚? 并说明理由。(2008 年案例分析 30)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简单共同犯罪(共同正犯、共同实行犯)追究刑事责任应遵循“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原则,即各正犯都对共同犯罪造成的全部结
17、果承担刑事责任。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盗窃数额是指盗窃财物的实际价值和直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也不是指行为人低价销赃后所得的数额。因此,本题应选 A。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继续犯,也称持续犯,是指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非法拘禁罪,被认为是典型的继续犯,即行为人从着手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到恢复他人人身自由为止,其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一直处于持续状态中。故本题应选 B。选项 A、D 属于状态犯,即犯罪行为结束后,其造成的不法状态仍然在持续的情形。继续犯是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时继续,而不仅仅是不法
18、状态的继续。选项 C 属于连续犯,即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想象竞合犯,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即该行为符合数个犯罪的构成要件。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通讯电缆致通讯中断,是一个行为,但同时符合盗窃罪、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两个犯罪构成,故构成想象竞合犯。本题应选D。选项 A、B、C 属于处断的一罪,即实质上是数个行为,故都不应选。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通常认为,牵连犯具有三个特征:其一,必须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多个犯罪目的,则不构成牵连犯。其二,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数个行为,而且数
19、个行为之间存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一般认为,对于是否具有牵连关系,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认定。其三,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个罪名。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的两个以上犯罪行为,若不存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则不构成牵连犯。故 A 项表述错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行为才可能构成牵连犯,故 B 项称“牵连犯是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的表述错误。一般来说,在刑法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对牵连犯实行从一重处罚的原则。因此,C 项表述正确。牵连犯的成立,要求 “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
20、情况下,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个罪名”,但不要求该数个罪名之间存在竞合关系,故 D 项称 “还要求行为触犯的数个法条之间存在竞合关系”的说法错误。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牵连犯,是指实施某个犯罪,该犯罪的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的情况。在牵连犯中,有两个以上犯罪行为,且触犯两个以上不同的罪名,故选项 B 认为仅“实施一个犯罪行为”、选项 C 认为 “触犯同一罪名”都是错误的。选项 D 所述情形与牵连犯无关。本题应选 A。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刑法第 20 条第 3 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
21、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据此,乙在反抗中用修脚刀刺死了甲,不属于防卫过当,而是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故 A 项正确。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紧急避险首先要求合法权益处于客观存在的危险的威胁之中,即合法权益处于可能遭受具体损害的危险之中。危险的来源可以是大自然的自发力量导致的危险、动物的袭击带来的危险、疾病等特殊情况形成的危险,也可以是人的危害行为造成的危险。故选项 A 错误。紧急避险必须出于不得已,即在合法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时,没有其他合理方法可以排除危险。因此,本题应选 B。通说认为,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指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小于所避免的
22、损害。选项 C 称“可以等于”的说法错误,应是“必须小于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而紧急避险通常是指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针对危险来源本身造成损害。故选项 D 错误。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21 条第 3 款,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消防队员是“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故其行为不能成立紧急避险。本题选 C。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没收财产刑,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没收财产与没收犯罪物品具有本质区别。没收财产刑事实上是没收犯罪人合法所有并且没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