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90 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1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内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对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的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项目的各种环境质量参数变化的预测(B)环境质量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参数:另一类是特征参数(C)各评价项目应预测的环境质量参数的类别和数目,与评价工作等级、工程和环境的特性有关(D)环境质量参数中常规参数是反映该评价项目的一般质量状况,特征参数是反映该评价项目与建设项目有联系的环境质量状况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A)工艺
2、过程(B)交通运输(C)厂地的开发利用(D)资源、能源的储运3 报告书的编写结论应该文字简洁、准确,同时最好( ),以便阅读。(A)分条叙述(B)分环境要素叙述(C)分专题叙述(D)分章节叙述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如果( ),其评价内容可按有关规定从简。(A)Pi2.510 7m3/h(B) Pi2.510 7m3/h(C) Pi2.510 8m3/h(D)Pi2.510 7m3/h5 大气环境评价如果界外区域包含有( ),则应将评价区扩大到界外区域,如果评价区包含有荒山、沙漠等( ),则可适当缩小评价区的范围。(A)非环境保护敏感区 环境保护敏感区(B)环境保护敏感区 非环
3、境保护敏感区(C)环境保护敏感区 生态脆弱区(D)非环境保护敏感区 生态脆弱区6 大气环境现状评价,在评价区内监测点布置按以( )为主兼顾( )的原则。(A)环境功能区 规划功能区(B)环境功能区 均布性(C)环境功能区 同心圆(D)环境功能区 放射性7 一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天有效数据,每天不少于( )次。(A)7 5(B) 7 6(C) 5 4(D)5 58 大气稳定度(P.S)的 B、D、E 分别表示( )。(A)较稳定、中性、不稳定(B)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C)不稳定、中性、较稳定(D)较稳定、弱不稳定、不稳定9 不利气象条件系指( )
4、状态以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条件(也可称典型气象条件)。(A)典型日(B)峡谷(C)熏烟(D)静风10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须预测小时平均和日平均的( )。(A)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频率(B)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C)最大地面浓度及其出现频率(D)浓度分布图及其位置11 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般可取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中心, ( )为主轴的方形或矩形。(A)次主导风向(B)项目的东西向(C)主导风向(D)项目的南北向12 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 15000m3/d,污水中污染物就一种,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为 8 个,排水进入一条多年平均流量为 1
5、00m3/s 的河流,该河流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类。其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按( )开展工作。(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3 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 3 年)内兴建并且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的情况可以采用( ) 进行单项评价。(A)极值指数法(B)标准指数法(C)自净利用指数法(D)内梅罗指数法14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 )。(A)两类(B)三类(C)四类(D)五类15 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 2,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 10,这类污水水质程度属于( )。(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16
6、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下游按调查范围和敏感点设置( )。(A)控制断面和对照断面(B)消解断面和对照断面(C)控制断面和消解断面(D)控制断面和混合断面17 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30m3/s,其水域规模为( ) 。(A)特大河(B)大河(C)中河(D)小河18 某水库平均水深 8m,水面面积 30km2,其水域规模为( )。(A)一般水库(B)大水库(C)中水库(D)小水库19 大型建设项目应根据该项目建设阶段的特点和评价等级、受纳水体特点以及( )决定是否预测该阶段的环境影响。(A)工程规模(B)施工方式(C)当地环保要求(D)当地政府要求20 某大型新建
7、项目拟建于声环境 2 类区内,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很小3dB(A)以下,此建设项目声环境评价应按( )开展工作。(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一级或二级评价(D)三级评价21 对于稳态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A)等效 A 声级(B) A 声级(C)声功率级(D)A 计权声功率级22 验收调查工作可分为( )阶段。(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23 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为了绘制噪声现状 WECPNL 等值图,可采用网格法布置测点,跑道方向网格可取( ),侧向取( )。(A)24km 1 km(B) 0.51 km 0.5km(C) 12km 0.5km(D)12km 1
8、km24 对于新建工程,当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噪声源且声级( ),噪声现状测量点可以大幅度减少或不设测量点。(A)50 dB(A)(B) 30 dB(A)(C) 40 dB(A)(D)50 dB(A)25 对于 2 级生态环境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为( )。(A)26km(B) 38km(C) 28km(D)830km26 能评价生态系统演替趋势,预测动物和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影响,并预测生态系统演替方向的方法是( )。(A)景观生态学法(B)系统分析法(C)生态机理分析法(D)数学评价方法27 生态现状评价是在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 )状况进行
9、评价。(A)生态环境功能(B)生态系统(C)生物群落(D)生物种群28 生态环境评价 3 级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必须配有( )等基本图件(A)自然灾害程度和分布图(B)种群分布图(C)土地利用图(D)土壤侵蚀图29 生态现状评价结论要用( )的观点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判定。(A)循环经济(B)可持续发展(C)和谐社会(D)科学发展观30 规划方案就是符合规划目标的,供比较和选择的( )。(A)备选方案(B)推荐方案(C)方案集合(D)零方案31 一般或小规模的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主要考虑( )的影响。(A)对区内环境(B)区内经济对其(C)对区内、外环境(D)对区外环境32 开发区环境保护对策中规模
10、调整主要指( )。(A)经济规模(B)土地开发规模(C)经济规模和土地开发规模(D)经济规模或土地开发规模33 进行开发区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时,根据地下水水源保护条例,核查开发规划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途径,提出( )。(A)限制性(防护) 措施(B)补偿措施(C)补救措施(D)减缓措施34 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应从改变能流系统和能源转换技术方面进行分析。重点是( ) 的集中转换及其集中转换技术的多方案比较。(A)石油(B)天然气(C)集中供热(D)煤35 开发区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应分析、评价区域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 )等变化对自然生态与景观方
11、面产生的影响。(A)污染源空间位置(B)污染源空间结构(C)污染物排放位置(D)污染物浓度3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分析应当依照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对其所有的规划方案进行( )。(A)识别(B)分析(C)筛选(D)预测3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 )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A)生产、使用、贮运(B)生产、加工、使用(C)生产、运输、储存(D)使用、加工、运输38 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 )。(A)一、二
12、、三级(B)二、三级(C)一、二级(D)一、二、三、四级39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风险类型可分为火灾、爆炸和( )三种类型。(A)易燃(B)泄漏(C)有毒(D)易碎,易裂40 居住区和文化区分别属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是( )。(A)一类区和三类区(B)一类区和二类区(C)二类区和三类区(D)二类区和二类区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 TSP 的二级标准的 1h 平均和日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是( )。(A)0.12mg/m 3 和 0.08mg/m3(B) 0.30mg/m3 和 0.20mg/m3(C) 0.50mg/m3 和 0.30mg/m3(D)以上都不对42 按照 GB/T980188
13、,二氧化氮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 )。(A)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B) SALTZMAN 法和非分散红外法(C) SALTZMAN 法和化学发光法(D)紫外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43 TSP 和 S02 的日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是每天至少有( )。(A)16h 和 18h(B) 12h 和 18h(C) 18h 和 18h(D)12h 和 18h44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地表水标准依次划分为( )。(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45 类地表水环境 COD 和 BOD,标准限值是( )。(A)20mg/L 和 6mg/L(B) 20mg/L 和
14、 4mg/L(C) 15mg/L 和 3mg/L(D)15mg/L 和 4mg/L46 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于类和类水体人为造成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A)月平均最大温升1,月平均最大温降2和月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3(B)周平均最大温升2,周平均最大温降3和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C)均为: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 2(D)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和月平均最大温升1 ,月平均最大温降247 地下水质量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 )、盐卤水。(A)地下河水、地下湖水(B)地下热水、地下矿水(C)地下河水、地下矿水(D)地下热水、地下湖水4
15、8 城市 1 类区域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50dB,40dB(B) 55dB, 45dB(C) 60dB, 50dB(D)65dB,55dB49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规定: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 ) ,夜间不超过( ) 。(A)5dB 3dB(B) 15dB 10dB(C) 10dB 3dB(D)15dB 5dB50 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是为保障农业生产,( )的土壤( )。(A)维持自然背景 限制值(B)维护人体健康 限制值(C)维护人体健康 临界值(D)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 临界值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下
16、列各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意。51 我国目前主要声环境质量标准包括以下( )。(A)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B)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C)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D)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5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般可分为( )。(A)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B)各专项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C)各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53 对于下列有关不同等级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 )。(A)对于一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的评价(B)对于二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的评价(C)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模拟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