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80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8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80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80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唐代哲学家刘禹锡提出: “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 ”这种观点是 ( A)唯心主义观点 (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2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说明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C)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3 时间和空间是 ( A)物质的 两种属性 ( B)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 ( C)离开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 D)独立存在
2、的精神实体 4 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A)生产实践 ( B)各类行业的分工 ( C)科学实验 ( D)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 5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 B)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 C)同一和斗争的观点 (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6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既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又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从哲学上分析,体现了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 B)矛盾普遍性的观点 ( C)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 7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
3、争性的关系 (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 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8 辩证否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 ( A)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 B)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 C)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D)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9 马克思说: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揭示了 (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 B)科学技术在生产工具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 ( C)社会形态的变革有一定的顺序 ( D)生产力的性质和变革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 10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或思想上层建筑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A)哲学思想 ( B
4、)道德规范 ( C)政治法律思想 ( D)文学艺术 11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 A)占人口大多数 ( B)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 C)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 D)具有先进思想 12 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主张世界是可知的哲学家必是唯物主义者 ( B)主张世界是可知的哲学家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 ( C)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 D)可知论者必是辩证论者 13 时间的一维性是指 ( A)时间均匀流逝,具有不变的持续性 ( B)时间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它是不可逆的 ( C)时间既无开端又无终结,具有无限性 ( D)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的 14 发展的
5、实质是 ( A)事物不断地运动和变化 (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C)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 ( D)一切质变 15 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方法 ( B)分析方法 ( C)综合方法 ( D)演绎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6 唯物主义的共同特点 ( A)一元论哲学 ( B)坚持物质第一性 ( C)决定论哲学 ( D)能动的反映论 17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基本流派是 ( A)人本主义 ( B)结构主义 ( C)科学主义 ( D)存在主义 18 马克思主
6、义哲学之所以是与时 俱进的,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 ( B)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 ( C)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 ( D)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9 “此亦彼也,彼亦此也 ”,这种说法 ( A)符合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 B)是一种诡辩论的现点 ( C)是一种辩证法的观点 ( D)是一种相对主义的现点 20 党的群众路线提出的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 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 ( C)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 程原理 ( 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
7、律原理 21 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 “动力系统 ”,其中 ( A)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C)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 D)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 ( A)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B)必然既是 “自由 ”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 ( C)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 性,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自由 ( D)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23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 ( A)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B)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
8、造过程的统一 ( C)主体的选择性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统一 ( D)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4 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A)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 ( B)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摆脱既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 C)人们可以认识、利用社会规律 ( D)人们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进行历史选择,通过不同的具体道 路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5 个人对于历史的发展 ( A)都是起作用的 ( B)杰出人物起作用,普通个人不起作用 ( C)正面人物起作用,反面人物不起作用 ( D)不起决定作用。 26 所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点在于它们 ( A)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 (
9、 B)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 C)都反映经济基础,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 D)在任何社会中都具有阶级性 27 经济基础在一切社会的社会关系中都属于 ( A)经济关系 ( B)物质关系 ( C)思想关系 ( D)阶级关系 28 自然科学与其他社会意识 形式相比,它的独特之处是 ( A)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 B)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 C)它是以抽象理论形式出现的社会意识 ( D)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自然界的活动 29 社会之所以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因为 ( A)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 B)地理环境的好坏,可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发生变化 ( C)地理环境可以直接推动社会的
10、变革 ( D)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30 鲁迅先生曾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称为勇士,并说: “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 人不吃了。 ”这说明 ( A)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因为他给我们提供了螃蟹好吃这一信息 ( B)第一个吃蜘蛛的人也是勇士,因为他给我们提供了蜘蛛不好吃这一信息 ( C)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犯错误都是一种有价值的认识行为 ( D)真理不可能远离错误孤立发展 31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 “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
11、,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 ”从这一自白应得出的结论是 ( A)真理与错误既对立又统一,错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 B)对每一个认识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 C)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 D)错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32 人们把握真理的能力,要受到 ( A)人们所处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 B)实践水平的制约 ( C)人们认识结构的制约 ( D)客观事物暴露程度的制约三、分析题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3 江泽民在七 一讲话中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
12、 “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 “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原理,分析这一论断及其重要意义。 34 下列是有关我国国情的部分材料: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22%,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 7%。从 1980年到 1996年,粮食产量增长 52.9%,但由于人口增长 24%,人均占有粮食只增长 23%,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在 300万至 500万亩左右,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 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 1/3,过去 10年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 15.9%;由于过度采伐,现有
13、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13.4%;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现象严重。在全国 500个城市中,有 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 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浪费,而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又不重视,废钢铁和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 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 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什么样的战略。 3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正如在社会
14、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蔽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 摘自培根新工具 我 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来组合的结果。 摘自狄德罗对自然的解释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直至今天,犹大人不会改变其特性。他们的原则,他们的上帝,仍是最实践的处世原则。 摘自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 材 料 2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 摘自王守仁答友人问传习录下 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自身和非
15、我。 理智是一种行动,绝对不再是什么。 摘自费希特 “知识学 ”引论 实践理念比以前考察过的认识的理 念更高,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资格,而且具有绝对现实的资格。实践的理念即行动。 摘自黑格尔逻辑学下卷 材料 3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 (主体和客体、主现和客观 )交错点人和人类历史的实践。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 2卷 请回答: (1)分析材料 1关于实践的观点。 (2)分析材料 2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 (3)谈谈对材料 3关于实践观的理解。 四、选做题 本题满分 10分。请在 I、 II两道试题
16、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36 选做题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 族之中。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 请根据这段科学论述,来分析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选做题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中西部一些地区特别是粮食生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这种状况不改变,农民的积极性势必受到严重损害,农业这个基础就有动摇的危险,不仅会影响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而且会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因此
17、,2002年 3月,朱镕基总理在政府 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把加强农业和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 ” 请结合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前提理论条件,分析论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80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考查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本题翻译成白话文是:宇宙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大东西,人是 动物界发展的最高产物。刘禹锡强调的是世界的物质性,人是自然发展的
18、产物,完全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所以, C项是正确选项。 2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题干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概括。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是指运动和静止的统一关系。因此, B项是最符合题干要求的正确选项。 A、 C、 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属干扰项。 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考查对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的掌握。时间空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们 和物质运动也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时间空间离不开运动,因为时间空间的测量必须以一定的物质运动为标准,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空间,因为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9、物质运动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才能存在。因此,离开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和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都是不存在的。 A、 C、D项是错误的选项, B项正确反映了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是正确的选项。 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有三种: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 的实践,其中生产实践是最主要的决定其他活动的实践活动。所以, A项是正确的选项。 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确认。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唯物辩证法不仅是
20、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系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所以,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D项是正确选项。 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这是一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试题,考查对两点论 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的理解。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一方面,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信息共享、泄密的问题。但它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因此只要运用得当,是利大于弊的。所以, C项是正确选项。 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考查考生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矛盾问题中的地位的
21、把握。矛盾学说包括: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它们各自在矛盾学说中的地位不同,其中矛盾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所以, C项是符合题干要求的正确选项。 8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考查考生对辩证否定的实质的确认。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有规律的过程,即 “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 ”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2、。所以, C项是正确选项。 9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 析】 考查对生产力性质和变革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和变革的掌握。 A、B、 C选项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这句话的意义,但都不合题意。手推磨和蒸汽机是不同社会产生的基础和原因,所以, D项是最佳选项。 10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考查政治法律思想在社会意识形态或思想上层建筑中的地位。社会意识形态也就是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规范、文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体系。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是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并直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所以,它在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 C项是正确的选项。 11 【正确答案】 B 【试题
23、解析】 考查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的主要载体、主体就是人民群众。所以, B项是正确答案, A、 C、 D项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错误选项。 12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的关系。从哲学史上说,唯物主义者一般是可知论者,但唯心主义者则有些 主张可知论,有些主张不可知论。另外,可知论者未必都是辩证论者。如果认为人的认识可以一次完成,可以获得纯粹意义上的绝对真理,则虽然
24、坚持了可知论,却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据此, B为应选项, A、C、 D为淘汰项。 1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考查时间一维性的含义。时间的一维性有其特定的含义,就是指时间的不可逆性。据此, B为应选项。 A所表述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因而为淘汰项。 C、 D分别表述的观点本身不错误,但它们不是时间一维性的含义,因而也是淘汰项。 14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考查点是发展的实质。和运动、变化等概念相比较,发展是最深刻的概念。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性的质变,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据此, B为应选项。 A、 C之所以为淘汰项,是因为它们所表述的并不必然包含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模拟 8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