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3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我国,私学出现于( )时期。(A)西周(B)夏(C)春秋(D)战国2 提作为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两者相辅相成的是( )。(A)孟子(B) 学记(C) 大学(D)论语3 魏文帝时制定( ) ,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A)三舍法(B)设科射策(C)九品官人法(D)五经课试法4 “苏湖教法 ”的创始人是 ( )。(A)孙复(B)石介(C)胡瑗(D)范仲淹5 强调读书穷理,提出“ 居敬
2、持志 ”主张的教育家是 ( )。(A)朱熹(B)陆九渊(C)王守仁(D)程颢6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作为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的正规女子学校,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A)严氏女塾(B)上海务本女塾(C)爱国女校(D)经正女学7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的教育家是( )。(A)王国维(B)严复(C)梁启超(D)蔡元培8 1936 年 6 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的( ),被誉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它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A)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B)红军大学(C)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3、D)延安大学9 ( )提出在教师中有 “两位最伟大的老师”一是老百姓,二是孩子们。(A)梁漱溟(B)陶行知(C)黄炎培(D)晏阳初10 在古代雅典有一类特殊的人,他们伴随奴隶主儿童上学、放学,路上监督儿童的行为,不许儿童和奴隶讲话,对儿童的学习给予适当的指导,这类人被称之为( )。(A)导师(B)智者(C)教仆(D)牧师11 古罗马帝国时期,主要培养( )。(A)农夫和军人(B)演说家与政治家(C)哲学家和武士(D)官吏和顺民12 欧洲中世纪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被称之为( )。(A)城市学校(B)行会学校(C)基尔特学校(D)堂区学校13 集中体现伊拉斯谟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A)萨克
4、森学校计划(B) 论绅士风度和自由学科(C) 论儿童的教育(D)论基督教君主的教育14 19 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 、“俄国教师的教师”是( ) 。(A)罗蒙诺索夫(B)苏霍姆林斯基(C)第斯多惠(D)乌申斯基15 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费希特(C)卢梭(D)亚里士盔德16 葛雷制亦称“ 双校制” 、 “二部制”或分团学制,由 ( )创立。(A)沃特(B)科布(C)帕克赫斯特(D)华虚朋17 20 世纪 60 年代,( )把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课程改革上创立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A)布鲁纳(B)
5、皮亚杰(C)弗罗姆(D)斯金纳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8 稷下学宫是战国初期文化教育中心,各家私学的集散地,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19 维新变法失败后,所有新设学堂均被顽固派废除。20 欧洲中世纪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相对于此前的古希腊罗马教育无任何进步之处。21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所以,二者没有主次之分。三、简答题22 简述学校萌芽的传说。23 东林书院的办学特点是什么?24 晏阳初在乡村教育实验中提出的“四大教育” 和 “三大方式”分别指什么?25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26 简述新教育思潮的影响。必答题27 试述朱熹的教育思想。28
6、试论洋务学堂的历史特点。29 试析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差异及其成因。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 3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0
7、【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8 【正确答案】 错误。稷下学宫是战国后期的文化教育中心,而非初期。【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错误。维新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0 【
8、正确答案】 错误。尽管欧洲中世纪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无论是与以前的古希腊罗马教育相比,还是与此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的教育相比,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但是并非无任何进步之处。其积极意义有三点:第一,是它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第二,是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第三,在教育思想方面,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见解;其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如分班教学;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为理性的发展打通了道路。【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错误。第斯多惠认为,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它们截然
9、分开。一方面,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依靠一定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智力发展离不开教材(知识的学习)。教学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形式目的应占首位,因为发展能力是最后的目的。【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三、简答题22 【正确答案】 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产生之初,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和人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即教育起源不仅与劳动有关,还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且也涉及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简而言之,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后,政治、经济的变革推动着文化、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存在
10、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1)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活动制度化、规范化;(2)推崇程朱理学,反对当时流行的王守仁“ 心学”;(3)容纳各种实学,堪称当时的一个重要文化学术中心;(4)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密切关注政治,将讲学活动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模块】 中外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1)“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救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救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救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救私,培养团结能力。(2)“三大方式”是指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外 教育史 模拟 3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