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固体制剂-1.ppt
《第四章 固体制剂-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固体制剂-1.ppt(15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四章 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学习要求,1. 掌握固体制剂的共同特点、主要制备工艺,描述固体药物溶出速度的Noyes-Whitney方程;散剂、颗粒剂的定义、特点、分类、制备工艺流程、质量要求与质量检查;各单元操作(包括粉碎、筛分、混合、干燥)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混合的影响因素及均匀混合应充分考虑的问题;片剂的定义与特点,片剂的辅料分类、作用及常用品种,片剂的制备方法分类及各类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过程,湿法制粒的方法特别是挤压制粒方法,片剂成形的影响因素与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片剂的质量检查。,学习要求,2. 熟悉固体剂型的体内吸收路径;片
2、剂的分类,崩解剂的作用机理,湿法制粒机理,干燥速度的含义与常用干燥方法,压片机特别是单冲压片机的构造与使用,压缩成形性的评价方法;片剂包衣的目的、类型及各类包衣的工艺流程,包衣的材料与方法。 3. 了解粉碎、筛分、混合、干燥、湿法制粒技术与片剂包衣常用的机械设备;干燥器的物料衡算与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片剂的包装。,1 概述,常用固体剂型: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 特点: 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 制备过程的前处理经历相同的单元操作,剂型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液循环中。,一、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药物 粉碎 过
3、筛 混合 造粒 压片 散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二、固体剂型的体内吸收途径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 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给药,崩解,溶解,吸收,血 液 循 环,outside,inside,inside,Note: Disintegrants added inside granuluesinside; Disintegrants added outside granulesoutside.,granule,powder,Disintegration,三、固体剂型的溶出方程,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K=D/V在漏槽条件下:C0dC/dt
4、=KSCs 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 S K Cs,2 散 剂,一、概述 散剂(powders):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分类:溶液散、煮散、内服散、外用散、眼用散等 特点: 1. 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2. 贮存、运输、携带方便。 3. 制剂工艺简单,剂量可控,便于服用。 4. 有引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的影响。,二、散剂的制备,(一)工艺流程物料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辅料 散剂,(二)粉碎,粉碎(crushing):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 目的: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 机理:利用外加机械力破坏物质分子
5、间的内聚力使药物块粒减小。,粉碎的机理 机械能表面能:机械力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大块粒小颗粒,表面积表面能。,施加应力屈服应力,应力分子力,弹性变形,塑性变形,裂隙,破碎、开裂,外加力种类: (1) 冲击力:粗碎 (2) 压缩力:粗碎 (3) 研磨力:细碎,粉碎产物能产生自由流动。 以上三种力 适于脆性物料 (4) 剪切力:细碎,适于纤维状物料 (5) 弯曲力 根据物料的性质、粉碎程度选择所需外力,粉碎过程多为上述外力的综合作用。,能量消耗 :粉碎过程需要能量Rittinger学说:粉碎所需的能量与表面积的增加成正比Kick学说:粉碎所需的能量与粒子体积的减少成正比Bond学说:粉碎所需的
6、能量与颗粒中裂缝的长成正比,粉碎机械: 研钵,球磨机,(三)筛分(分级),定义:筛分(sieving)系将不同粒度的混合物料按粒度大小进行分离的操作。 目的:获得较均匀的粒子群。 设备:冲眼筛(模压筛) 、 编织筛 中国药典药筛的孔径大小:用筛号表示,一号九号 中国药典固体粉末分级(六级): 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四)混合,1. 定义与目的 混合(mixing):是用机械方法使两种或多种物质粉末相互分散而达到均匀状态的操作。 目的:以含量均匀一致为目的。,2. 混合度的表示方法 混合度:是表示物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指标。 标准偏差或方差 或2值越小,越接近于平均值,这些值为0
7、时,此混合物达到完全混合。混合度MM1,物料完全混合均匀 M0,物料完全分离 一般M在0 1之间,3. 混合机理 取决于所用的混合器械与混合方法 剪切混合:由粒子群内部力作用的结果产生剪切面,破坏粒子群的团聚状态而进行的局部混合。剪切力平行于粉末界面时,不同粉层将相互稀释而降低双层之间的分离程度,如垂直于界面,也可降低双层之间分离程度而达到混合目的。, 对流混合:固体粒子群在机械转动下产生较大的位移时产生的总体混合。扩散混合:由于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在相邻粒子间发生相互交换位置而进行的局部混合。一般开始阶段以对流和剪切混合为主导作用,随后扩散混合作用增强。,离析现象:离析是与粒子混合相反的过程。
8、混合的影响因素: 物料因素、设备因素、操作因素等.,4. 混合的原则 组成药物比例量:等量递增法 组成药物的密度与粒度 粘附性与带电性 含液体或易吸湿成分 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其它:粒子形态(球形)、分布、含水量、色泽差异,特殊散剂的制备,含毒性药物的散剂 在毒性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辅料制成稀释散(倍散)。 常用5倍散,10倍散 (0.10.01 g)、100倍散(0.010.001 g)、1000倍散(0.001 g) 采用等量递加法配制 常用稀释剂:乳糖、淀粉、糊精、蔗糖、葡萄糖、硫酸钙、碳酸钙、氧化镁、磷酸钙、白陶土 为保证均匀性及与原药区别,常将稀释散着色。 为保证含量准确,毒性药材采
9、用调制粉入药。,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低共熔现象:系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是否发生共熔现象与何种因素有关? 药品的种类与比例量。,如何配制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 应根据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后对药理作用的影响,以及处方中所含其他固体成分的数量多少而定。 不同情况下的配制方法: 1. 药理作用增强者宜采用低共熔法混合,剂量 2. 药理作用减弱者,宜分别用其他成分稀释以避免出现低共熔。 3. 药理作用无变化,可先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再与其他固体成分混合;或分别以固体成分稀释低共熔成分,再轻轻混匀。 4. 用处方中挥发油溶解低共熔混合物,再喷于其他固体成分中混匀。,含液体成
10、分的散剂 液体成分:挥发油,非挥发性液体药物,酊剂, 流浸膏,药物煎汁,稠膏等。 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辅料吸收。 眼用散剂 系指用于眼部的散剂。应通过九号筛(水飞),无菌。,5. 混合方法 搅拌混合:反复搅拌,适于少量药物混合研磨混合:适于结晶体的药物,不宜具吸湿性和爆炸性的药物过筛混合:密度相差悬殊的还需搅拌容器旋转混合,6. 混合机械 (容器固定型与容器旋转型) 混合筒:密度相近的粉末混合槽形混合机:适于各种药粉混合,还可用于冲剂、片剂、丸剂、软膏等团块的混合和捏合。锥形垂直螺旋混合机 (双螺旋锥形混合机),(五)分剂量,系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按剂量要求分装的过程。方法:目测法、重量法、容量
11、法,(六)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吸湿性是影响散剂质量的重要因素,防潮是保证散剂质量的重要措施。 包装贮存:密封包装,密闭贮存 规格:分剂量散剂、不分剂量散剂 (非剂量散剂),三、散剂的质量检查,均匀度 水分 装量差异 微生物限度检查 吸湿性,3 颗粒剂,一、概述 定义: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分类: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泡腾性颗粒剂,特点: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少。服用方便。需要时可对颗粒包衣。对于颗粒大小或粒密度差异较大时,用容量法分剂量时不易准确,混合性能差并易产生离析现象。,二、颗粒的制备,辅料物料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质
12、检分剂量颗粒剂,三、颗粒剂的质量检查,主药含量、外观、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或装量、微生物限度检查等。,4 片剂,一、概述 片剂(tablets):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1. 剂量准确,含量均匀; 2. 化学稳定性好,贮存期较长; 3. 携带和使用方便; 4. 可连续化规模生产,成本及售价较低; 5. 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 6. 幼儿和昏迷病人不能吞服; 7. 辅料有时会影响药物溶出和生物利用度; 8. 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下降。,(一)特点,(二)分类 (根据给药途径),1.口服用片剂普通片,包衣片,泡腾片,咀嚼片,分散片,缓释或控释片, 多层片 2.口腔
13、用片剂舌下片,口含片,颊额片3.皮下给药片剂植入片4.外用片剂溶液片,阴道片,定速,溶蚀/溶解,多层片,双凹形带孔包衣片,环形片,溶蚀,溶胀,释药,释药,定时,DRUG+DISINTEGRANT,HPMCAS-MF,DRUG + HPMCAS-MF,HPMCAS-MF,Original fast release,secondary sustained release,HPMC K100M+DRUG,Insoluble cup tablet,Fast release,Controlled release,Additional release,Core-in-cup-tablet,Press,呋噻
14、米+布洛芬+崩解剂,双峰释药 Bimodal,二、片剂常用的辅料,片剂辅料(excipients 或 adjuvants):系指片剂内除药 物以外的所有附加物质的总称。 作用 : 填充,粘合,吸附,崩解,润滑,着色,矫味。 要求: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对人体无害、无毒、无不良反应;不影响主药的疗效和含量测定。,(一)稀释剂,稀释剂(diluents):又称填充剂(fillers),是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或体积的辅料。水溶性填充剂:乳糖、蔗糖、糊精、甘露醇等 水不溶性填充剂: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等 直接压片用填充剂:喷雾干燥乳糖、改良淀粉、微晶纤维素等 油类吸收剂
15、:硫酸钙、磷酸氢钙、氧化镁、氢氧化铝等。,(二)润湿剂与粘合剂,1. 润湿剂(moistenning agent):系指本身没有粘性,但能诱发待制粒物料的粘性以利于制粒的液体。常用品种:蒸馏水,乙醇(30%70%),2. 粘合剂(adhesives):系指对无粘性或粘性不足的物料给予粘性,从而使物料聚结成粒的辅料。水溶液或胶浆具粘性的粘合剂淀粉、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干燥粘合剂高纯度糊精、改良淀粉等。 经非水溶剂溶解或润湿后具粘性的粘合剂乙基纤维素、聚维酮、羟丙甲纤维素等。,(三)崩解剂,崩解剂(disintegrants):是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碎裂成细小颗粒的辅料。作用:消除因粘合剂
16、或高压而产生的结合 力,从而使片剂在水中崩解。 片剂崩解过程:润湿、虹吸、破碎。 作用机理:毛细管作用、膨胀作用、润湿热、产气作用,崩解剂的种类 淀粉及其衍生物:羧甲基淀粉、改良淀粉等。 纤维素衍生物类: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表面活性剂:吐温-80 泡腾崩解剂:枸椽酸与碳酸氢钠组成的混合物。崩解剂的加入方法: 外加法、内加法和内外加法,(四)润滑剂(lubricants),助流剂:降低颗粒之间摩擦力。 抗粘剂:防止压片时物料粘着于冲头与冲模表面。 润滑剂:降低压片和推出片时药片与冲模壁之间的摩擦力。 常用品种: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月桂醇硫酸钠(镁),
17、(五)色、香、味调节剂,着色剂、香精、矫味剂,三、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分类,制粒压片法: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 直接压片法:直接粉末(结晶)压片法半干式颗粒(空白颗粒)压片法,(一)湿法制粒压片法,是将湿法制粒的颗粒经干燥后压片的工艺.湿法制粒:系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液体粘合剂制备颗粒的方法。 特点:颗粒外形美观、流动性好,耐磨性强,压缩成形性好;不适宜热敏性、湿敏性和极易溶解性等物料的制粒。,主药,辅料,粉 碎,过 筛,混 合,粘合剂,造 粒,干 燥,整 粒,润滑剂,混 合,压 片,(二)干法制粒压片法,将干法制粒的颗粒进行压片的方法。用于热敏物料,遇水易分解的药物。,主药,辅
18、料,粉 碎,过 筛,混 合,压 块,粉 碎,整 粒,润滑剂,混 合,压 片,干法制粒: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压缩成大片状或板状后,粉碎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 压片法:利用重型压片机将物料粉末压制成直径约为20-25mm的胚片,然后破碎成一定大小颗粒的方法。 滚压法:利用转速相同的两个滚动圆筒之间的缝隙,将药物粉末滚压成板状物,然后破碎成一定大小颗粒的方法。,(三)直接粉末压片法,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进行压片的方法。适用于湿热不稳定的药物。流动性、可压性要求高,主药,辅料,粉 碎,过 筛,混 合,润滑剂,混 合,压 片,(四)半干式颗粒压片法,是将药物粉末和预先制好的辅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固体 制剂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