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体现在( ) A地球上有大气 B地球上有生命 C地球与太阳远近适中 D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区别于宇宙间其他天体最大的特殊性是,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唯一发现的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天体。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本特征即可。 我国 “国庆节 ”时,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10月 1日,
2、位于 9月 23日 12 月 22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逐渐向南移。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利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来判断全年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规律。 经度相同的地方 ( ) A季节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线速度相同 D角速度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故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同则地方时相同。纬度相同则季节相同,线速度相同;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规律:除南北两极点外处处相等。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方时差异的基本特征,并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和季节、线速度
3、和角速度变化的基本规律。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 ) A 15 B 2326 C 6634 D 90 答案: B 试题分析: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即黄赤交角,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与黄道面成 6634的交角,故黄赤交角为 2326。 考点:本题考查黄赤交角。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黄赤交角的度数,知识性试题。 6月 22日至 9月 23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 长 短 B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低 高 低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为:大 小 大 D南极圈内极夜范围为:小 大 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 6月 22日至 9月 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
4、球,并逐渐向南移,故北京的昼长变化,由昼最长变位昼夜平分,即昼长逐渐变短, A错误;香港的纬度位于 22N 附近,故太阳直射点先接近香港,再远离,故香港的正午太阳高度由低 高 低, B正确;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最大到没有,故 C项错误;南极圈内极夜范围从最大到没有,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判断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基本解题规律的总结。 国家足球队于 2001年 4月 22日 18点 55分在我国西安和马尔代夫队进行“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
5、小组预选赛 ”揭幕战,正在美国的中国球迷准时收看比赛的时间应该是纽约时间 ( ) A 4月 23日 7点 45分 B 4月 22日 6点 15分 C 4月 22日 5点 55分 D 4月 22日 20点 45分 答案: C 试题分析:比赛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 4月 22日 18点 55分,纽约时间为西五区区时,较东八区区时晚 13个小时,故计算纽约时间为 4月 22日 5点 55分。 考点:本题考查区时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北京时间和纽约时间的区时,并结合区时计算的基本方法: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 +时差,东加西减。 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均角速度每
6、日约 15 B平均线速度约为 30m/s C地球公转角速度处处相等 D地球公转线速度并非匀速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公转速度的基本特征: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平均角速度约 59,根据轨道周长和上述周期,则可计算地球平均线速度约为 30KM/S。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速度。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征,并能结合公转周期和日地距离等信息进行简单计算。 图为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 ”。其中昆仑站于 2009年 1月 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 2为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题。 【小题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
7、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小题 2】我国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 2中的 ( ) A B C D 【小题 3】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 ) A气候变暖 B酸雨危害 C风速加大 D降水变化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基本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故结合四个考察站的纬度位置可判断,长城站的纬度最低,故自转线速度最快。 【小题 2】昆仑站于 2009年 1月 27日建成, 1月 27日,位于 12月 22日到 3月21日之间,故判断太阳直
8、射点位于南半球,并逐渐向北移,即与 点接近。 【小题 3】极地的冰川融化反映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全球气候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结合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全年的太阳直射点位置等基本内容即可解题。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故 A图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关键是掌握横波和纵波传播特征的差异。 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题。 【小题 1】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
9、球圈层的个数是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小题 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小题 3】 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景观体现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 【小题 2】该景观的主体要素为瀑布,属于水圈。 【小题 3】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是生物圈,故花草树木属于生物圈。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环境的
10、基本组成和基本特征等内容,知识性试题。 指出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同一日期的是 ( ) A A和 B B B和 C C B和 D D C和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图晨昏线过极点,即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 B图自转方向呈逆时针为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 C图自转方向显示为南半球,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D图自转方向显示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是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分布的基本特征。 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 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
11、长短变 化 C四季变化 D昼夜现象 答案: A 试题分析: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更替都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而形成昼夜现象;由于地球自转形成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故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能区别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代表河水自外向里流入, “ ”代表河水自里向外流出,判断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注意结合图示应面对河流流向来看水流的偏向即流水侵蚀严重的河岸一侧,故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 点评:本题
12、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并注意结合偏转方向的判断方法:面对运动方向为前提。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据此完成题。 【小题 1】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 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 A火星 B土星 C木星 D天王星 【小题 2】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 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 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 D比
13、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八大行星按其自身性质可分为类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小题 2】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较厚的大气层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故 A错误;地表的温度适中是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决定的, B错误;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而利于形成地球上较厚的大气层,C错误;稳定的光照和较安全的行星际空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八大行星分类和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是
14、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关于太阳黑子与年降量的相关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纬度均呈正相关 B 不同纬度相关性不同 C北半球极地地区呈负相关 D两者变化周期均为 32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有的地区呈正相关,有的地区呈负相关。其变化周期约 11年。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知识性内容,若有资料配合就更好了。 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 ) A赤道地区 B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C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 D南北极圈以内的
15、地区 答案: D 试题分析:极圈内,昼最长为极昼,昼最短为极夜;而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故纬度越高,昼长一年内的变化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形成纬度高低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一般规律。 从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到 21 世纪的今天,已经过去了近 400 年,现在天文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时刻到来。 2006年 8月 24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 “开除 ”出太阳系大行星行列,太阳系九大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八颗。阅读材料,完成题。 【小题 1】 行星与恒星的最大区别在于 ( ) A质量大小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陕西省 南郑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