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右图日历反映的信息,完成小题 【小题 1】此时,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 ) A 180经线, 0经线 B 180经线, 120E经线 C 180经线, 101W D 180经线, 159E经线 【小题 2】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A我国华北平原上播种小麦 B天安门升国旗时间为 7点 C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D华北地区可能遭受沙尘袭击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全球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为 180经线和 0时所在的经线,根据图示此时北京时间为 21时 2
2、4分,则计算 0时所在经线较 120E东侧( 2小时 36分)即时差 39分钟,故其经度为 159E。 【小题 2】此时为春分日,即日期 3月 21日,我国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在秋季播种, A错误;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即日出时间应为当地 6时, B错误。全球昼夜平分,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C错误;沙尘暴多发于我国北方的冬春季节,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全球两条日期分界线特征和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现象的发生时间。注意利用地方时差异计算经度差。 图为 “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做题: 【小题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景观是( ) A小溪 B平原 C沙滩 D梯田 【
3、小题 2】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小题 3】下列农业物中,在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是 ( ) A青稞 B谷子 C甜菜 D水稻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为梯田景观。 【小题 2】梯田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故判断最可能分布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 【小题 3】结合上题结论,我国南方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故适宜水稻种植。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 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其地形类型
4、,并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特征和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区判断即可。注意结合选项分析。 上图为世界主要海峡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扼守 “世界石油 ”宝库油轮运输出口的海峡是: ( ) A B C D 【小题 2】沟通地中海 与大西洋通道的海峡是; (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 为直布罗陀海峡; 表示土耳其海峡; 表示曼德海峡; 表示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为世界石油宝库,霍尔木兹海峡厄波斯湾到印度洋。 【小题 2】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和地中海;曼德海峡连接阿拉伯河和红海
5、;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和区域定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并结合世界的海陆分布判断即可。 读右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题 【小题 1】 A地的时区可能是: ( ) A 3月 21日 2时 B 3月 21日 8时 C 9月 23日 6时 D 9月 23日 12时 【小题 2】 A地若是 90oW,则北京时间可能是: ( ) A 3月 21日 18时 B 3月 21日 23时 C 3月 22日 2时 D 3月 22日 23时 【小题 3】 A地若是 90oE,则与汉中处在同一天的范围是:( ) A
6、90W-180 B 90W 向西到 180 C 180向西到 90W D 90E-180 【小题 4】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一天 A地在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 B全球昼夜平分 C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或向北半球移动 D三个月前,北极圈内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4】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二分日;根据图示的晨昏线顺着自转方向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为晨线,则时间为 6时,据此推理A点所在经线是地方时为 12时。 【小题 2】结合上题结论, A点的区时可能为 3月 21日 12时
7、或 9月 23日 12时,其经度为 90W,则北京时间为 120E的地方时,较 90W的地方时早 14个小时,故计算北京时间为 3月 22日 2时。 【小题 3】若 A地为 90E,地方时为 12时,则东十二区区时为该日 18时,汉中位于新的一天,其范围从该日 0 时所在经线到 180经线,根据 90E为 12 时,计算 90W为 0时,故 C项正确。 【小题 4】结合图示 A点地方时为 12时,为该日太阳高度最大,而不是该年的太阳高度最大, 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并结合晨昏线图上时间问题分析的突破口:找出 6
8、时、 18时、 12时等,掌握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方法:所求时间 =已知时间 +时差,东加西减。掌握日期分界的基本规律等内容。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 1】当北京地区坐北朝南的房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图中正午太阳高度 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 B C D 【小题 2】图中各岛位于大西洋的是: ( ) A B C D 【小题 3】图中各岛华人、华侨最多且召开过著名的 “万隆会议 ”的是: ( )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当北京地区坐北朝南的房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北半球冬
9、至日时,则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为:自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结合选项中各地的纬度位置即可判断, 位于40N 附近,为日本; 位于 20S附近,为马达加斯加岛; 位于 4S-10S,位于马来群岛群岛; 位于 20N-2326N,位于西印度群岛。 【小题 2】结合上题结论, 位于太平洋; 位于印度洋; 位于大西洋。 【小题 3】 “万隆会议 ”在印尼雅加达召开,故位于 地。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和区域定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与阳光分布的地面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和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 分布规律,并能利用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区域定位。 读右下图某地
10、地形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植被类型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处最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C夏 季甲村降水比乙村丰富 D甲村与丙村的相对高度是 400米 【小题 2】适于在该地区种植的经济林木有( ) A苹果树、梨树 B柑桔树、菠萝 C毛竹、茶树 D油棕、油桐树 【小题 3】若该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推测地质成煤时期的环境特点是: ( ) A温暖湿润的浅海地区 B缓慢抬升的高原地区 C森林茂密的沉积盆地 D水产丰富的内陆湖泊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
11、高原,则该地区的植被应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A错误;根据等高线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原则判断, 位于山谷,而 处为山脊,故可能发育河流, B正确。图示甲村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而乙村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 C错误;甲处的海拔高度约 400米,而丙村的海拔高度约 200米,故相对高度是 200米。 D错误。 【小题 2】结合上题结论,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故适宜种植苹果和梨树。而柑橘、菠萝、茶树、油棕等都属于亚热带、热带作物。 【小题 3】煤 炭应为历史时期大量植被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丰富的煤炭资源判断成煤时期,该地区植被茂密
12、,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地形对河流、降水的影响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即可判断。 下列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答案: D 试题分析: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周边,跨经度 360。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无图考图题,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的海陆分布即可判断。 用长 20厘米、宽 5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的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新加坡 B日本 C印度 D中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幅范围一致,则比例尺越大,表示的
13、实际范围越小,比较选项中四国的实际面积,新加坡的实际面积最小,故说明其比例尺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之间的关系即可比较判断。 甲地位于 40oN、 120oE,乙地位于 35oS、 150oW,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 )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地( 40oN、 120oE),乙地( 35oS、150oW),从南北方向来看,结合纬度位置,甲地位于乙处的北面;从东西方向上看,从乙地 150W向西看甲地 120E为劣弧,即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 考点:本题考查方向判断。 点评:
14、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利用经纬度判断方向的基本方法,注意东西向的判断需要利用劣弧法。 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赤。据 此做题: 【小题 1】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值中,与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相同的是 ( ) 热带与寒带的纬度范围 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度数 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 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 A B C D 【小题 2】若其它条件不变,当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增大 1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增大 B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都变短 C悉尼垂直于地面物体的正午影长的年变化幅度增
15、大 D南亚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减小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回归线的度数为 2326,而热带的范围为南北回归线之间,故度数为4652, 错误;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其最低度数为 6634, 错误;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为南北回归线之间, 错误。 【小题 2】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增大 1,即黄赤交角变小 1,故回归线的度数减小 1,则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减小, A错误;夏至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其昼长的时间不变, B错误;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变小,故正午影长的变化幅度变小, C 错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缩小,则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16、范围变小,故因气压带风带移动而形成的南亚夏季风的影响范围也将变小,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度数的关系、回归线度数与五带范围的关系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并结合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图的 ac、 bd 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个正方形。读图做题: 【小题 1】若 ac、 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 100E、 90W,则 c点位于 b点的 (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小题 2】若 ac、 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 100E、 150E,则 ab、 b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陕西省 南郑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