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196-2016 额定电压0.6 1kV(Um=1.2kV)阻燃及耐火类125℃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低烟无卤电力电缆.pdf
《DB41 T 1196-2016 额定电压0.6 1kV(Um=1.2kV)阻燃及耐火类125℃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低烟无卤电力电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196-2016 额定电压0.6 1kV(Um=1.2kV)阻燃及耐火类125℃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低烟无卤电力电缆.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060 K 12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 41/T 1196 2016 额定电压 0.6/1kV(Um=1.2kV)阻燃及耐火类 125 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低烟无卤 电力电缆 2016- 03 - 18 发布 2016 - 06 - 18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196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 起草单位: 河南金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华力电缆有限公司、河南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虹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华泰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2、、河南省起重设备配件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人民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 卢宇 、 贾鹏军、 金世强、 申雁冰、徐振铎 、 常玉琳 、 丁金鑫。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高磊、李红俊。 DB41/T 11962016 1 额定电压 0.6/1kV(Um=1.2kV)阻燃及耐火类 125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低烟无卤电力电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 0.6/1kV( Um=1.2kV)阻燃及耐火类 125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低烟无卤电力电缆代号、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及验收、标志、包装及贮存 。 本标准适 用于配电网或工业装置用额定电压 0.6/1kV( Um
3、=1.2kV)阻燃及耐火类 125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低烟无卤电力电缆 (以下简称电缆)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08.2-2006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第 2部分:对应用直流电压试验的附加要求 GB/T 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 2406-2009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氧指数法 GB/T 2951.11-2008 电 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11部分:通
4、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 2951.12-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 2951.13-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13部分 : 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GB/T 2951.14-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14部分 : 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GB/T 2951.2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GB/T 2951.31-2008 电缆和光缆绝
5、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 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GB/T 2951.32-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 GB/T 3048.10-200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10部分 :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GB/T 3953-2009 电工圆铜线 GB/T 3956-2008 电缆的导体 GB/T 5019.2-2009 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 第 2部分:试验方法 GB/T 6995.1-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 1部分 : 一般规定 GB/T 17650.1-1998
6、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第 1部分 :卤酸气体总量的测定 DB41/T 1196 2016 2 GB/T 17650.2-1998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第 2部分 :用测量pH 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 酸度 GB/T 17651.1-1998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 第 1部分:试验装置 GB/T 17651.2-1998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 第 2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 GB/T 18380.12-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 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 GB/T 18380.35-20
7、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 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C类 GB/T 19216.21-2008 在火焰条件下电缆 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 第 21部分 : 试验步骤和要求 额定电压 0.6/1kV及以下电缆 GB/T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JB/T 8137-2013 电线电缆交货盘 JB/T 10707-2007 热塑性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料 YB/T 024-2008 铠装电缆用钢 3 代号、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 3.1 代号 3.1.1 系列代号 125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 -125 3.1.2 材料特征代号
8、铜导体 . 省略 铝导体 L 铝合金导体 . LH 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 . YJ(F) 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内护套 省略 低烟无卤 . WD 聚烯烃 E 阻燃 A类 ZA 阻燃 B类 ZB 阻燃 C类 ZC 耐火 N 3.1.3 结构特征代号 导电线芯结构柔软 R 编织屏蔽 P 铜带屏蔽 . P2 钢带铠装、聚烯烃外护层 . 23 细圆钢丝铠装、聚烯烃外护层 . 33 粗圆钢丝铠装、聚烯烃外护层 . 43 3.2 型号 DB41/T 11962016 3 电缆常用 型号见附录 A。 3.3 产品表示方法 产品型号、规格及本标准编号表示。产品型号的组成和排列顺序如下: 系列代号 外护套 铠装层 内
9、护套 导体 无卤低烟阻燃耐火代号 示例 1: 铜芯 125辐照交联聚乙烯低烟无卤绝缘钢带铠 装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阻燃 A 类耐火电力电缆,额定电压为 0.6/1kV, 3 1 芯,标称截面 95mm2,中性线截面 50mm2表示为: WDZAN-YJ(F)E23-125 0.6/1kV 3 95 1 50 DB41/T 示例 2: 铜芯 125辐照交联聚乙烯低烟无卤绝缘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阻燃 B 类电力电缆,额定电压为 0.6/1 kV, 3芯,标称截面 70mm2,表示为: WDZB-YJ(F)E-125 0.6/1kV 3 70 DB41/T 4 技术要求 4.1 导体 4.1.1 材料
10、导体应符合 GB/T 3956-2008 中的第 1 种,第 2 种,第 5 种,第 6 种导体的要求。 4.1.2 结构 第1种导体的结构为单根实芯导体,适用于小截面 10mm2以下的铜导体结构。 第2种导体的结构应采用绞合紧压圆形或绞合紧压扇形结构,适用于铜、铝导体和铝合金导体结构。 第 5、 6种导体采用绞合圆形结构,适用于铜导体结构。 4.2 耐火层 4.2.1 铜导体外包覆耐火层,其耐火性能应符合 GB/T 19666 2005 的规定。其表面应平整、圆滑、紧密、不鼓包、不漏包。 4.2.2 耐火云母带的技术性能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 4.3 绝缘 4.3.1 绝缘材料 电缆绝缘材
11、料应为 125低烟无 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混合料 ,其 性能 应符合表 1的规定 。 4.3.2 厚度 4.3.2.1 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DB41/T 1196 2016 4 4.3.2.2 绝缘任一点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 90%-0.1。 4.3.3 标志 多芯电 缆绝缘线芯应采用颜色标志,并符合以下规定: 2 芯电缆:红、浅蓝, 3 芯电缆:黄、绿、红, 4 芯电缆:黄、绿、红、浅蓝, 5 芯电缆:黄、绿、红、浅蓝、黑 。 表 1 绝缘混合料的性能要求 序号 项目 单位 性能要求 1 密度 g/cm3 1.35 1.40 2 抗张强度 N/mm2 10.0 3
12、 断裂伸长率 % 150 4 空气热 老化 试验条件 :温度 时间 h 158 2 168 4.1 拉伸强度变化率,不大于 % 20 4.2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不大于 % 20 5 冲击脆化温度 试验温度 冲击脆化性能 失效数 -25 15/30 6 热延伸试验 试验条件: 200, 0.2N/mm2,15 min 负荷下伸长率 冷却后永久变形 % % 200 3 175 15 7 体积电阻率( 20) m 1 1012 8 介电强度 MV/m 20 9 无卤性能试验 9.1 电导率 s/mm 10 9.2 PH 值 4.3 10 氧指数 % 27 11 卤酸气体含量 mg/g 5 表 2 绝
13、缘标称厚度 标称截面 积 /mm2 绝缘标称厚度 /mm 0.5,0.75,1.0 1.5,2.5 4,6 10,16 25,35 0.7 0.8 1.0 1.0 1.2 DB41/T 11962016 5 表 2(续) 标称截面 积 /mm2 绝缘标称厚度 /mm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400 500 630 800 1.4 1.4 1.6 1.6 1.8 2.0 2.2 2.4 2.6 2.8 2.8 2.8 4.4 内衬层和填充物 4.4.1 内衬层结构 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 除五芯以上电缆外,圆形绝缘线芯电缆只在绝缘线芯间的间隙被密实填充时, 可采
14、用绕包内衬层。 挤包内衬层前允许用合适的带子扎紧 。 4.4.2 材料 用于内衬层和填充物的材料应适合电缆的运行温度并与电缆绝缘材料相兼容。 4.4.3 挤包内衬层厚度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挤包内衬层厚度 缆 芯 假 设 直 径 d /mm 挤包内衬层厚度 /mm d 25 1.0 25 d 35 1.2 35 d 45 1.4 45 d 60 1.6 60 d 80 1.8 80 d 2.0 4.4.4 绕包 内衬层厚度 缆芯假设直径为 40mm及以下时,绕包内衬层的厚度取0.4mm; 大于 40mm时, 取 0.6mm。 4.5 金属屏蔽 4.5.1 结构 4.5.1.1 金属屏
15、蔽应由一根或多根金属带,金属编织,金属丝同心层或金属丝与金属带组合结构组成。 DB41/T 1196 2016 6 4.5.1.2 金属屏蔽也可以是金属套或符合 4.6 要求的金属铠装层。 4.5.1.3 选择金属屏蔽材料时,应特别考虑存在腐蚀的可能性,这不仅为了机械安全,而且也为了机械安全。金属屏蔽绕包和搭盖的间隙应符合 4.5.2 要求。 4.5.2 要求 4.5.2.1 金属屏蔽中的铜丝电阻,使用时应符合 GB/T 3956-2008 的要求。铜丝屏蔽的标称截面积应根据故障电流容量确 定。 4.5.2.2 铜丝屏蔽应由疏绕的软铜线组成,其表面采用反向绕包的铜丝或铜带扎紧。相邻铜丝的平均间
16、隙应不大于 4mm。 4.5.2.3 铜带屏蔽应由一层重叠绕包的软铜带组成,也可采用双层铜带间隙绕包,铜带间的搭盖率为铜带宽度的 15%,最小搭盖率应不小于 5%。 铜带应符合 GB/T 11091-2005的规定。 铜带的标称厚度为: 单芯电缆 0.12mm; 多芯电缆 0.10mm。 铜带标称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 90%。 4.5.2.4 编织屏蔽用圆铜线应符合 GB/T 3953-2009的规定,编织用圆铜线标称直径应符合表 4的规定,其编织密度应不小于 80%。 表 4 编制用圆铜线标称直径 缆 芯 假 设 直 径 /mm 编织铜线直径 /mm d 20 0.2 20 d 27 0.2
17、5 d 27 0.3 4.5.2.5 编制密度应 按公式 ( 1) 和 公式( 2)计算 。 2122212 LDDm n dKf 式中: K 编织密度 %; Kf 单向覆盖系数; L 编织节距; D 编织层 平均直径 , mm; d 圆铜线直径 , mm; m 锭子数; n 每锭根数。 4.6 金属铠装 4.6.1 金属铠装类型 (1) (2) DB41/T 11962016 7 圆金属丝铠装 双金属带铠装 4.6.2 金属铠装材料 圆金属丝应是镀锌钢丝、铜丝、铝或铝合金丝、非磁性不锈钢丝。 金属带为镀锌钢带、非磁性不锈钢带、铝或铝合金带。钢带应符合 YB/T 024-2008的规定。 4.
18、6.3 铠装内衬层 电缆铠装内衬层之下应有一层符合4.4.3 或 4.4.4规定的挤包或绕包内衬层。 4.6.4 隔离套 当铠装下的金属屏蔽层与铠装材料不同时,应采用 4.7.2中规定的一种材料,挤包一层护套将其隔开。 隔离套应经受 GB/T 3048.10-2007规定的火花试验。 如果在铠装层下采用隔离套,可以由其代替内衬层或附加在内衬层上。 挤包隔离套的标称厚度 Ts(以 mm计)应按 公式 ( 3) 计算 。 式中: Du挤包该隔离套前的假设直径,mm 。 隔离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1.2mm。 4.6.5 铠装金属丝和铠装金属带尺寸 铠装金属丝和铠装金属带应优先采用下列标称尺寸: 圆
19、金属丝:细钢丝直径 0.8, 1.25, 1.6,2.0, 2.5, 3.15mm;粗钢丝直径 4.0mm。 钢带:厚度 0.2, 0.5, 0.8mm。 铝或铝合金带:厚度 0.5, 0.8mm。 4.6.6 电缆直径与铠装层尺寸 圆铠装细钢丝的标称直径和铠装金属带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表 5和表 6的 规定。凡要求粗钢丝铠装的,均采用直径 4.0mm的粗钢丝 。 4.6.7 圆金属丝铠 装 金属丝铠装应紧密,相邻金属丝间的间隙应不大于一根单丝直径。必要时,可在圆金属丝铠装外疏绕一条最小标称厚度为 0.3mm的镀锌钢带。 4.6.8 金属带铠装 采用金属带铠装时,内衬层厚度除应按 4.4 规定选
20、用外,还应同时采用包带垫层加强。如果铠装金属带厚度为 0.2mm,内衬层和附加包带垫层的总厚度应按 4.4 的规定值再加 0.5mm;如果铠装金属带厚度大于 0.2mm,内衬层和附加包带垫层的总厚度应按 4.4 的规定值再加 0.8mm。 ( 3) DB41/T 1196 2016 8 表 5 圆铠装细钢丝标称直径 铠 装 前 假 设 直 径 /mm 铠 装 细 钢 丝 标 称 直 径 /mm d 10 0.8 10 d 15 1.25 15 d 25 1.6 25 d 35 2.0 35 d 60 2.5 60 d 3.15 表 6 铠装金属带标称厚度 铠 装 前 假 设 直 径 /mm 金
21、属带标称厚度 /mm 钢 带 或 镀 锌 钢 带 铝 或 铝 合 金 带 15 0.2 0.5 15.1 25.0 0.2 0.5 25.1 35.0 0.5 0.5 35.1 50.0 0.5 0.5 50.1 70.0 0.5 0.5 70.0 0.8 0.8 内衬层和附加包带垫层的总厚度不得小于规定值的 80%-0.2mm。 如果有隔离 套或挤包的内衬层并且满足 4.6.4 规定时,则不必加包带垫层。 金属带铠装应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金属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金属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金属带宽度的 50%。 4.7 外护套 4.7.1 概述 所有电缆都应具有外护套。 外护套通常为黑色,若
22、制造方和购买方达成协议,允许采用非黑色的其他颜色,以适应电缆使用的特定条件。 4.7.2 材料 外护套材料应为 125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 。 4.7.3 厚度 若无其他规定,挤包护套标称厚度值 Ts(以 mm计)应按 公式 ( 4)计算。 式中: D 挤包护套前电缆的假设直径, mm。 按上式计算出的数值应修约到 0.1mm。 无铠装的电缆和护套不直接包覆在铠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电缆,其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 4) DB41/T 11962016 9 度应不小于 1.4mm,多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1.8mm。 护套直 接包覆在铠装、金属屏蔽或同心导体上的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
23、 1.8mm。 5 试验方法 5.1 例行试验 5.1.1 概述 例行试验通常应在每一个电缆制造长度上进行。根据购买方和制造方达成的质量控制协议,可以减少 试验电缆的根数。 本标准要求的例行试验为: a)导体电阻测量; b)电压试验。 5.1.2 导体电阻 应对例行试验中的每一根电缆长度所有导体进行测量。 成品电缆或从成 品电缆上取下的试样,应在保持适当温度的试验室内至少存放 12h后测量。若怀疑导体温度是否与室温一致,电缆应在试验室内存放 24h后测量。也可选取另一种方法,即将导体试样浸在温度可以控制的液体槽内,至少浸入1h 后测量电阻。 电阻测量值应按 GB/T 3956-2008规定的公
24、式和系数校正到20 下 1km长度的数值。 每一根导体 20时的直流电阻应不超过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 5.1.3 电压试验 5.1.3.1 概述 电压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下进行。可选择采用工频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 5.1.3.2 单芯电缆试验步骤 单芯屏蔽电缆的试验电压应施加在导体与金属屏蔽之间,时间为 5min。 单芯无屏蔽电缆应将其浸入室温水中 1h,在导体和水之间施加试验电压 5min。 5.1.3.3 多芯电缆试验步骤 对于分相屏蔽的多芯电缆,在每一相导体与金属层间施加试验电压 5min。 对于非分相屏蔽的多芯电缆,应依次在每一绝缘导体对其余导体和绕包金属层(若有)之间施加试验电压 5mi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196-2016 额定电压0.6 1kVUm=1.2kV阻燃及耐火类125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低烟无卤电力电缆 1196 2016 额定 电压 0.6 kV Um 1.2 阻燃 耐火 125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34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