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课时精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带解析).doc
《2014年高中历史课时精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中历史课时精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带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高中历史课时精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曾提出 “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当 “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答案: C 20世纪 40年代后期,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这场战役是 ( )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2、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C 下列是某次会议与会各党派代表人数统计表,这次会议是 ( ) 政党代表 国民党 共产党 民主同盟 青年党 无党派人士 合计 代表人数 8 7 9 5 9 38 A.国民党一大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 B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D
3、 20世纪 40年代,清华大学教授、爱国民主人士朱自清曾经说道: “胜利来的时候,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 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 ”材料所说的 “小康时代 ”是指 ( ) A和平、民主时代 B抗日战争胜利的时代 C社会主义时代 D工业化到来的时代 答案: A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 心理统一 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中国的近代化 )这 种 “心理统一 ”和 “认同感 ”促成了 ( )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
4、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答案: C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五十年以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侮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 ”日记所反映的事件是 ( ) A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 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C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D国共签订 “双十协定 ” 答案: C 1941年 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 ”这表明当时美国 ( )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5、答案: D 1939年 6月,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洛佐夫斯基曾指出, “眼下中国正在解决世界性的难题:日本是否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人类好几十年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和日本斗争的结局。 ”对洛佐夫斯基这句 话理解最准确的应该是 ( ) A强调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 B中国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势力较量的中心 C日本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最终主宰者 D人类几十年的命运最终掌握在中国手里 答案: A 蒋介石在 1935年 7月表示: “和平未至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 ”1937 年 7 月又宣示: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高 历史 课时 精练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