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鲁科版选修3化学规范训练3章物质聚集状态物质性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年高二鲁科版选修3化学规范训练3章物质聚集状态物质性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二鲁科版选修3化学规范训练3章物质聚集状态物质性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高二鲁科版选修 3化学规范训练 3章物质聚集状态物质性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纳米材料是 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之一,世界各国对这一新材料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纳米粒子是指直径为 1 100 nm的超细粒子( 1 nm 10-9 m)。由于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其常有奇特的光、电、磁、热等性能,可开发为新型功能材料,有关纳米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因纳米粒子半径太小,故不能将其制成胶体 B一定条件下纳米粒子可催化水的分解 C一定条件下,纳米陶瓷可发生任意弯曲,可塑性好 D纳米粒子半径小,表面活性高 答案: A 某离子晶体的晶体结构中最小重复单元如图所示: A为阴离子,
2、在正方体内, B为阳离子,分别在顶角和面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A B2A B BA2 C B7A4 D B4A7 答案: B 氢是重要而洁净的能源。要利用氢气作为能源,必须解决好安全有效地储存氢气的问题。化学家研究出利用合金储存氢气的方法,其中镧( La)镍( Ni)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这种合金的晶体结构已经测定,其基本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则该合金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LaNi5 B LaNi C La14Ni24 D La7Ni12 答案: A 已知 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有 5个轨道且有 2个成单电子; B元素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电子为: n 3、 l 1、 m 1、 ms ,
3、 n 3、 l 1、 m 0、 ms 。则 A、 B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 )。 A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金属晶体 答案: B 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 )。 A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 B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都是物理变化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D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答案: C 干冰晶体是一种面心立方结构,如图所示,即每 8个 CO2构成立方体,且在 6 个面的中心各有 1 个,在每个 CO2周围距离为 a(其中 a 为立方体棱长)的 CO2有(
4、)。 A 4个 B 8个 C 12个 D 6个 答案: C 下列各类物质中,固态时只能形成离子晶体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 B非金属单质 C强酸 D强碱 答案: D 最近科学家成功地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CO4 B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C晶体中 C原子数与 CO 键数之比为 1 4 D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由 12个原子所构成 答案: A 填空题 Mn、 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Mn Fe 电离能 /kJ m
5、ol-1 I1 717 759 I2 1 509 1 561 I3 3 248 2 957 回答下列问题: ( 1) Mn 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_,比较两元素的 I2、 I3 可知,气态 Mn2 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 Fe2 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 ( 2) 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与 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_; 六氰合亚铁离子 Fe( CN) 64-中的配体 CN-中 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_,写出一种与 CN-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 _。 ( 3)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高 二鲁科版 选修 化学 规范 训练 物质 聚集 状态 性质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