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训练01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训练01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训练01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上学期适应训练 01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唐政府规定, “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 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 ” 这表明( ) A政府加强对商业的规范管理 B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给予保护 C政府想遏制商业活动的进行 D政府实行 “工商食官 ”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 “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可以看出商业的经营的时间和地点政府都要严格的控制管理,故选 A
2、。 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私营工商业的保护的情况; C项错误,控制管理商业活动无法体现遏制商业活动; D项错误, “工商食官 ”政策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工商业政策。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唐代政府的商业政策。 鞭打春牛是立春时节重要的民俗活动。北宋在立春的前一天,京城开封要向皇宫进贡春牛(泥制土牛),各重要衙署也置春牛于衙门前。到了立春之日凌晨,便将所有春牛打碎,此为 “打春 ”。 “鞭打春牛 ”的习俗反映了( ) A我国古代对牛的崇拜 B牛耕在北宋时开始在我国南方普遍推广 C北宋政府的农本思想 D我国古代的民俗的愚昧落后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京城开封要向皇宫进贡春牛 ”
3、、 “各重要衙署也置春牛于衙门前 ”等信息可以看出北宋统治着非常重视春牛,反映了古代政府的农本思想。故选 C。 A项错误,材料中对牛的重视和对牛的崇拜无关,重视耕牛主要是看中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B项错误,汉代以后牛耕得到推广; D项错误,材料中的信息与民俗的愚昧落后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古代农业的地位。 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 格德里设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影响。他认为: “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她腹中藏着西方文化,比如化妆盒,不合礼节的服装,一旦它进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这种影
4、响。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芭比娃娃尚未进人伊朗市场 B经济利益在本次对抗中是双方角逐的核心 C萨拉娃娃代表着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传统 D全球化背景下仍有国家试图 坚持本国文化传统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设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影响 ”、 “一旦它进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这种影响 ”说明一些国家的人士还在企图抵制全球化的影响,努力坚持本国文化,故选 D。 A项明显错误; B项错误,双方对抗的焦点并非经济利益,而是文化的冲突; C项明显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 全球化的影响。 “我但
5、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 你们要明白自己 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 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 “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 “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 ”,可见其强调公民意识,故答案:选 B。 A项材料未体现; C项错误,雅典并非平民政治,而是公民政治,外邦人等也没有民主权利; D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法律的作用。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公民意识。 焚书 答耿中丞说: “夫天
6、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 愿学孔子 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 ”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焚书是明末思想家李贽的作品,材料否定了孔孟思想的至上性和孔子的绝对权威。主张人要有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不能唯圣人之言论是从,选 B项。 A项错误,李贽并非主要目的是批判孔子本人的思想,而是扼杀人性的宋明理学; C项并非主要的目的,宣扬人性的解
7、放才是目的; 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的思想。 “对发展经济来讲 ,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其 “不成功 ”的共同原因是( ) A夸大了人的主 观能动性 B忽视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C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遭遇了西方的经济封锁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 “左 ”倾错误,盲目追求 “一大二公 ”,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幻想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选 C。 A项错误,中国的大跃进运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项错误,俄
8、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忽视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D项错误,并非二者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人民公社化运动。 孙中山先生说: “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 ”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合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 配生产
9、所得以求均富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 ”说明孙中山并非主张均财富,实现真正的平等,排除 A、 D两项。根据 “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 ”的信息与 C选项相符,故选 C。民生主要出于经济目的,不是政治目的,排除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下图所示为 1904 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该奏折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B 19世纪 70年代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逐渐转向制度层面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
10、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里的所谓学习 “文科 ”是指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学武 ”是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学习 “文科 ”的学生远远多于 “学武 ”的学生,说明中国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故选 B。 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 C项错误,从材料并不能说明日本的科技不如英美,二者材料中并未比较; D项错误,从器物到制度的学习是中国救亡之路探索的结果。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 新思想 近代救国思潮的变化。 世界史 现代卷指出: “二战后到 20世纪 70年代初期 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11、 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 A普遍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B企业所有权发生本质性变化 C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 D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企业,这体现了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故选 C。西方国家在二战后普遍推行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排除 A 项;企业所有权在实际上仍然属于少数资本家,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排除 B 项;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与材料不符,排除 D
12、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资本主义。 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一套 “蒙学教科书 ”,其中蒙学修身教科 书分修己、保身、待人、处世四章,有关守法、纳税、财产和政治等内容属于 “处世 ”章,相关课文有: “纳税者皆有监督用此税项之权 ”; “我于公财产无取用之权,我于私财产有支付之权 ”; “天下无无政治之国家 同一政治,必民之多数以为可者,方著为令 ”。这一事件( ) A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 B推动了国人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的更新 C推动学校教育内容开始突破传统经学典籍 D反映了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 答案: B 试题分析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思想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 “其中蒙学修身教科书分修己、保身、待人、处世四章 ”可以看出 A项错误,近代新型教育制度并未建立; 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是否突破了经学的教育; D项是在推翻君主专制之后出现的现象。因此 A C D项是错误的; B项正确,从材料 “有关守法、纳税、财产和政治等内容属于 “处世 ”章 ”可以看出当时的教育内容已经增加了许多新的东西。所以选 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 王韬在壕埂杂志中指出 “沪地百货闻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半皆粤人为之, 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 ”当时流行于上海市井的一首竹枝词写到: “洋行买办
14、每多财,时式衣装尽得来。阔绰排场人尽幕,频年获利店纷开。 ”对材料所述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 A收回利权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D工商立国成为清政府的治国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惟凭通事一言,半皆粤人为之 ”、 “洋行买办每多财,时式衣装尽得来 ”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说出现了新的阶层:买办阶层,故选 C。 A项错误,收回利权运动是在 19世纪末期出现的,材料并未体现; B项错误材料也未交待; D项明显错误,材料中的现象是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的特征,买办是为外商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的人。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北省 黄梅 中高 学期 适应 训练 01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