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黄冈高中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三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湖北省黄冈高中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三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湖北省黄冈高中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三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湖北省黄冈高中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三校联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五服 ”本意指 “五等丧服 ”,后演变主要指家族亲属关系,从高祖一辈算起,到第五代后就算出 “五服 ”了。演变后的 “五服 ”主要反映了: A亲属关系的贵贱 B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 C血缘的亲疏 D分封制对家族观念的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家族是依靠血缘关系来维系的,家族的亲疏关系反映出血缘的亲疏,五代以后就算出 “五服 ”,正是血缘关系疏远的表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1974年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说: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
2、欧洲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这一战略思想在当时的突出意义在于 、非洲开始了第一次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B、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 C、有利于团结第三世界反对大国霸权 D、标志中国开始打破外交僵局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中国的外交。非洲与中国的第一次建交高潮出现在 60年代非洲出现独立浪潮时期; 1974年中苏关系未缓和,三个世界的理论不是针对社会主义阵营,而是有 利于团结第三世界反对大国霸权。中国打破外交僵局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 三个世界的划分。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
3、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否则的话 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 ”柏拉图这一观点的实质: A反对雅典抽签选举 B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C要求哲学家管理政治 D反对雅典直接民主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柏拉图要求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哲学家)统治国家、管理政治,反对雅典直接的民主政治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直接民主。 西赛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 “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
4、织。 ”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确切的认识是: A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 B野蛮的习惯法消除 C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D废除了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 答案: C 试题分 析:罗马法。精神上维护正义、物质上保护私有财产是国家存在的目的,体现统治者意图的法律十二铜表法对这种法治的核心民主作了阐述,体现了一点的奴隶主民主。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 白芝浩不是一位规范主义者,而是一个独特的功能主义者,他将英国政制分成两个部分,即 “尊严的部分 ”( the dignified part)和 “效率部分 ”(the efficient part)“它的本质因其拥有现代式的
5、简单性所带来的力量而显得孔武有力;它的外观因其拥有一个更堂皇的时代所显示的哥特式的庄严 性而显得富丽堂皇 ”。由此可见。 “尊严的部分 ”和 “效率的部分 ”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共和制 B君主制和议会制 C立宪制和内阁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它的本质因其拥有现代式的简单性所带来的力量而显得孔武有力;它的外观因其拥有一个更堂皇的时代所显示的哥特式的庄严性而显得富丽堂皇 ”体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尊严的部分是代表国家形象的国王,效率的部分是现代的中枢机构议会。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议会权力的确立。 1896年,俾斯麦
6、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 “反对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 (指皇帝 )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这段话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 保留了君主政体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统治者实现统一的愿望强烈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材料反映了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配结构。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官员由皇帝任命,宰相也是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 。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皇帝。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
7、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 “光荣革命 ”开创了议会制 B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 C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光荣革命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议会制光荣革命钱就存在;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议会分别掌握行政权和立法权,相互制衡;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德国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欧美代议制 代议制。 有些历史学家主张把 “十月革命和革命的十
8、月当成一门与国家、社会发展,与人类命运相连的重要人文科学 ”来看待和研究。这表明十月革命 A验证了马克思暴力夺权的正确性 B改变了俄国和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C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世界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史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和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共产党宣言指出: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
9、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既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 材料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主要历史使命是 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夺取资本家的全部资本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 C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既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表明无产阶级的主要历史使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北欧平衡 ”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
10、),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 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 20世纪 80年代后期。对 “北欧平衡 ”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B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两级格局下,瑞典武装中立、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不与西方结盟、挪威、丹麦和冰岛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平。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北欧平衡。 20世纪 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 “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 ”,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
11、 “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 ”。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 A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 C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D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答案: C 试题分析:不结盟运动。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苏美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级格局 .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 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不结盟运动。 201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 耐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
12、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的 “中国没有 陷入 争斗的局面 ”和 “一党体制 ”是指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5年 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上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
13、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 ”期盼 A国共双方停止摩擦,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B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C共产党领导人民 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共同建立新中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945年 8月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应邀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避免内战等内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重庆谈判。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 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 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 1936年,生
14、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 占工业总产值的 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坚 B近代民族工业布局不合理 C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对民族资本的压榨 D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消费资料产 业是现代社会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是指为社会提供 消费资料 的产业。 1933年到 1936年,中国的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超过 70%,不断上升,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 30%,且比重在降低,体现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资本主义发展 工业结构。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
15、家熊彼得曾经提出 “领地国家 ”的概念,其中 “领地国家 ”的特征是 :在封 建制度下 ,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 ,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 ; 国 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 ,对古代中国处于 “领地国家 ”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地方绝对效忠服从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西周分封制。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国家公有制。西周没有形成形成地方绝对效忠服从中央的制度,也没有形成集权制度。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维系的宗法制互为
16、表里,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政治制度 宗法制。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下表为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表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 “州 郡 县 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B、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变化无常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秦朝的两级制到东汉的三级制,隋朝的两级制
17、再到唐末的三级制,如此反复反应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 唐代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 ”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其选官原则本质上说明 A唐以后不再以门第选官 B重视以考试选拔官员 C重视中央官员的选拨 D科举制存在缺陷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 ”要求中央选官有一定的州县工作经历,为缺乏实际行政经验的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创造了条件。说明科举制存在缺陷。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绍兴五年( 1135年
18、),屯田郎中樊宾说 :荆湖、江南与两浙有大批良田无人可耕,地有遗利,而中原南渡之人,人有余力。如果 “使流寓失业之人,田荒闲不耕之田,则地无遗利,人无遗力,可以资中兴。 ”材料不能说明 A政局动荡导致流民增多 B樊宾建议政府鼓励垦荒发展生产 C合理安置流民有利于维护南宋统治 D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此时完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经济。政局动荡导致流民增多,大量流民涌往南方,南方有大片良田无人可耕。樊宾建议政府鼓励垦荒发展生产,合理安置流民有利于维护南宋统治。但是材料没有显示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此时完成。 考点:中国古代经 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南方的开发。 明经世文编选录载: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北省 黄冈 高中 黄石 鄂州 中高 三三校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