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 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曾于公元前 493年作战时宣誓说: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反映出当时( )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分封等级秩序变动 C县的面积比郡大 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封制最大的特点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材料中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说明不在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分封制破坏,郡县制开始萌芽。 A项说法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B项错误,材料并非说的是分封制了,而是采用了新的授官方式。 C 项材料并未体现。所以本题
2、正确答案:为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费尔南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 “( 19世纪上半期)单单城镇的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质条件的迅速恶化。 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多了,而且往这里涌来的人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下列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B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 致贫困加剧 C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 D政府腐败忽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 “19世纪上半期 ”的时间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城镇的
3、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质条件的迅速恶化 ”说明是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由此可知选择 C。 A是前工业革命时代产物,不符合题意。 B说法过于绝对。 D不符合材料原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下图反映的是美国 1899年与 1937年的工业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C 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D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图表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图表中1899-1937年的工厂数量在下降,而产品价值和生产工人的数量在
4、增长,依据时间判断此时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正是自由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20 世纪 30 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就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因此 A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与题干不符。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 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组织。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 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 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 ”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 ) A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
5、形成 B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C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归纳综合能力。从材料中 “自己穷困潦 ”到 “办工厂 ”再到 “越爬越高 ”说明工业革命给部分群体带来了较大利益,从那个人说明社会人员结构的变化。由此可知,选择 D。 ABC均与材料所述无关。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1848年 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却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 “工人阶
6、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 用它来达到自已的目的 ”。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第一国际的瓦解 B马、恩革命运动的实践 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适合材料中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 ”显然说的是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她的失败经验和教训说明了题干中的观点。由此可知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经验和教训。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观: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
7、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 ”最先 “使奇谈变为事实 ”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 “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 ”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实行 “国家资本主义 ”,由此可知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A 工业国有化,不允许私人经营,所以 A不符合题意。 C美国本身是资本主义,不适合题意。D和 B相比,时间不是最早。故本题选择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1953年 3月 16日,发
8、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 3月 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 )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 B农业生产要走合作化道路 C只有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已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 1953年可知 D不符合题意,排除。 C有材料中可知,是保护而不是完全依靠,说法过于绝对。 B材料中涉及,但不是主要谈及的内容。由材料中 “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
9、”可知要保护小农经济。由此, A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三大改造。 1983年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一首并非直接表现爱情的曾被列为靡靡之音的禁歌乡恋解禁的日子。当时,晚会现场设置了 4部观众点播电话,越来越多的点播条都是要求李谷一演唱乡恋的。乡恋的解禁表明( ) A中国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B流行音乐已成为音乐发展的主流 C文学艺术仍受左倾思想的束缚 D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起决定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83年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刚刚开始由过去左倾刚刚开始解禁,由此可知 B和 C不符合题
10、意。 D说法错误,排除。改革开放,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开始追 求个性解放。由此选择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影响。 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 ,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 北意大利金融 ,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 荷兰金融 ,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 美国金融 。 ”这一发展轨迹( ) A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B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是欧洲 “商业革命 ”的结果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世界商
11、业中心发生了重大变化,先由地中海沿岸到大西洋沿岸再到太平洋沿岸,这说明以欧洲为中心商业中心的改变。 A、 C和 D均是第一次商业中心转移的原因,故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开辟 商业革命;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据统计,从 1950年到 2000年的 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 610亿美元增加到 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 100倍。即使扣 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 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12、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 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 GDP 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 3.8%左右)。不属于上述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是( ) A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 B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 C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 D货物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论述的观点是从上个世纪后 50年,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迅速,造成这一发展迅速的原因 ABC 均符合。货物贸易占据主导显然说法过于绝对,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择 D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
13、美国纽约时报评价道: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 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 让人联想起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研究莫言作品可以参考( ) A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B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C塞缪尔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D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中莫言作品属于魔幻现实主义,只有 B符合题意。 A和 C均属于现代主义。 D属于苏联社会主义 “解冻文学 ”。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934年食货半月刊创刊,其编辑的话指出: “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
14、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形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 ”这位 编辑要表达的是( ) A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史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材料中 “史学却离不开史料 ” “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 ”说明史料研究的重要性。但不能说史学研究就是史料学,史料学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 A不符合题意。 “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形一摆,就算成功了 ”说明
15、B不符合题意。 C说法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择 D。 考点:史学研究 史料学 史料学运用。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 “像今天我们常说的 国家 社会 等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的观念。旧用 国家 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 ”材料表明( ) A在传统观念中已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概念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民的基本责任 C维护国家利益是国民应尽的责任 D旧用 “国家 ”并非是指朝廷或皇室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材料中 “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 ”
16、可知 A不符合题意。 B项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材料中并没有显示,不符合题干原意。材料中 “旧用 国家 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 ”说明 D不符合题意。从 “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 ”中可知 C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谈到 “谁是最伟大的人 ”时说:这个人必须获得上天赋予的天分,并以此照亮人们的心智。政治 和军事家奴役生灵,这个人则以真理的力量引领我们的心;他了解宇宙,而不是摧毁宇宙。伏尔泰所推崇的这个人是( ) A达尔文 B拿破仑 C卢
17、梭 D牛顿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题关键要知道伏尔泰所处于的时代。 A达尔文晚于伏尔泰,所以不符合题意。 B和 C不符合材料中 “了解宇宙 ”的含义。从题干中 “他了解宇宙,而不是摧毁宇宙 ”可知是牛顿,故本题选择 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牛顿。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 “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 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 “封建 ”领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 答案: B 试题
18、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官僚政治。材料中导致 “吏有封建 ”的原因是官和吏之间办事的不协调性,说明官僚政治存在明显的漏洞,从而说明 B符合题意。 A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崩溃。 CD材料中没有显示。故选择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古代官僚政治。 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 “ (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 的新道路。 ”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 ) A街市 B市镇 C夜市 D草市 答案: D 试题分析:草市是民间兴
19、起的集市,从材料中 “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 ”可知是草市。故本题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草市。 据逸周书 大聚解记载: “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 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 下列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 A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 B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 C “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 ” D “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体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A、题肢中 A、 C和 D体现了这一思想。而 B是荀子的 “制
20、天命而用之 ”思想,是利用大自然的意思,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业经济。 汉代刘向说苑: “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归以告平公。平公曰:吴其亡乎。 ” 从史料研究的角度看,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揭示了吴国灭亡的原因 B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C材料不可信,吴人不可能衣豹裘、狐裘 D有助于研究古代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情况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能力。材料中单纯依靠平公个人的判断不足以说明 A。材料中 “绣衣而豹裘者, 有锦衣而狐裘者 ”说明吴国
21、丝织业发达,不能说明 B。 C不符合历史史实。故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丝织业。 某个时代,有人主张学问要自有心得:读孔子之书,必须与自己的经验相印证;如果心中不以为然,那么,即使是孔子之言,也不能承认就是对的。这种思想观念传播甚广,知识界于是出现了不少特立独行之士。这最可能是以下哪类人物的主张( ) A诸子百家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五四健将 答案: C 试题分析:儒家思想发展到宋代,吸收佛学和道教形成新儒学 -理学。心学是理学的分支。材料中 “心中不以为然 ”明显是说明是心学的求理途径。故本题选择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 宋明理学 心学。 下表是明
22、清主要商帮情况一览表,据此分析导致明清商帮衰落的主要因素包括( ) 商帮 主营商品 形成时期 鼎盛时期 衰落时期 徽商 茶、盐、典当、瓷器、丝绸 明成华、弘治年间 17世纪下半叶至 19世纪初 19世纪 40年代 晋商 茶、盐、票号、粮食、丝绸 明中期 鸦片战争前夕 1862年后 江右商帮 瓷器、粮食、茶 明成华、弘治年间 18世纪初至 19世纪 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外国商人可以直接进入内地采购 外商在华享有贸易特权 封建专制统治遏制了商业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商帮是区域性商人群体的总称,在明清时期兴起。表中显示商帮衰落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由此可见商帮衰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西省 师大附中 开学 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