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所示, 1973年,在河北定州城关西南四公里八角廊村发现一座古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竹简,考古专家们对竹简鉴定以后,认定这些竹简是论语,如果以此鉴定古墓的最早时间,判断正确的是 A商朝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一题涉及到几个关于时间的关键信息,即 “竹简 ”、 “论语 ”。还有图片中竹简的字体是隶书,结合这三个信息,最晚出现的应该是隶书,出现于秦末汉初,所以应该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书法艺术。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
2、的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一五 ”计划促进了 时期的科技发展 B “两弹一星 ”成果是在 时期取得的 C “文革 ”使 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 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建国初期中国在快速恢复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力度,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 A项正确,中国卫星上天是在 1970年, B项表述错误, “文革 ”期间科技的发展停滞不前,但仍旧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如 1970年的卫星升空, C项说法错误, “杂交水稻
3、之父 ”袁隆平在 1972年培育成功杂交水稻 “南优一号 ”, D项说法错误,故答案:选 A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某文学作品写道: “1977年的元宵节,狗蛋他爹做了几个灯笼拿到街上卖,马上被公社干部指责为走资本主义道路。 ”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是 A文革社会动乱导致 B仍然坚持 “左 ”倾错误 C人们思想守旧导致 D改革开放尚未深入人心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时间发生在 1977年,当时已经结束了 “文革 ”,故 A错误;改革开放还没有开始,故 B不对; C项的根本原因是 B,故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
4、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 “左 ”倾错误。 1978年 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说: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里邓小平说的 “本本 ”针对的是 A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和著作 B毛泽东的所有决策和指示 C党中央颁布的文件和决定 D建国后制定的政策和方针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本主义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1978 年邓小平的谈话是针对 “文革 ”之后 “两个凡是 ”的思想提出的,故选 B。 考点: 20世
5、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反对 “本本主义 ”。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那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世界全球化的反映 答案: C 试题分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三者都做到了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选 C。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
6、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本质特征。 路透社报道说, “ 在当地时间 9点整从戈壁沙漠地区发射升空,在发射10分钟之后进入预定轨道。她肩负着带领中国跨入由前苏联和美国垄断 40多年的太空俱乐部的任务。 ”,这里的她是指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中国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D神舟 5号成功升空 答案: D 试题分析:半个多世纪以来,美俄(前苏联)一直是人类航天舞台上的两大主角。但近年来,中国异军突起,打破美俄分庭抗礼的太空战略均衡格局,从而使载人航天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材料所述是指中国首次载人航天任务的实现,故选 D。 考点:现代中
7、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航天科技。 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不同于普罗泰(塔)戈拉,二者的区别在于 A知识是否决定人的价值 B辩论是否能够获得知识 C是否强调道德修养 D学习是否是获得知识的途径 答案: C 试题分析: 普罗泰戈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苏格拉底提出 “美德即知识 ”的思想,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他强调道德修养,而普罗泰(塔)戈拉没有注重道德修养,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腊哲学家 普罗泰(塔)戈拉与苏格拉底。 1517年,为反对教皇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
8、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宗教改革的火焰。这说明 A神学禁锢了人们的头脑 B罗马教皇是欧洲封建主 C当时社会矛盾相当尖锐 D论纲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 AB是九十五条论纲一直存在的现象,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D项错在了 “充分 ”上,当时的资产阶级还不够成熟,故其主张不可能充分表达,排除 D。路德的主张之所以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当时罗马教皇与德意志地区的信徒之间尖锐的矛盾,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
9、改革敕令中说: “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 无存。 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 ”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 1438 年,适合这一时间的只有 B 项。智者运动发生在公元前 5 世纪,宗教改革开始于 1517 年,启蒙运动是在 17、 18 世纪。 “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追求现世的享受和幸福。故选 B。 考点:西方人 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0、文艺复兴。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在论孔子中认为, “孔子是真正的圣人,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思想影响了启蒙运动 B孔子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思想丰碑之一 C孔子思想是近代立法制度的重要理论来源 D孔子思想有利于解决人类的现实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材料是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的言论,因此 A 正确;由材料可知 B、 D 正确; C说法不对,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是没落的奴隶主阶层的代表,其思想不可能是近代立法制度的重要理论来源,故 C 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
11、展 启蒙运动 孔子与启蒙运动。 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 “无赖 ”、 “非天使 ”、 “有限理性 ”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 “可能作恶的权力 ”,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的是制约 “可能作恶的权力 ”,启蒙思想家认为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才能防止权力 “作恶 ”。故应该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权力制衡思想。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
12、其和猿更接近 ” 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 “物质的辐射能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 “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 A 达尔文 奥斯特 爱因斯坦 牛顿 B 达尔文 法拉第 普朗克 牛顿 C 拉马克 牛顿 爱因斯坦 伽利略 D 拉马克 牛顿 普朗克 伽利略 答案: B 试题分析: “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 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思想的体现; “物质的辐射能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
13、的 ”是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故选 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进化论与经典力学;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 气技术的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论 量子论。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 “单调的纯净 ”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 “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答案: D
14、 试题分析:在今天看来,应该被限制的。但是,在工业革命初期,这是工业发展的象征,是人们期盼的、向往的景象。题干材料描述的正是这种心情和向往,所以 D 正确。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蒸汽机的发明。 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 “wee kee wee kee”,原意是 “快点快点 ”。它是一种多人协作的网络超文本系统,由沃德 坎宁安于 1995年所创。它可以多人维护,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中国将这种互联网概念称为 “维客 ”“维基 ”。这主要体现了 A经济一体化格局的精髓 B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本位主义创意 C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冲击 D信息化带来的多元文
15、化互补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一种多人协作的网络超文本系统 ”、 “可以多人维护,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所以体现的是多元文化互补,选 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曾说, “历史上凡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 ”“要人心改变,也要有一种与这心力强度相等的力去反抗它才行 ”。这说明影响他思想的历史观是 A现代化史观 B革命史观 C全球化史观 D文明史观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凡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
16、肯收场的 ”、 “去反抗它才行 ”,可以看出是革命史观,故选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革命史观。 毛泽东的下列文章,按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新民主主义论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表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 年);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延安时期,即 1937-1945年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发表于 1957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于大革命时期( 1924-1927年);所以按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考点: 20
17、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的文章。 “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智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这表明孙中山晚 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孙中山晚年思想的重大变化。从材料中 “后盾实为多数之民众 ”、 “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等信息可以看出,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有了新认识:依靠 “多数之民众 ”和加上了 “反帝 ”这个对象。故选D。 考点:
18、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 “争 ”从根本上讲是 A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 B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 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 答案: B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要都是各阶层为了表达统治者应该如何统治,国家社会应该如何发展的一些思想,所以应该根本上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的一种反应,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 争鸣的本质。 西汉初年
19、,政治实行 “无为而治 ”,下列有关西汉的史实不属于此范畴的是 A汉景帝减免赋税从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 B汉文帝先后废除了连坐法,废除肉刑(即脸上刺字,割鼻),改肉刑为苦役或打板 C南越国的尉佗称帝 ,汉文帝对北方其家族的人,没有制裁反而进行了一定的照顾 D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 “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 答案: D 试题分析:选项 D中的史实是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的史实,这一举措不是属于 “无为而治 ”的统治思想范畴,而是属于利用了董仲舒发展了的儒家思想来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故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
20、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无为而治。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 “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 君家有书乎? 曰 惟有孝经三篇。 欢曰: 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 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孝经可以治病,且其因是 “正胜邪 ”,这体现了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本题主要考查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对儒学思想的崇拜。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在西汉,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唐宋,故 BC 不正确。 D本身是错误的。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21、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时有朋友问他, “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 ”他回答说, “你来看此花树时,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 ”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是 A程颐 B朱熹 C王守仁 D黄宗羲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大意是说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明显是心学的主张,故选 C。王守仁又称王阳明,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 对抗程朱学派。 考点:中
22、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王守仁。 欧阳修上疏说: “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 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 (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欧阳修说的是,京城最近出了一些叫宋文的书,主要是议论时政,我看过那些内容,都是不适合流传的,而印刷的人不能够把好关,我怕这本书会广泛流传,如果传到外面,对朝廷不好。我建议以后不以过有部门审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湖北省 襄阳 市四校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