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泉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泉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泉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泉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中正确是 ( ). A电场线是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的曲线 B一对正、负点电荷的电场线不相交,但两对正、负点电荷的电场线可以相交 C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D电场线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 答案: A 试题分析:电场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分布,在电场中引入的一些假想的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和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一致;曲线密集的地方场强强,稀疏的地方场强弱。 1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在静电场中,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不形成闭合曲线 2电场线的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
2、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 3电场线的疏密与电场强弱的关系:电场线的疏密程度与场强大小有关,电场线密处电场强,电场线疏处电场弱 4电场线在空间不相交 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和电场线没有直接关系。 B、电场线,曲线密集的地方场强强,稀疏的地方场强弱,电场强度不可能无穷大因此电场线不可能相交, B项不正确; D、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和电场线没有直接关系,例如下图:带电粒子可以在匀强 磁场中做如图所示的曲线运动, D项不正确。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电场线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电场线的概念及有关知识。 图中电阻 R1、 R2、 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开关 K接通后流过
3、 R2的电流是 K接通前的(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k接通前 R1与 R2串联,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中的电流; k接通后, R2与 R3并联后与 R1串联,由欧姆定律可求得总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求得流过R2的电流;则可求得接通后电流与接通前电流的关系 K接通前, R1、 R2串联, K接通后,由并联电路的规律可知 ,故 ; 故选 B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点评:本题要注意审题,明确要求的是流过 R2的电流,故应通过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即可求得电流的比值 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 1、 2、 3、 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
4、等势面 3 的电势为 0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 a、 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 26J和 5J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 -8J时,它的动能为 ( ) A 8J B 15J C 20J D 34J 答 案: C 试题分析: 由题,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电荷在相邻等势面间运动时电场力做功相等,电势能变化量相等,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确定出电荷在 b等势面上的电势能,写出电荷的总能量,再由能量守恒求出其电势能变为 -8eV时的动能值 由题,电荷经过 a、 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 26eV和 5eV,动能减小为 21eV而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电荷在相邻等势面间运动时
5、电场力做功相等,电势能变化量相等,则电荷从 3等势面到 4等势面时,动能减小 7eV,电势能增大,等势面 3的电势为 0,电荷经过 b时电势能为 7eV,又由题,电荷 经 b点时的动能为 5eV,所以电荷的总能量为 E=Ep+Ek=7eV+5eV=12eV,其电势能变为 -8eV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到,动能应为 20eV 故 C项正确 考点:等势面;电势能 点评:本题关键要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确定电荷的总能量 如图所示,一电容器的两极通过电阻始终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大 B电阻上有 a流向 b的微弱电流
6、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不变,将电容器的两极板增大,板间距离增大,电容 减小,电容器的电量 减小,电路中形成放电电流,再分析电流方向由 分析, E的变化。 A、 B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相连,电压不变,将电容器的两极板距离增大,电容, C减小,电容器的电量 减小,电路中形成放电电流,根据上极板带正电, R 中有电流,方向是 ab 故 A 错误, B 正确, A 错误, C 错误 D、由 ,分析得知, U不变, d增大, E减小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点评:本题
7、是电容 器动态变化分析问题,关键要抓住电容器与电源相连,电压不变 如图所示 , a、 b是两电阻 R1和 R2的 I-U图象 ,它们把第一象限分成 、 、 三个区域 ,若将 R1和 R2并联 ,则并联后的总电阻的 I-U图象 ( ) A一定在区域 B一定在区域 C一定在区域 D不能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 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当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 R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小, R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大于 R1和 R2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 R1和 R2并联在电路中,电压相等,由图读出电流关系,再研究功率关系解答:解:把 R1和 R2并联在电路中,并联的总电阻 R比 R1和 R2都小
8、,则 R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大于 R1和 R2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则 R的伏安特性曲线应该 区故选 C 考点:欧姆定律 点评:本题首先要从数学角度理解图线的物理意义:斜率越大,电阻越小其次抓住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量和质量之比叫荷质比 ,质量和电量不同的带电粒子 ,在相同电压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后 ,必定是 ( ) A荷质比大的粒子其动能大 ,电量大的粒子其速度大 B荷质比大的粒子其速度大 ,电量大的粒子其动能大 C荷质比大的粒子其速度和动能都大 D电量大的粒子其速度和动能都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出速度表达式进行分析讨论 带电粒子均从静止开始
9、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经过相同的电势差 U,故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由上式可知,比荷 越大,速度越大;显然 B选项正确;故选 B 考点:电势能;动能定理的应用;电势差 点评:本题关键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出粒子速度的一般表达式再进行比较,对表达式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常用方法 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匀 强电场的电场线, 一个带电粒子射入电场后,留下一条从 a到 b虚线所示的径迹,重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点的电势高于 a点的电势 B粒子在 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b点的电势能 C粒子在 a点动能大于在 b点的动能 D场强方向向左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不计重力的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
10、,运动与力关系可知,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分居在运动轨迹两边,且电场力偏向轨迹的内侧 由于粒子电性未知,运动方向未知,假定粒子从 ab ,带电粒子在 a点的速度方向沿过该点的切线方向,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以判断粒子受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左,若粒子带正电,电场方向水平向左,若粒子带负电,电场方向水平向右,故没法确定场强方向,由根据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没法确定 a、 b点的电势高低,排除 A、 D,但此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假定粒子从 ba ,带电粒子在 b点的速度方向沿过该点的切线方向,带电粒子受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左,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 .故选: C。
11、考点: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势能 点评:电场线虽然不存在,但可形象来描述电场的 分布对于本题关键是根据运动轨迹来判定电场力方向,由曲线运动条件可知合力偏向曲线内侧 若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则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 ) . 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 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 物体的运动情况取决于合力和初始条件小球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是否沿电场线运动,还要看电场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有没有初速度,初速度方向 与电场线的关系只有当电场线
12、是直线时,小球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才可能沿电场线运动 只有当电场线是直线时,小球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才可能沿电场线运动若电场线是曲线时,一定不沿电场线运动题中条件不明,所以小球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在电场中运动,电场力可能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电场力也可能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故选 D。 考点:电场线;牛顿第二定律 点评:本题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能力,从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不仅取决于合力,还 取决于初速度条件 如图所示的电场中正、负电荷的电荷量相等,电场中有相互对称分布的 a、b两点 (a、 b两点到 o点的距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 泉州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