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5月联考试题(语文).doc
《2010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5月联考试题(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5月联考试题(语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 5月联考试题(语文)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1个小题)( 5分) (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贾谊过秦论) 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 况修短随化,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2)乘彼 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尔卜尔筮, 。(诗经) 相顾无言,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 (苏轼江城子) 答案:( 1)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俯仰之间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终期于尽 ( 2)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体无咎言 惟有泪千行 短松冈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 ) A揣度 (du)哽咽( y)剥花生( bo)猝不及防( c) B癖好( p)瞠目( chng)削铅笔( xu)人才荟萃 (hu) C籼稻( xin)萦绕( yng)露马脚( l)怦然心动( png) D角色( jio)莅临 (wi)轧马路( y)否极泰来( p) 答案: A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位艺术体操运动员,技艺超群,以她无以复加的优美表演博得了全场 观众的喝彩。 B她的刺绣作品 最后的晚餐,手法娴熟,人物栩栩如生,且各有情蕴,真可谓曲尽其妙。 C我唱得并不好,在大合唱时只是鱼目混珠罢了。 D他把几只铜戒指混杂在一些金首饰里面,想滥竽充数,骗过别人的
3、眼睛。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南昌,这个工业园区颇为与众不同:它不仅金融、休闲等现代服务行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且工业产值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省级开发区前列。 B国家七部委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部署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截止到 21日为止,已依法关闭了 1250家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的网站,删除网上色情和低俗信息 320余万条。 C重庆曾经 “黑势力 ”横行,各行各业几乎都有黑势力的渗透,近来重庆掀起了“打黑风暴 ”,一些横行多年的犯罪团伙被摧毁,一批 “黑老大 ”落网。 D对岳飞满江红词的真伪的争议,主要在几位著名学者中进行,其中余嘉锡先生和夏承焘先生、张政
4、 R先生和邓广铭先生,各持针锋相对的观点。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何时有酒,谁也说不清,诗经中就有 “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之句。中国的人工谷物造酒起源于何时?一直是 史学上争论的话题。而对山西汾阳县杏花村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为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文物佐证。 杏花村遗址在杏花镇东楼村东北方向,其堆积形成分别属于仰韶、龙山、夏、商文化时期。其中属于大约 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出土器物中,除了大量的陶质罐、盆、瓶、壶、刀等生活用具外,还令人惊叹地出现小口尖底瓮。酿酒专家包启安先生指出: “小口尖底瓮实际上是酿酒发酵容器,原始先民在小口尖底瓮中利用谷物发酵成酒,
5、然后澄清、饮用。 ”小口尖底瓮不仅我国有,古埃及酿造麦酒(啤酒)或葡萄酒时,也使用过与我国出土的同型的小口尖底瓮。包启 安认为: “酒 字是酿酒容器的象征,甲骨文和钟鼎文中的 酒 字几乎都是小口尖底瓮形,是最早的酿酒容器的有力证明。 ”古代巴比伦 “舒麦尔酒 ”的象形文字,也是小口尖底瓮的形象,真是无独有偶。 古时酿酒追求一个 “清 ”字,汾酒在南北朝时期定名为 “汾清酒 ”,可见它在当时造 “清 ”的程度和质量水平之高。汾酒以 “清酒 ”的技术革新一举成名之后,又在工艺上有了大的突破。从隋、唐、宋、辽、金一直到元代,一种使用 “干和 ”工艺酿造的汾酒,当时被称为 “干和酒 ”“干酿酒 ”,连
6、续 800年称雄酒坛。那么 “干和 ”到底是什么样的酿酒工艺呢? “干 和 ”酿造工艺选用优质高粱米为原料,以河东神曲为糖化发酵剂。蒸米时,锅底加入花椒以串味,将饭捣烂冷却,加曲进行糖化,浸泡数十天。压榨取得第一次酒液后,再加入高梁米、蒸制、冷却、加曲,进行第二次糖化。然后将第一次酒液加入第二次糖化醅中,入缸密封,经陈酿、压榨、过滤,之后进行两次发酵、蒸馏。形成了熟料拌曲、干和入瓮发酵、蒸馏制酒的最新工艺,这也就是现代汾酒工艺的雏形。 此法所得之酒,清澈如冰、醇香甘洌无比,名传遐迩。来村品尝者络绎不绝,每在酒后都为此酒议名。因干和入瓮的独特酿造技术而定名为 “干和 ” ,又叫 “干酿 ”、 “
7、干酢 ”。从此 “干和 ”汾酒遂成为朝廷贡酒,驰名全国。 【小题 1】下列不能成为我国人工谷物造酒大约起源于 6000年前证据的一项是( ) A杏花村遗址发掘出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器物,大约产生于 6000年前。 B杏花村遗址出土的器物中,有陶质罐、盆、瓶、壶、刀这些生活用具。 C杏花村遗址还出土了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器物小口尖底瓮。 D “酒 ”字在甲骨文和钟鼎文中,字形几乎都是小口尖底瓮形。 【小题 2】从原文看,下列对于 “干和 ”酿造工艺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工艺,是汾酒从隋、唐、宋、辽、金到元代连续 800年一直都在使用的,汾酒在当时被称为 “干和酒 ”和 “干酿酒 ”
8、。 B该工艺,第一步是选用优质原料蒸成饭,蒸饭时锅底加入花椒以串味,然后将饭捣烂冷却,再加曲糖化,浸泡。 C该工艺,第二步是在第一次压榨取得的酒液中,再加入原料,然后蒸制、冷却、加曲,进行第二次糖化。 D该工艺,第三步是在第二次糖化醅中加入第一次酒液,入缸密封,经陈酿、压榨、过滤之后再进行两次发酵、蒸馏。 【小题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杏花村在 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就开始酿酒,可见这里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工谷物酿酒的发源地。 B古代巴比伦 “舒麦尔酒 ”的象形文字,也是小口尖底瓮的形象,说明古代巴比伦酿酒时,也使用过小口尖底瓮。 C古时酿汾酒以 “清
9、 ”著称, “干和 ”是在 “清酒 ”的基础上发展与提高的,酿造工艺又达到了一个更高水平。 D现代汾酒工艺,就是在 “熟料拌曲、干和入瓮发酵、蒸馏制酒 ”这一古代 “干和 ”酿酒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金石录后序(节录) 李清照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吏部侍郎,侯 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之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云南省 部分 名校 联考 试题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