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 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 全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3分) A疏 浚逡 巡 唆 使崇山 峻 岭怙恶不 悛 B 侠 士脸 颊 海 峡狭 路相逢汗流 浃 背 C 供 给 烘 托 哄 骗山 洪 暴发垂 拱 而治 D 稂 莠 狼 藉酝 酿 书声 琅 琅惊涛骇 浪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jn/qn/su/jn/qun B xi/ji/xi/xi/ji C gng/hng/hng/hng/gng D lng/lng/ning/lng/ln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
2、词语,使用 恰当 的一句是( 3分) A莫言在 2012年 10月,因在蛙中 “用虚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由此 名噪一时 。 B初夏时节是流花湖公园荷花盛放的佳期, 6月上旬,田田的莲叶间就已布满了 含英咀华 的花朵,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 各尽所能 :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微信增进了朋友间的交流,但发微信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 耳提面命 ,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讲清楚。 答案: A 试题分析: “名噪一时 ”指 “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当时名望很重 ”,符合语
3、境。B“含英咀华 ”指 “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 ”,不能用来形容花蕾。 C“各尽所能 ”指 “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主语应该是人,不能是 “博物馆的收费 ”。 D“耳提面命 ”形容恳切的教导,一般用于师长对学生或晚辈恳切的教导,故不符合本句的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3分) A三星公司这个新手机产品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苹果公司的手机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面对有 5名具有 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4、。 C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和谐,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D整治广州被污染的河涌,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歧义, “有一 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是指 “三星公司这个新产品 ”还是 “苹果公司的产品 ”,所指不明确。 B成分残缺, “5 名具有 NBA打球经验 ”陈述的是队员,而不是美国队,应该在 “的美国队 ”前加上 “的队员 ”。 D句式杂糅,可改为 “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或 “同时民间力量在舆论动
5、员、监督检查等方面也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 最恰当 的一组是( 3分) 事实上,无论论语、庄子,还是柏拉图、圣经、佛经, 核心的东西都是世界观,而每一种世界观都有着特殊而深刻的内涵。 _。_。 _。 _。 舍弃世界观,把心灵快乐当作目的本身来追求,就真会把伟大哲学稀释为心灵鸡汤了 凡深刻的世界观,所达致的心灵状态绝不仅是快乐,必定还有博大的悲悯 快乐只是心灵状态,不是世界观,至多是世界观所达致的某一种心灵状态 对于社会现实的关系也绝不仅是超脱,必定还有坚定的批判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段的
6、主题是 “世界观 ”,通过比较 “快乐的心灵状态 ”来说明其特殊而深刻的内涵。 句中的 “绝不仅是快乐 ”承接了 句的 “快乐只是心灵状态 ”来谈; 句中的 “也绝不 ” 是承接 句的 “绝不 ” 来谈。 句是推论, 句为总结,应放在最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标题有 “留别 ”二字,因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准备去吴越前夕与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又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B张若虚 的春江花月夜围绕 “春 ”、 “江 ”、 “花 ”、 “月 ”、 “夜 ”布局谋篇,同
7、时将宇宙人生进行对比:人有死生 ,只有代代相传才无穷尽;江上明月 ,却是长照万古。 C苏轼的定风波中 “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 “烟雨 ”,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云变幻,由此可见作者面对仕途失意的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的心境。 D辛弃疾的青玉案中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 “那人 ”,是不在 “蛾儿雪柳 ”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人,同时更是诗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自我写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 题发挥,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下列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判断和分析, 不
8、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李清照永遇乐的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选择了 “落日 ”、“暮云 ”等让人哀伤幽怨的景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出作者饱经丧乱后的身世之悲。 B苏轼在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 纭分邢扔檬当拭杌婵煸胀滤 煜嘟拥木跋螅 幼乓浴俺恰倍 执 黾且渲小捌缴教谩钡木跋螅 馐切槭到岷系氖址 /td C李白的丁都护歌中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等句子使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纤夫们夏日拖船之苦,令人震撼,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关注民生疾苦的可贵情怀。 D杜牧的过华清宫和白居易的轻肥均使用了对比,前者用 “一骑红尘 ”与 “妃子笑 ”,后者用内臣行乐图与江南的 “人食人 ”
9、惨象进行对比,以表达谴责之意。 答案: A 试题分析: “落日 ”、 “暮云 ”是 “金色的落日 ”、 “珠联璧合的暮云 ”,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 小题。 壮游书海王云五 邵 纯 王云五是出生于上海的广东香山县人。这位从 14 岁在上海一家五金店学徒起步,后来成为大出版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发明家、翻译家、著作家、社会活动家的传奇人物,到 92岁终止了他的壮游人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王云五读过一年半私塾,最多可按 18个月计,再加上 22个月在校学英语,他的学历总
10、计应为 40个月。但在王云五的一生中,他对读书的需求始终处在如饥似渴的状态。现在人们用 “按揭 ”的方式购房、买车,而一百年前的王云五用按揭的方式购得 35册英文版大英百科全书,每天阅读 二至三个小时,用了三年的时光通读了这部巨著。王云五并不以此骄傲,他反而认为这样读书 “博而不专 ”,当他得知美国的 “万国函授学校 ”设有多种专科的时候,便选定了 “土木工程全科 ”,报名纳费,用了两年的时间,通过国外函授的方式读完了这个专业的全部课程。王云五并不是想当土木工程师,这个通读过二十四史的年轻人,不但对人文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还要走进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大门。 由于王云五终日自学,所以他特别重视
11、字典、辞典的作用。汉字约有 15400多个,怎样从字典、辞典中迅速地查找出自己需要的字或词,是无数人经常面对的 问题。他不但要为自己求得方便,更为无数人和后代着想。关于 “四角号码检字法 ”的诞生,王云五回忆说: “我对于旧部首检字法,早不满意,思必改革之。但直接引起我研究兴趣者,便是林语堂先生。其时林先生任教于清华大学,年来辄从事于一种新检字法的研究。由于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连接数日深谋远虑,觉得惟有以号码代替首部 我平素不畏难,既已发生浓厚兴趣,遂从此细心研究,朝斯夕斯,甚至梦寐求之。 ”(岫庐八十自述第十五章)经过 4年的日夜研究, “四角号码检字法 ”于 1928年获得成功,并得到了全
12、社会的认可和广泛应用。目前四角号 码新词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词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多部大型工具书仍然采用 “四角号码检字法 ”。八十多年来,这个发明一直保持着特有的生命力,这是社会颁发给王云五的文化勋章。几乎在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的同时,因为东方图书馆的落成,作为馆长的王云五,用了两年的时间发明了 “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 ”,此方法沿用至今。 王云五著作等身,一生著述 80余种。他在年过八旬后仍终日笔耕不辍,排炮般地连续出版了先秦、汉代、晋隋、唐代、宋元、明清、近代等 7部中国政治思想史。这套学术著作印行后,他又立即撰著中国教学思想史。 晚年 的王云五回顾说: “我一生以出版为主,教学次之,公务政务殆
13、如客串。 ”(岫庐八十自述第 319页)他所说的 “以出版为主 ”,指的是他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1930年商务印书馆总经理鲍咸昌病逝,该馆的董事会聘请王云五出任总经理。王云五深知商务印书馆管理上的落后,所以他提出了先出国考察现代管理体制和方法的要求,否则谢绝出任总经理。从 1930年 3月至同年 9月,王云五到欧美和日本考察企业与商业管理经验,他成为中国出版业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第一人。 1932年 1月 28日凌晨,日本侵略军突然轰炸上海闸北区,商务印书馆的全部工 厂、货栈、仓库顿时化为一片焦土。面对如此惨烈的局面,王云五以罕见的勇气、坚毅和智慧,苦斗了两年,使商务印书馆以全新的面貌再生
14、。在 20 世纪 30 代中期,商务印书馆全年的出版物,高达全国的 50左右。商务印书馆不是王云五创办的,但他对该馆有再造之功。 纽约时报介绍王云五的时候说: “他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非子弹。 ”王云五希望中国的每个县,每个学校,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把古今中外各学科的名著和精粹都囊括其中,因此取名 “万有文库 ”。这部巨型丛书的第一编于 1929 年出版,收入各 种图书 1010 种,总计一亿一千五百万字。 1934年万有文库的第二编出版,总计一亿九千万字。在抗日战争前,万有文库第一编发行了约八千部,第二编发行了约六千部(详见岫庐八十自述第十八章),关于
15、王云五在出版事业上长达半个多世纪所取得的成就,这里所说的只能是挂一漏万了。 (选自中华读书报 2011年 4月 20日,有删改) 【小题 1】王云五先生作为一个大出版家所具有的特质主要有哪些?请根据文本分点概述。( 4分) 【小题 2】文中最后一段介绍王云五的成就时引用了哪几类材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3】文章以 “壮游书海王云五 ”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对图书无比热爱; 读书十分博杂,力求精通; 有创新的勇气和改革的热情; 注重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 有不畏难的精神。(每点 1 分,答对四点即可。) 【小题 2】 引述别人的评价,(
16、1分) 引用数据。( 1分)这些引用能够更加真实客观地表现出王云五先生在出版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王云五先生在中国推广图书事业上的决心和所作出的努力。( 3 分) 【小题 3】 从内容上看:壮游指怀抱壮志而远游。用 “壮游 ”一词既写出了王云五怀 有壮志,遨游于书海的精神品质,也表现出王云五在书海中遨游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3分) 从结构上看:王云五的一生都与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是行文的线索,文章正是按照 “读书、著书、出版书 ”的顺序讲述王云五一生与书的联系。( 3 分) (答对一点得 3分,答对两点得 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既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之
17、能力,也是考查学生把握传主形象特点的能力。理解人物形象,需要从人物的言行入手,分析言行背后的心理和性格因素。如王云五在接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一职前,用半年时间考查欧美及日本出版业,表明他有着改革精神 和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性格。其他方面学生可自行探究,不再一一赘述。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分出层级和结构。首先指出引用类型,然后分析其作用。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题目类的题目,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这个题目从内容上看,是
18、深刻的概括了王云五与书籍有缘的一生。从结构上看,是全文围绕的中心,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 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两种理 梁漱溟 人类之视一般动物优越者,实为其心思作用。心思作用,是对于官体(感官器官)作用而说的。在高等动物,心思作用初有可见,而与官体作用浑一难分,直不免为官体作用所掩盖。必到人类,心思作用乃发达而超于官体作用之上。故人类的特征,原应该说是在心思作用。俗常 “理智 ”、 “理性 ”等词通用不分者,实际亦皆指此心思作用。不过我以心思作用分析起来,实有不同的两面而各有其理,乃将两词分当之;而举 “心思作用
19、 ”一词,表其统一之体。 似乎这样处分,最清 楚而得当(惜 “心思作用 ”表不出合理循理之意)。 心思作用为人类特长,人类文化即于此发生。文化明盛如古代中国、近代西洋者,都各曾把这种特长发挥到很可观地步。但似不免各有所偏,就是,西洋偏长于理智而短于理性,中国偏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为了证实我的话,须将理性、理智的分别,再加申说。 从前中国人常爱说 “读书明理 ”一句话。在乡村中,更常听见指说某人为 “读书明理之人 ”。这个理何所指?不烦解释,中国人都明白的。它绝不包含物理的理、化学的理、一切自然科学的理,就连社会科学上许多理,亦都不包括在内。却是同此一句话, 在西洋人听去,亦许生出不同的了解罢!
20、中国有许多书,西洋亦有许多书;书中莫不讲到许多理。但翻开书一看,却似不同。中国书所讲总偏乎人世间许多情理,如父慈、子孝、知耻、爱人、公平、信实之类。若西洋书,则其所谈的不是自然科学之理,便是社会科学之理,或纯抽象的数理与论理。因此,当你说 “读书明理 ”一句话,他便以为是明白那些科学之理了。 科学之理,是一些静的知识,知其 “如此如此 ”而止,没有立即发动什么行为的力量。 而中国人所说的理,却就在指示人们行为动向。它常常是很有力量的一句话,例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它尽可是抽象的,没有特指当前某人某事,然而是动的,不是静的。科学之理,亦可以与行为有关系,但
21、却没有一定方向指给人。如说 “触电可以致死 ”,触不触,却听你。人怕死,固要避开它,想自杀的人,亦许去触电,没有一定。科学上大抵都是 “如果如此,则将如彼 ”,这类公式。 所谓理者,即有此不同,似当分别予以不同名称。前者为人情上的理,不妨简称 “情理 ”,后者为物观上的理,不妨简称 “物理 ”。此二者,在认识上本是有分别的。现时流行有 “正义感 ”一句话。正义感是一种感情,对于正义便欣然接受拥护,对于不 合正义的便厌恶拒绝。正义感,即是正义之认识力;离开此感情,正义就不可得。一切是非善恶之理,皆同此例。点头即是,摇头即不是。善,即存乎悦服崇敬赞叹的心情上;恶,即存乎嫌恶愤嫉不平的心情上。但在情
22、理之理虽则如此;物理之理,恰好不然。情理,离却主观好恶即无从认识;物理,则不离主观好恶即无从认识。物理得自物观观测;观测靠人的感觉和推理;人的感觉和推理,原是人类超脱于本能而冷静下来的产物,亦必要屏除一切感情而后乃能尽其用。因此科学家都以冷静著称。但相反之中,仍有相同之点。即情理虽著见在感情上,却必是无私的感情。无私的 感情,同样地是人类超脱于本能而冷静下来的产物。此在前已点出过了。 总起来两种不同的理,分别出自两种不同的认识:必须屏除感情而后其认识乃锐入者,是之谓理智;其不欺好恶而判别自然明切者,是之谓理性。 (选自中国文化要义,有删改) 【小题 1】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两项是( 5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省 实验 中学 第二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