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卷.doc
《2011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 2)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 3)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 4)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 怀古) ( 6)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 答案:( 6分)( 1)心远地自偏( 2)无丝竹之乱耳( 3)烟光凝而暮山紫( 4)艰难苦恨繁霜鬓 ( 5)赢得仓皇北顾( 6)唯昭质其犹未亏 (一处 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给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
2、字,完成下列各题 (15分 ) 改变历史的 “北京时间 ” 写在新中国成立 60年之际 任仲平 (一)时间开始了! 一个西方世界眼中轻轻一推就会倒下的 “泥足巨人 ”,一个刚刚从百余年受压迫、受奴役、受欺凌的黑暗中走出的国家,一个拥有世界 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 这是 1949年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境况。 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没有远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 “封锁、禁运 ”的组织 “巴黎统筹委员会 ” 这是新中国诞生时 严酷的国际环境。 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 7%,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数的纺织业;80%的人是文盲。 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许多地方仍处于封建农
3、奴制阶段或奴隶制阶段,不少地方还是 “刀耕火种 ” 这是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贫寒 “家底 ”。 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国发展的困境典型地反映出人类现代化的困境。新中国必须用改天换地的双手,拨快走向现代化的 “北京时间 ”。 (二)赶超,跨越 60年之间,特别是改革开放 30年来,新中国交出的现代化答卷,令所有了解历史的人惊叹 1949 年,我们连铁钉、火柴、 煤油都是 “洋玩意儿 ”,现在,我们每五天创造的经济总量,就相当于 1952年一年的经济总量。 “两弹一星 ”发射、太空漫步、 “嫦娥 ”飞天,我们已经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些高端技术的国家行列,成为 “亚洲的新领头羊 ”、
4、“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 在这块曾被称为 “停滞的帝国 ”的土地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却以年均增长率约为 10的速度飞翔了整整 30年。 中国,在 “北京时间 ”跳跃的数字中迈开奋进的脚步。世界,从 “北京时间 ”铿锵的报时声中,感受青春中国的辉煌奇迹。 (三)奇迹是什么? 当今天的人们探询中国现代化 动力,寻找 “中国奇迹 ”发展秘笈时,往往会陷入矛盾和纠 结之中。 有人分析, “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是决定性因素 ”;有人解释,是 “中国人民比其他国家的人们更吃苦耐劳 ”;有人认为,是 “变革推动了发展 ”。 各种观点,对诠释中国的成功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却都不是决定乾坤的根本因素。回首鸦片战
5、争后百余年历史,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之所以充满迷茫和挫败,其根源就在于,它们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领导,都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建立集中统一、现代化导向的中央政权。 新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一次让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追求现代化;而改革开放之所以开辟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正源于中国共产党人能把亿万人民的迫切愿望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创新认识,凝聚为国家意志。 30年来,执政党永不停滞的开拓创新,启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带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相应的变革,最后各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塑造
6、了我国现代化波澜壮阔的画卷。这是 “中国奇迹 ”的第一推动力。 短短 60年,新中国将一 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 “北京时间 ”。今日世界, “北京时间 ”已经不可或缺, “中国因素 ”日益举足轻重。它让人们想起十多年前,几十名前美国政要联合署名致国会的一封信: “中国注定要在 21世纪中成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强国。 ”他们预 测,中国不仅强大,而且伟大。 而一个伟大的中国,源于 60年前那个开天辟地的时间。 ( 2009年 9月 2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困境指的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极
7、低,工业基础薄弱, “家底 ”贫寒。 B新中国交出的现代化答卷令所有了解历史的人惊叹,原因是新中国成立 60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与进步。 C “两弹一星 ”发射、太空漫步、 “嫦娥 ”飞天,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些高端技术的国家行列,因而成为 “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 D “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 ”, “中国人民比其他国家的人们更吃苦耐劳 ”, “变革推动了发展 ”,这些都不是中国成功的因素。 E几十名前美国政要预测中国在 21世纪中不仅强大,而且伟大。 “伟大 ”与 “强大 ”的不同在于中国的发展会给世界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和深刻启示 。 【小题 2】文章的(一)(二)部分写
8、什么内容,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 4分) 【小题 3】文章从 “北京时间 ”这个视角进行写作。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 6分) 答案: 【小题 1】( 5分) B E ( A“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困境 ”还包括新中国是一个刚从黑暗中走出的国家,一个拥有世界 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以及建国之初西方帝国的封锁、禁运等。 C掌握高端技术只是原因之一,还包括经济总量大大增强等其他方面的因素。 D这些虽不是诠释中国成功的根本因素,但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小题 2】( 4分) (一)(二)部分主要写了新中国建国时的困境及建国 60年以来在现代化建设上的 飞跃发展。( 2
9、分)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建国之初与 60 年后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国家的巨大进步,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2分) 【小题 3】( 6分) “北京时间 ”是贯穿本文的线索,能巧妙地把诸多材料贯连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北京时间 ”能以形象化的方式代表中国形象。借助 “北京时间 ”从被世界漠视到举世瞩目,能够很好地展现共和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北京时间 ”也是一个时间概念,与本文重在展现中国 现代化建设的历程相呼应,文题结合紧密。 以 “北京时间 ”为视角使文章构思新颖独特,使人耳目一新,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 3点给满分。如有其他观点,言
10、之成理亦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5分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蔡中锋 爷爷拿着一本书刚进公园的大门,就看到英子早已坐在了公园中间的长椅上等他。于是他放轻了脚步,蹑手蹑脚地往前走,想给她一个惊喜,不料他刚走了两步,英子就喊: “爷爷,我听到你的脚步声了,快过来吧。 ” 英子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美丽女孩,家里比较穷,父母天天忙于生计,白天家里只有她一个 人。爷爷是一个退休多年的老干部,老伴早已去世,孩子们都不在他身边。这一老一少两个孤独的人多年前偶然在这个公园里相遇之后,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每天一早,他们爷俩就一块到公园里玩。爷爷给英子讲人世间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事,教她学好多好多知识和
11、做人的道理,给她买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英子 “爷爷、爷爷 ”地叫得非常甜,也很会逗爷爷开心。他们爷俩天天都是玩到黄昏才会依依不舍地分手。 爷爷快步走到英子身边坐下,对她说: “今天爷爷给你买了本好书,是一个眼睛看不见的美国作家海伦 凯勒写的。她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 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 88个春秋,却熬过了 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但她却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这本书就是她的自传。 ” 英子说: “爷爷,读给我听,好吗 ? ” 爷爷说: “好 !” 爷爷读着读着,英子的双眼就噙满了泪水。 英子说: “爷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知道我想做什么吗? ” 爷爷
12、说: “你说说看。 ” 英子就说: “第一天,我想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第二天,我想去上一天学,第三天,我想陪着爷爷。 ” 爷爷说: “英子,你的眼睛一定会治好的,现在的医学发达了,你的命运自然就和海伦 凯勒不会一样了。你一定会得到一生一世的光明而不是仅仅三天。 ” 黄昏的时候,爷爷还没有读完这部书,爷俩分手的时候,英子象每一天一样问: “爷爷,明天你还会来吗? ” 爷爷说: “爷爷当然会来啊,我还要给你读这部书呢,咱爷俩不见不散 !” 第二天一早,英子又去公园里等爷爷,但等了一天却没有等到,第二天,仍然没有等到。到了第三天,她却被推进了手术室做了眼角膜移植手术。 手术很成功,过了不久,英子的眼
13、睛就复明出院了。 英子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陪着她的母亲一起朝那个公园走去,她非常想看一下在她这几年 黑暗孤寂的岁月里一直陪伴着她的爷爷。 她们在公园的那条长椅上坐了很久也没有看到爷爷。 英子的母亲说: “我们回去吧。 ” 英子说: “我不回去 ,我要等着看爷爷。 ” 她母亲说: “爷爷已经去世了,你再也见不到他了。 ” 英子说: “不会 的,他怎么会去世 !” 她母亲说: “那天他得了急病,第二天就死了,已经去世半个多月了。 ” 英子听后,泪就象雨一样流了下来。 英子的母亲没有对英子说,那天晚上,爷爷身体不舒服,第二天起床晚了,为了能早点在公园里见到英子,就横穿了马路,结果让车撞了。爷爷临
14、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把我的角膜和存款都给英子,一定要让她看到光明。 ” 英子的妈妈说: “孩子,我们走吧,爷爷是不会再来了。爷爷让我交给你一部书。他说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要象书中的那个女人一样坚强地活着。 ” 在泪光中,英子接过这部书,虽然她不认得上面的字,但她知道,这部书一定是爷爷还没有读完的假如给 我三天光明。 (清风月刊 2010第 2期) 【小题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 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爷爷和英子成为好朋友的重要原因是他们都是孤独的人,并且善良有爱心,这使得他们能够心灵相依、快乐相处,成为忘年交。 B他们爷俩相处的这几年中,一定有很多故事可写,但小说却只集中
15、写了这么一天,说明作者的想象力还没有充分张开。 C爷爷早就预测到了英子的命运和海伦 凯勒不会一样,她的眼睛一定会治好的,因为现在的医学发达了。 D本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非常成功,尤其是在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上,都达到了形象传神的效果。 E本文语言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在对一老一少相扶相携、生生死死 的故事的叙述里,表达出一种真挚感人的情感。 【小题 2】设置悬念是小说创作的基本手法。这篇小说的悬念在哪里?这样写有何效果?请简析。( 4分) 【小题 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书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5分) A 、 E (B“说
16、明作者的想象力还没有充分张开 ”理解不对,集中写一天的故事就是作者的一种独具匠心的构思法。 C“早就预测到 ”没有根据,爷爷说这话时主要是一种鼓励与期望。 D“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动 作、神态、心理的描写上,都达到了形象传神的效果 ”言过其实,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 【小题 2】( 4分)本文的悬念是在于英子如何得到了眼角膜的捐赠并成功地进行了手术,当她去找爷爷时却为何再也等不到,这个谜底直到最后才揭开。( 2分)这样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分),使读者在震撼中感受到爷爷对英子的真爱 ,小说的审美价值也得到深层表现。( 1分) 【小题 3】( 6分) 假如给我三天光
17、明这部书是贯穿于全文的线索。此书在小说情节的发端、展开、结局都有出现,使得故事连成一个整体。 书的作者和英子有 着相同的境遇,使得书里书外的故事和人物命运产生互补性,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 不断推动情节发展。正因为英子渴望得到光明,所以听了爷爷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书,才会说出自己的最大愿望,爷爷才强烈地希望英子这个可爱的孩子能够看到光明,所以死前才会将自己的眼角膜和存款捐给英子。 有利于更好地表现主题。海伦 凯勒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的愿望终生没有实现,而英子的最大愿望也不过是拥有三天的光明,但在爷爷的帮助下,她最后得到的却是一生一世的光明,有力地表现了人间充满真情真爱的主题。(答
18、对 3点给满分。如有其他观 点,言之成理亦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 每小题 3分) 学会敬畏经典 谭旭东 最近,媒体上有两则报道很吸引眼球:一是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红楼梦,让林黛玉裸体死去,面对公众的质疑,她认为这是 “很震撼 ”、 “很现代 ”的戏分;二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某副教授在博客上发文要求删除课本中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认为其中 “父亲跳下月台横穿铁道去买橘子 ”不但违反了交通规则,而且 “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一个表现 ”。为什么这两件事看起来不大,各媒体的反响却非常之大,综合一下网友意见,我们发现,原因在于人们无法理解经典 何以会遭到如此的曲解和篡改。 随着大众媒体时代
19、的到来,经典的命运确实有了 很大的改变,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一些人不再敬畏经典,而是想尽办法 “戏谑经典 ”, “颠覆经典 ”,试图以此来吸引眼球或获得媒体的曝光率,如前几年网络上就有人 “大话经典 ”和“水煮经典 ”,在一些图书和网络文字上把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改成笑料,颠倒人物形象,把主体精神价值解构,这虽然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媒体时代言论的民主性和文化的多元取向,但也显示了文学经典面临否定和解构的危机。 应该看到,文学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一是因为它有值得我们学 习的美学品质,比如它有很标准的文法,它代表着某一个民族某个时代对生活的准确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二是因为它有思想震撼力,它容纳了深刻的生活
20、内涵,并浓缩了一个时代人类的智慧与思索。正因为如此,文学经典的意义与价值非同寻常,值得后人 “重读 ”。对待这样的文学经典,没有理由生硬地否定,而应该予以同情的理解和阐释,即把它放到合情合理的情景中,感受它的真挚情感,琢磨它如何艺术地传达个人体验。 对经典提出质疑不是什么坏事,但必须是站在 “同情之理解 ”的立场上,给经典以应有的尊重,才不会任意篡改经典和否定经典,即使对那些并不 能 “永恒 ”而只是一时风行的作品,也要从审美体验出发,从创作的情境出发。当然,这就需要我们提高文学的文化的素养,在细致的品读中,真正感受经典的魅力,体验欣赏经典的乐趣。李少红之所以让林黛玉在新版 “红楼 ”中裸死,
21、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她不理解经典,或者她不懂得经典究竟应该如何 “重读 ”;二是她可能并不懂得艺术的根本在哪里。不然的话,她肯定知道要使新版 “红楼 ”更有震撼力,更具现代感,不一定要林黛玉脱衣服呀!再说,红楼梦原著中的林黛玉是一个冰清玉洁的女子,对爱有着纯真的痴迷,从 “黛玉葬花 ”就可以看出她内心世界的美好 与柔软,怎么可以让死后的她裸体与人相见呢?这非但不能给观众现代感,反而让人觉得恶俗。 当前影视艺术的低俗化之所以有愈演愈烈之势,恐怕与一些导演的艺术素养不高,不懂得经典文化有关。如果靠情色成分来抓住观众的眼球,只能说明导演不理解艺术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真正奥秘。 靠把经典恶俗化来吸引眼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福建省 宁德市 普通高中 毕业班 质量 检查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