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考一模生物.docx
《2017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考一模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考一模生物.docx(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7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考 一模 生物 一 、 选择题 (40小题,每题 1分,共 40分 。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细胞学说不能说明 ( )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B.动植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C.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D.动物和植物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A、细胞学说提出 “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 ,不能说明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A错误; B、细胞学说提出 “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 ,说明动植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B正确; 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
2、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D正确 。 答案: A 2.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组合是 ( ) A.目镜 5 、物镜 10 B.目镜 5 、物镜 40 C.目镜 10 、物镜 10 D.目镜 16 、物镜 40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观察实验。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5 10 50(倍 );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5 40 200(倍 );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 10 100(倍 );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6 40 640(倍 ); 四种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50 倍,所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
3、目最多,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应选择 A、目镜 5 ,物镜 10 。 答案: A 3.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 (R 基为 -CH3)4 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 4 条长短不等的多肽 (如图 ),就 39 肽与得到的 4条多肽比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过程减少 8个肽键 B.这些肽链比三十九肽增加了 3个氨基和 3个羧基 C.碳原子减少 12 个 D.氧原子数目减少 1个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合成 氨基酸脱水缩合。 A、三十九肽有 38个肽键, 4 条长短不等的多肽肽键数为: 6+7+8+10=31,少了 7 个, A错误; B、原三十九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而水解后
4、, 1 条肽链变为 4 条肽链,每条肽链两端各增加 1个氨基和羧基,因此形成的短肽至少有 4个氨基和 4个羧基,所以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 3个, B正确; C、根据图解,三十九肽是一条多肽链,故有 39 个氨基酸, 38 个肽键,一个丙氨酸含有 3个碳原子,该多肽中丙氨酸的位置是第 8、 18、 27、 39,去除后形成短肽后 C 原子减少 12个, C正确; D、根据丙氨酸的位置可知去除 4个丙氨酸后将导致 7个肽键断裂,故水解需要 7个水分子,同时脱去了 4个丙氨酸,每个丙氨酸含有 2 个氧原子,所以 O原子数目减少 1 个, D 正确 。 答案: A 4.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
5、确的是 ( ) A.发芽的小麦谷粒中含有丰富的麦芽糖,其水解的产物只有一种单糖 B.在 HIV中由 A、 G、 U、 C四种碱 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 7种 C.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 RNA D.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键的空间结构的差异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A、每分子麦芽糖是由 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所以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一种单糖, A正确; B、 HIV只含有 RNA一种核酸,构成 RNA的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 A、 G、 U、 C,所以由 A、
6、 G、U、 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 4种, B错误; C、 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 4种核糖核苷酸, C错误; D、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的差异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D错误 。 答案: A 5.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Mg2+是叶绿素、血红蛋白等分子的组成成分; 无机盐有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的作用;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 缺碘会引起儿童佝偻病 。 A. B. C. D. 解析:
7、本题考查的是: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正确; 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正确; 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铁离子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错误; 有些无机盐为缓冲物质,有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的作用, 正确;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 错误; 缺钙会引起儿童佝偻病, 错误 。 答案: C 6.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B.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是
8、动物细胞的边界,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边界 D.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是完全对称的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膜的功能。 A、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A正确; B、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正确; C、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往里是细胞膜,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故细胞壁不是植物细胞的边界,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边界,而动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膜 。 细胞膜是动物细胞的边界, C错误; D、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有的贯穿、有的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所以细胞膜结构不对称, D正确 。 答案: C 7.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
9、,正确的是 ( ) A.含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休、叶绿体、核糖体和染色体 B.葡萄糖可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成 CO2和 H2O C.内质网、高尔基体、核 膜、溶酶体和中心体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D.神经递质的释放与髙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突触的结构;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A、染色体含有核酸,但不是细胞器, A错误;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在线粒体中丙酮酸氧化分解,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 B 错误; C、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 C错误; D、神经递质的形成与高尔基
10、体有关,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正确 。 答案: D 8.将人体血液置于 6%的食盐溶液中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呈现 ( ) A.质壁分离 B.正常状态 C.细胞膜破裂 D.细胞皱缩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将人体血液置于 6%的食盐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皱缩,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呈现皱缩状态, D正确 。 答案: D 9.如图为氨基酸和 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 如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管腔中氨基酸 上皮细胞 管腔中 Na+ 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中氨基酸 组织液 A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
11、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C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D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A.A B.B C.C D.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是低浓度 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管腔中 Na+进入上皮细胞是高浓度 低浓度,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是高浓度 低浓度,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 答案: D 10.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 。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
12、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B.若在 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C.若在 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D.在 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酶的特性。 A、由分析可知, A 点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因此 A 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A正确; B、由题意知,该曲线是最适宜温度条件下的曲线,升高温度,酶活性会降低,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 B错误; C、由 分析可知,影响 B 点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浓度,在 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C错误; D、由题图可知, 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不变, D错误 。
13、答案: A 11.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胚胎细胞中不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衰老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C.当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其中一个突变就可以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 D.RNA聚合酶基因和生长激素基因在动物个体所有细胞中都会表达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A、人体所有细胞都存在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A错误; B、细胞衰老的特点有: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而细胞核体积增大等, B正确; C、当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发生突变才可以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 C错误; D、
14、RNA聚合酶基因在动物个体所有细胞中都会表达,而生长激素基因只在垂体细胞中表达,D错误 。 答案: B 12.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都形成细胞板 B.在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 C.后期着丝点分裂,着丝点数量加倍 D.前期都有中心体发出星射线而形成纺锤体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会形成细胞板, A错误; 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 B错误; C、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因此着丝点数量加倍, C正确; D、中心体只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高等植物细胞前期没有中心体
15、发出星状射线,而是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D错误 。 答案: C 13.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要对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通常进行的操作流程是 ( ) A.套袋 -去雄 -授粉 -套袋 B.去雄 -套袋 -授粉 -挂标签 C.套袋 -去雄 -授粉 -套袋 -挂标签 D.去雄 -套袋 -授粉 -套袋 -挂标签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孟德尔遗传实验。 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 (在花蕾期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彻底 ) 套上纸袋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 人工异花授粉 (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 ) 套上纸袋 挂标签 。 答案: D 14.下列关于遗传学
16、交配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可出现纯合子和杂合子 B.通过测交可检测显性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数量 C.孟德尔豌豆实验中发现问题阶段运用杂交与自交 D.通过正交和反交组合可判断核基因是否位于 X染色体上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测交方法检验 F1 的基因型。 A、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可出现纯合子和杂合子,如 Aa自交后代有纯合子 (AA 和 aa),也有杂合子 (Aa), A正确; B、通过测交可检测显性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检测该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B错误; C、孟德尔豌豆实验中发现问题阶段运用杂交与自交, C正确; D、通过正交和
17、反交组合可判断核基因是否位于 X染色体上,若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相同,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则该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D 正确 。 答案: B 15.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B.一个四分体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8条脱氧核苷酸链 C.有丝分裂间期完成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秋水仙素可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61:细胞的减数分裂。 A、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A正确; B、一个四分体中含有 1对同
18、源染色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4个 DNA分子,每个 DNA分子含有 2条脱氧核苷酸链,所以图中含有 8条脱氧核苷酸链, B错误; C、有丝分裂间期完成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复制, C正确; D、秋水仙素可作用于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式,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 D正确 。 答案: B 16.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 。 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的啼声 。 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 成公鸡,这只公鸡与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会是怎样的 ( ) A.雌:雄 =3: 1 B.雌:雄 =2: 1 C.雌:雄 =1: 3 D.雌:雄 =
19、1: 2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伴性遗传。 根据题意分析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母鸡的染色体组成是 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Z。 性反转其实变的只是外观,其染色体是不变的 。 所以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但是这只性反转的公鸡的染色体组成仍然是 ZW,其与母鸡 ZW交配,后代的染色体组成为 1ZZ(公鸡 )、 2ZW(母鸡 )、 1WW(不能成活,胚胎时已致死 ),即这只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代的雌雄性别比例是 2: 1。 答案: B 17.某同学重复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分别用 35S、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搅拌、离心
20、、放射性测定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 35S标记的那组离心后,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均匀所致 B.用 32P标记的那组离心后,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均匀所致 C.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D.该实验中用含 32P的无机盐直接培养噬菌体,从而实现对其 DNA的标记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A、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若用 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的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 A 正确; B、用 32P标记的那组离心后
21、,沉淀物应存在大量放射性,如果沉淀物中只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细菌已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错误; 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场所、原料、能量和酶等均由细菌提供, C错误; D、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为了获得含 35S和 32P的噬菌体,可分别用含 35S和 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未标记的噬菌体, D错误 。 答案: A 18.一个双链 DNA,在复制解旋时,由于某种原因,一条链上的 A 变成了 T,则该 DNA 经 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 DNA 占总数的
22、( )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DNA分子的复制。 由题意可知,一个双链 DNA分子,在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 A变成了 T,另一条链是正常的,所以不论复制多少次,以突变链为模板形成的子代 DNA都是发生差错的 DNA,以不发生突变的链为模板形成的子代 DNA 都是正常 DNA.因此该 DNA 经 n 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 DNA总占 。 答案: A 19.关于人体细胞中三种 R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三种 RNA都含有尿嘧啶而不含胸腺嘧啶 B.mRNA和 rRNA都含有密码子 C.三种 RNA都由 DNA分子转录而成 D.mRNA不含氢键,而 tRNA含有氢
23、键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RNA 分子的组成和种类。 A、 RNA中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 DNA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 A正确; B、 mRNA上具有密码子, rRNA不含有密码子, B错误; C、 mRNA、 tRNA、 rRNA 都是由 DNA转录形成的, C正确; D、 tRNA中杂合双链区含有氢键, D正确 。 答案: B 20.关于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肌肉细胞中编码 RNA 聚合酶的基因不表达 B.一个 tRNA上的反密码子只能与 mRNA上的一种密码子配对 C.线粒体、叶绿体中可发生 DNA复制,但不进行基因的表达 D.一条 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甘肃省 河西 部分 普通高中 高考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