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发生在安徽境内的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的内容。这四次战役都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巨鹿之战发生于今河北省,官渡之战发生于今河南省,赤壁之战发生于今湖北省,淝水之战发生于今安徽省。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伐无道,诛暴秦 ”;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 小明同学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素材,创办一份手抄报。下列所
2、拟标题不恰当的是( ) A科技改变生活 B科技点亮世界 C科技让人类插上翅膀 D科技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本题是一道错误选项题,可以用排除法做,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即信息时代或网络时代。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些学者认为,斯大林时期乌克兰发生的大饥荒是当时农业政策造成的。如果这些学者的观点符合史实,造成大饥荒的原因应是( ) A推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开展种植玉米的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
3、式的内容。斯大林模式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具体表现为:工业上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上实行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强迫农民加入农庄,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右边漫画展现 的是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夕阶级矛盾激化的社会主题。与此漫画相关历史事件是( ) A物种起源的发表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人权宣言的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前夕阶级矛盾激化的内容。漫画描绘的是法国大革命前期,法国农民深受压迫的状况,它导致的结果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颁布了人
4、权宣言。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文艺作品也能反映现实生活。下列文艺作品中揭露法西斯分子罪行,讴歌人民反抗精神的是( ) A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B毕加索格尔尼卡 C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D梵高向日葵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现代史上文化和艺术成就的内容。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作者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反映的都是拿破仑时期的历史;梵高的向日葵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璀璨的近代文化 世界的文化杰作;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现代科学
5、技术和文化 现代文学和美术 标志着我国在 70年代空间技术取得了首次历史性突破,从此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序幕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C “神舟五号 ”发射成功 D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航天、军事工业发展的内容。 1971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号,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拉开了序幕。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右图中我国从 M到 N 处生产总
6、值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 “一五 ”计划的实施 C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D “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由图可以看出:从 M到 N 处的时间段指的是 1955年 1966 年,这一时期我国国内生 产总值急剧下降。此时期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出现过: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导致国民经济严重下降。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如果以 “勿忘国耻,以史为鉴 ”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
7、选择 ( ) A南昌起义 B南京大屠杀 C红军长征 D重庆谈判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屈辱史的内容。这四个选项中,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中日军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的铁证,也是中华民族民族屈辱史的典型事例,也是 “勿忘国耻,以史为鉴 ”等爱国思想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 ” 假如你是生活在宋代的一位市民,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 B用 “交子 ”购物 C到瓦肆中看戏 D阅读天工开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社会生活状况的内容。天工开物是明朝著名科学 家宋应星的著作,
8、 “交子 ” 和瓦肆都出现于宋朝,景德镇在北宋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是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央政权历来重视对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右图反映的是( ) A西周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B西汉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 C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 D元朝对今西藏地区的管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民族关系的内容。本题是一道读图题,读图可知:该图反映的是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而两汉时期的西域指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由此推断:该图反映的西汉王朝与新疆地
9、区的关系。是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填空题 20世纪后,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由此爆发。 (2)1938年召开的慕尼黑会议,签订了慕 尼黑协定,是达到顶峰的标志。 (3)1945年召开的决议,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答案: (1)五四运动 (2)绥靖政策 (3)雅尔塔会议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慕尼黑阴谋和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本题是一道填空题,由学习的内容知道: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
10、历史上把慕尼黑会议的召开和慕尼黑协定的签订称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 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之一是: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注意 “绥 靖、雅尔塔 ”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宣言是对某重大问题而公开发表的文件。 (1)1776年的发表,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2)1848年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 1991年俄罗斯、乌克兰等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正式宣告苏联解体。 答案: (1)独立宣
11、言 (2)共产党宣言 (3)阿拉木 图宣言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苏联解体的内容。本题是一道填空题,由学习的内容知道:宣告美国诞生的文献是独立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宣告苏联解体的是阿拉木图宣言。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美国的诞生;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国家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苏联的改革与演变 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在实现 “中国梦 ”的征程上中国人民正策马扬鞭 。 (1)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规定以字体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
12、下。 (2)北宋李公麟精于画鞍马,他的画法,被后人誉为 “宋画第一 ”和 “天下绝艺 ”。 (3)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画家笔下的马形神兼备,傲骨嶙峋,具有独创性和时代感。 答案: .(1)小篆 (2)白描 (3)徐悲鸿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文化成就的内容。本题是一道读图填空题,读图知道:图一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历史,秦朝时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图二的五马图是北宋李公麟的代表作,其白描手法使艺术效果更为完善,人称 “宋画第一 ”。 图三的奔马图是徐悲鸿的著名作品之一,大师采用了豪放的泼墨和劲秀的线描写意方法,着重刻画出马的神韵和气质。(注意篆、悲、鸿三个字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
13、字)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综合题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 问题,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本题 10分) 材料一:在日本弱于他国时,他们默不出声地 “拿来 ”外部才干,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然后自己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对外来技术改造和进化,直到超越。 -
14、 摘自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回首过去中日关系: 19 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 ,但到 19世纪后期,两国 相逢之时 已经 不曾相识 。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1)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 “拿来 ”外部才干是指孝德天皇在位时进行的哪一历史事件 ( 1分)这一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 同是天涯沦落人 。( 4分) (3)为何两国 “相逢之时 ”已经 “不曾相识 ”? 中日这次相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3分) 答案: (1)大化改新( 1分);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 合肥市 包河区 九年级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