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随着 “双创一巩固 ”活动的开展,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遵义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氮气不是空气污染物。选 A。 考点:空气污染物。 点评: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 小伟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 5%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
2、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34.3g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完全分解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1.6g C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D反应后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9: 8 答案: A 试题分析:随着过氧化氢的分解,双氧水的浓度逐渐降低,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34.3-32.7=1.6g;反应后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9:8。选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 点评: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但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在元旦篝火晚会上,老师建议将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聚集的热量增加 C柴禾的着火点降低 D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将柴禾架空一些,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才能燃烧得更旺。选 D。 考点:燃烧的条件。 点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学校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学校图书馆内不需要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是严禁吸烟, B是当心火灾, C是节约用水, D是灭火器图
4、标。学校图书馆内不需要张贴的标志是 C。选 C。 考点:安全图标。 点评:识记内容,牢记这些图标,在生活中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确保安全。 不含有害物质的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体内反应后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 (化学式为 C9H11O2N)。下列对苯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丙氨酸分子由 23个原子构成 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苯丙氨酸为纯净物,明胶为混合物 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苯丙氨酸 (化学式为 C9H11O2N)可知:每个苯丙氨酸分子由 23个原子构成;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原
5、子构成;苯丙氨酸为纯净物,明胶为混合物;苯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 C。 考点:物质的组成;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式给出了物质的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相对分子质量等信息。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 4种分子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图示中的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图示中共有 4种分子;该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化学反应都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选 B。 考点:单质与化合物;化合反应
6、;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多变一 ”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 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变化 B同样的铁制品在潮湿多雨的西南地区比在北方干燥地区更易锈蚀 C在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锈蚀 D铝的抗锈蚀性能比铁强,生活中可用钢丝球洗刷铝锅 答案: D 试题分析: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同样的铁制品在潮湿多
7、雨的西南地区比在北方干燥地区更易锈蚀,在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锈蚀。铝的抗锈蚀性能比铁强,但生活中可用钢丝球洗刷铝锅,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物保护膜,导致铝锈蚀。选 D。 考点: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点评:金属锈蚀的实质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变化;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组织氧气与铝的进一步反应,从而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物质的变化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快慢。下列做法是为了控制化学反应变慢的是 A用较浓的食醋除水垢 B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 C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 D煤燃烧时向煤炉中不断鼓入空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较浓的食醋除
8、水垢,反应较快;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减慢食品的氧化速率;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加快反应速率;煤燃烧时向煤炉中不断鼓入空气,增加氧气的含量,加快反应。选 B。 考点:化学反应的条件。 点评: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化学反应的速率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温度高、浓度大,反应较快。 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利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气体从 a端通入,收集氧气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适量水,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 氯化氢气体 D在 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答案: D 试题分析: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气体从 a端通入,可以
9、收集氧气;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从 a 端通入,可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瓶内装有适量水,气体从 a端通入,可以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在 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选 D。 考点:多功能瓶的使用。 点评:多功能瓶的用途很多,只有灵活使用,可以在很多地方发挥作用。 现有化学反应 A+B=C ,若将 agA和 bgB在适当条件下充分反应,分析得知剩余物为一混合物,则生成物质量 A等于 (a+b)g B大于 (a+b)g C小于 (a+b)g D小于或等于 (a+b)g 答案: C 试题分析:将 agA和 bgB在适当条件下充分反应,分析得知剩余物为一混合物,说明 A
10、、 B没有恰好反应,有一种物质剩余,则生成物质量小于 (a+b)g。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金属钒被誉为 “合金的维生素 ”。五氧化二钒( 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A -3 B +1 C +3 D +5 答案: D 试题分析:设五氧化二钒( 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2X+( -2) 5=0,X=+5价。选 D。 考点:化合价及其计算。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以下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B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 C水放
11、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 D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生锈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食物被消化、呼吸作用、铁生锈都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水结成冰,只是物质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 C。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点评: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 B液态氧 C稀有气体 D澄清石灰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空气、稀有气体、澄清石灰水都是混合物,液态氧是纯净物。选 B。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 点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而纯净物是由 一种物质组成的,
12、成分单一。 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汞 B生铁 C塑料 D氧化铁 答案: B 试题分析:汞是纯金属;塑料不是金属材料;氧化铁是氧化物;生铁是铁和碳等的合金。选 B。 考点:合金。 点评:合金是金属和金属或者金属和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某饮料的标签上标有水质成分如下( mg/L):硒: 0.013 锶: 0.0596 锌:0.00162 钙: 4.69 钠: 18.4。这里的硒、锶、锌、钙、钠是指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饮料的标签上标有的硒、锶、锌、钙、钠是指元素。选 D。 考点:元素;单质;原子和分子。 点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
13、称;分子由原子构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用酒精灯外焰均匀加热; B、滴加液体药品时,滴管要悬于试管上方,不可伸入试管内; C、取用固体粉末,要用药匙或者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慢慢直立试管,使药品划入试管;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 选 B。 考点:加热液体;滴加液体药品;取用固体粉末;倾倒液体。 点评:只有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
14、条在氧气中能够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支持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很多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能跟所有物质反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锰由 +7价变为 +6价,氧由 -2价变为 0价。选 A。 考点:氧气的性质;化合价。 点评:氧气是很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和供
15、给呼吸;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 “双刃剑 ”。下列对二氧化碳的利弊评价不正确的是 A大气层中 CO2过多会造成 “温室效应 ” B “碳酸水 ”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 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大气层中 CO2越多,抵御紫外光线作用越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大气层中 CO2过多会造成 “温室效应 ”; “碳酸水 ”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选 D。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危害。 点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但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
16、应。 含有杂质的天然水通过蒸发、挥发、过滤、氧化而得到净化,上述过程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环节是 A蒸发 B挥发 C过滤 D氧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天然水的蒸发、挥发、过滤都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氧化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选 D。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点评: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小林不小心将一滴墨水滴到了化学书上,正好遮盖了氧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原子不显电性 B遮盖了的数字是 8 C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贵州省 遵义市 汇川区 九年级 第一 学期 期末 检测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