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桥西区联考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桥西区联考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桥西区联考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桥西区联考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磷燃烧 B铁丝弯曲 C水结成冰 D矿石粉碎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铁丝弯曲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 D、矿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 A食堂周围饭菜飘香 B建筑
2、工地尘土飞扬 C液化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食堂周围饭菜飘香,是因为饭菜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饭菜飘香味,故 A不符合题意; B、尘土不是分子,是宏观的物质,尘土飞扬不能用分子相关知识解释故 B符合题意; C、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液化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故 C不符合题意;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夏天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3、( ) A若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果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D将红磷换成木炭会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红磷要过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实验结论精确,因此若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 验结果,故说法正确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防止红磷燃烧时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影响实验结果,故说法正确 C、红磷熄灭后要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开始读数,若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由于剩余气体膨胀,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故说法正确 D、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基本不变,不能测出空气
4、中氧气的含量,故说法错误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会产生丙烯醛(化学式 C3H4O)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危害人体的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50% B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6 C丙烯醛是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D丙烯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 4: 1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丙烯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7.1%,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3+14+16=56,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丙烯醛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丙烯醛是由丙烯醛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
5、法错误 D、丙烯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 14):( 161) 3: 4: 1,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如图 1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图 2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g B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铝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13 D铝离子的核电荷数为 10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 “1”,不是 “克 ”,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地
6、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3;根据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则铝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13;或由图 2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13;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 2 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铝原子失去 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的核电荷数为 13,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 是( ) A用 pH试纸测定溶液 pH时,应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B做蒸发
7、溶液实验时,需要将蒸发皿中的溶液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C实验室制备气体时,装药品前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进行过滤操作时,为加快速度,可以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 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用水湿润 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B、做蒸发溶液实验时,待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
8、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容易把滤纸弄破,起不到过滤的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下列对如图所示 4个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铁 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乙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C丙实验 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 NH3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 D丁实验中,白磷能在水下燃烧,说明它具备了燃烧的二个条件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9、,火光四射,有力地证明了铁能在氧气中燃烧,但不能说明燃烧生成氧化铁,且事实上铁丝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故错误; B、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下方的蜡烛先熄灭,后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正确; C、实验 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 a 烧杯中的 NH3 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故正确;D、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热水下的白磷可以燃烧,说明白磷燃烧具备了与氧气、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故正确;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
10、机化合物 B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电荷数一定相同 C氧化物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D在同一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是含碳的化合物,但不是有机化合物,故 A 错误; B、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一元素,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电荷数一定相同,故 B正确; C、氧化物不一定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例如一氧化碳就不能和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故 C错误; D、在同一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碳酸钠中碳元素显 +4价,故 D错误 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碱的化学性质
11、;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如图是某品牌补钙药品说明书的一部分 ,则每片该药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 A 0.25g B 0.5g C 0.625g D 1.25g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每片含钙 500mg=0.5g,则每片该药片含碳酸钙的质量为:0.5g( 100%) =1.25g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氧气的重要来源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自然界中氧气的
12、重要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数没有改变 B甲、乙、丙均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乙、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答案:
13、C 试题分析: A、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每两个甲分子反应后生成了一个乙分子和两个丙分子,分子数发生了改变故 A说法不正确; B、由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乙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故 B说法不正确; C、由三种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 C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等于 生成的乙、丙的质量之和故 D说法不正确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某同学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将锌粒、铜片分别加入到 FeSO4溶液中 B将锌粒
14、、铜片分别加入到 ZnSO4溶液中 C将锌粒分别加入到 FeSO4、 CuSO4溶液中 D将锌粒、铁粉、铜片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金属锌在铁前,铜在铁后,因此锌可以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在锌的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的物质生成,而铜不能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从而证明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锌铁铜,故 A正确; B、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锌的后面,因此铜不能和硫酸锌溶液反应,锌也不和硫酸锌溶液反应,只能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但无法比较铁与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 B错误; C、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在铁和铜的前面,因此锌和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都能
15、反应,因此只能证明出锌的活动性比铁和铜都强,却不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强 弱,故 C错误; D、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和锌都在氢的前面,都能和稀硫酸产生气泡,但用的锌粒和铁粉的状态不同,无法通过气泡的快慢来比较二者的活动性强弱;铜不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因此只能证明铜的活动性最弱,故 D错误;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NH4H2PO4 B NH4NO3 C K2SO4 D Ca( H2PO4) 2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 A 符合题意;B、 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
16、 故 B不符合题意;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是复合肥,故 C不符合题意; D、 Ca( H2PO4) 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是复合肥,故 D不符合题意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5价的是( ) A NH3 B NO2 C KNO3 D NaNO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氢元素显 +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 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x+( +1) 3=0,则 x=-3;故选项错误 B、氧元素显 -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 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7、: y+( -2) 2=0,则 y=+4;故选项错误 C、钾元素显 +1,氧元素显 -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 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 +z+( -2) 3=0,则 z=+5;故选项正确 D、钠元素显 +1,氧元素显 -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 NaNO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w+( -2) 2=0,则 w=+3;故选项错误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下列有关各种 “水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是人体需要的一种重要的营养素 C pH大于 5.6的降水统称
18、为酸雨 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正确 B、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中,水是其中的一种正确 C、应该是 pH 小于 5.6 的降水统称为酸雨不正确 D、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泡沫很多,是软水;如果泡沫很少或没有泡沫,是硬水;所以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正确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硬水与软水;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移开蒸发皿 D读出液体的体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 A错误;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垂直悬空滴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河北省 石家庄市 裕华 桥西区 联考 中考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