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市五校联合体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名校联盟】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市五校联合体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联盟】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市五校联合体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名校联盟】 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市五校联合体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 A/a、 B/b和 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 aabbcc的重 120克, AABBCC的果实重 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 AAbbcc, 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 A aaBbCc B aaBBcc C AaBBcc D AaBbCc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可知基因型为 aabbcc的果实重 120克, AABBCC的果实重 210克,果实基因型中显性基因数量越多,果实越重,而且显性基因每
2、增加 1个,果实重量增加 (210-120) 克 /6 15克。甲与乙杂交, F1的果实重 135 165克,F1的果实基因型中显性基因有 1 3个,因而可确定乙的基因型为 aaBbCc。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 ”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性状比为 1: 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
3、“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 “演绎推理 ”的过程 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答案: D 试题分析:测交后代性状比为 1: 1,可以从个体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A错误;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 “基因 ”一词, B错误;孟德尔依据假说的内容进行 “演绎推理 ”的过程, C错误;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 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 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 (见图),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 A都是白色性状 B红色性状:白色性状 =3: 1 C红色性状:白色性状 =1: 1 D都是红色性 状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所以可育的花粉只有 b,而卵细胞有B和 b两种,比例为 1: 1,因此该植株自交,子代的基因型为 Bb和 bb,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 =1: 1,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
5、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B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C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D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答案: D 试题分析:丙细胞属于次级卵母细胞,其子细胞为卵细胞和极体, A错误;图中可知,丙细胞的细胞质分裂不均等,并且没有同源染色体,属于次级卵母细胞, B错误;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甲),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乙丙), C错误;减数第一次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和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均会发生基因重组,而乙细胞是出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配子形成的过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6、内在联系的能力。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 ),一个初级精母细 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 )。比较 与 、与 细胞核中 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 与 不同, 与 相同 B DNA数目 与 相同, 与 不同 C遗传信息 与 相同, 与 不同 D DNA数目 与 不同, 与 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遗传信息 C1与 C2相同, S1与 S2不同, A错误;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 DNA数目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 DNA数目也相同,即 C1与 C2相同, S1与 S2也相同, B错误;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
7、子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所以遗传信息 C1与 C2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同,所以遗传信息 S1与 S2不同, C正确; DNA数目 C1与 C2相同, S1与 S2相同,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基因型为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使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 A突变为 ,该细胞以后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产生多 少种配子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型为 Aa
8、Bb的个体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产生两种配子,即 AB、 ab或 Ab、 aB但由于复制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使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 A突变为 a,则该细胞以后减数分裂正常,则其可产生的配子有 3种,即 AB、 aB、 ab或 Ab、 ab、 aB,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以下 - 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时期的 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9、期,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以测定的 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有机物的量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 时的相等 C光照相同时,在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D温度高于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作用,而不是实际光合作用。每个温度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实际光合作用)应该是虚线读数加上实线读数。两曲线的
10、交点表示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有机物的量相等, A 错误; 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为 3.0+3.5=6.5与 30 时 3.5+3.0=6.5相等, B正确; 25 时虚线值最大,吸收的 CO2量最多即此温度下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C错误;高于 25 时,总光合作用先上升,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及计算能力。 如图为淀粉酶量一定,温度最适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溶液的 , A、 B、 C三点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B B点对应的酶的活性大于 A点对应酶的活性 C温
11、度升高 , B点将向下移动 D酶量增加一倍, C点将向上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改变溶液的 PH,淀粉酶的活性改变, A、 B、 C三 点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A正确; B点对应的酶的活性等于 A点对应酶的活性, B错误;温度升高 5 ,酶的活性降低, B点将向下移动, C正确;酶量增加一倍,反应速率加快, C点将向上移动,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如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戊为各个时期的细胞, a、 b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是
12、有丝分裂, b过程是细胞分化 乙和丙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丁与戊因遗 传物质不同而发生分化 甲、乙、戊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a过程是有丝分裂, b过程是细胞分化, 正确;乙和丙是由甲有丝分裂而来,染色体组成相同, 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丁与戊的遗传物质相同, 错误;甲、乙、戊的遗传物质相同,但由于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正确。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 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抑癌基因主要是促进
13、细胞的不正常增殖 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植株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 C衰老的生物个体不会有幼嫩细胞 D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答案: B 试题分析:抑癌基因是正常细胞中存在的基因,具有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作用,但在一定情况下被 A错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植株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正确;衰老的生物个体中也有新细胞的产生, 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用于检测 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B等位基
14、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D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A 试题分析: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产生的 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由 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决定的,所以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用于检测 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A正确;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以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也称为非等位基因, B错误;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但是表现型可能相同,如 DD与 Dd基因型不同,但是都表现为高茎, C错误;非同源染色
15、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表示短食指基因, 表示长食指基)。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 在男性为显性, 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性,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 1/4 B 1/3 C 1/2 D 3/4 答案: A 试题分析:已知控制食指长短的基因( TS 表示短食指基因,
16、 TL 表示长食指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 TS 在男性为显性, TL 在女性为显性。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则妻子的基因型是 TSTS,丈夫的基因型是 TSTS或 TSTL,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所以丈夫的基因型是 TSTL,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的基因型是 TSTS或 TSTL,前者在男女性中都是短食指,后者在男性中是短食指,在女性中是长食指,所以长食指的概率为 1/4,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 A、 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 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
17、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 2对基因在 2对同源染 色体上,则有 1个四分体中出现 4个黄色、 4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 2对基因在 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 1个四分体中出现 2个黄色、 2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 2对基因在 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 1个四分体中出现 4个黄色、 4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 2对基因在 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 1个四分体中出现 2个黄色、 2个绿色荧光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也随之加倍,使每个四分体上的等位基因含有 4个,即 2个 A和 2个 a或 2个 B和 2个 b,若 2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
18、1个四分体中将出现 4个黄色和 4个绿色荧光点, B错误, C正确;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也随之加倍,使每个四分体上的等位基因含有 4个,即 2个 A和 2个 a或 2个 B和 2个 b,若 2对等位基因位于 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每个四分体中将出现 4个黄色或 4个绿色荧光点, A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用基因型为 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 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 I和 的各子代间 A和 a的基
19、因频率始终相等 B曲线 II的 中 Aa基因频率为 0.4 C曲线 III的 中 Aa基因型频率为 0.4 D曲线 的 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这四种交配方案对应的曲线依次是: IV、 、 III、 II。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这两者都不存在选择,所以不会发生进化, A和 a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 A正确;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的 F1代的 Aa的基因频率都是1/2,所以 I和 IV符合,但是连续自交的结果是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所以 I是随机交配的结果, IV是自交的结果。曲线II和 III在 F1代杂合子 Aa所占的比例相同,这是由
20、于自交和随机交配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 Aa交配的结果后代( 1/4AA+1/2Aa+1/4aa),淘汰掉 aa则 Aa的比例都是 2/3,也就是( 1/3AA+2/3Aa)如果自交则其后代是 1/3AA+2/3Aa( 1/4AA+1/2Aa+1/4aa),淘汰掉 aa以后,得到的后代 F2是 3/5AA+2/5Aa, Aa所占的比例是 0.4。如果随机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 2/3A+1/3a) 2,后代是( 4/9AA+4/9Aa+1/9aa),淘汰掉 aa,则 F2是 1/2AA+2/2Aa,所以从这里看以看出曲线 II是随机交配并淘汰 aa的曲线,曲线 III是自交并淘汰 aa的曲线,
21、 B正确;曲线 II是随机交配并淘汰 aa的曲线, F3随机交配以后( 3/4A+1/4a) 2,则 9/16AA+6/16Aa+1/16aa,淘汰掉 aa以后, 3/5AA+2/5Aa, C正确;曲线 IV是自交的结果在 Fn代纯合子的比例是 1-( 1/2) n,则比上一代 Fn-1增加的数值是 1-( 1/2) n ( 1-( 1/2) n-1) =( 1/2) n,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 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及计算能力。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 I、 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
22、同学每次分别从 III、 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重复 100次实验后, Dd和 AB组合的概率约为 1/2和 1/4 B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C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D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 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甲同学的结果为 Dd 占 1/2,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乙同学的结果中 AB占 1/4, A正确;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 B错误;实验中只需保
23、证每只桶中不同配子的数目相等即可, C错误;甲同学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从某二倍体动物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无突变发生),根据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分为三组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丙组细胞的子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 B甲组细胞内染色体与核 DNA数之比一定为 1:1 C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不含同源染色体 D乙组细胞都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 C 试题分析: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4N,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A错误;甲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N,为体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校 联盟 2015 河北省 石家庄市 联合体 摸底 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