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金坛市5月初三教学情况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江苏省金坛市5月初三教学情况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江苏省金坛市5月初三教学情况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江苏省金坛市 5月初三教学情况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厨房里烧鸡蛋汤的操作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打破蛋壳倒入碗中 B加水搅拌 C下锅烧开 D盛入碗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打破蛋壳倒入碗中,没有新物质产生,不是化学变化, B加水搅拌,是溶解的过程,溶解时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C下锅烧开,此过程中有加入鸡蛋的过程,蛋白质会发生变性,有新物质产生,所以是化学变化, D盛入碗中,没有新物质产生,物理变化,故选 C 考点:常见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4月 12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街道呢喃山发生森林火灾,起火原因系当地村民上坟烧纸引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为火灾提供可燃物 B烧着的纸提高了草木的着火点 C大风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用水浇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森林为火灾提供可燃物,因为森林中有大量的树木,树木本身是一种可燃物,所以说法正确, B B烧着的纸提高了草木的着火点,说法是错误的,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一般是不发生改变的,烧着的纸只是提高了草木的温度, C大风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因为风可以不断的将空气带到燃烧的地方,相当于提供了氧气, D用水浇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是一种灭火的方法,
3、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从而使可燃物不能燃烧,故选 A 考点:物质燃烧的条件 二甲醚( 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 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4X =CH3OCH3+H2O,则 X的化学式为 A C2H5OH B H2O2 C H2 D C2H4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原子守恒拉力解答,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没有发生改变,然后要注意的地方就是, X 前面是由系数的,在数好总的个数之后,不要忘了还要除以 4,最终经过计算,可以确定本题中的正确答案:应该是选择 C选项,即通过计算, X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选 C 考点:根据化学
4、方程式求某物质的化学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单质 B浓盐酸长时间露至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原因是溶剂增加 C中和反应后溶液酸碱性消失,纯碱和盐酸混合后呈中性,发生了中和反应 D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单质,说法正确,有多中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浓盐酸长时间露至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原因是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是不变的, C中和反应后溶液酸碱性消失,纯碱和盐酸混合后呈中性,发生了反应不是中和
5、反应,因为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D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其 溶质质量减小,但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因为溶剂也可能减少,如恒温蒸发饱和溶液的时候,故选 A 考点:物质的组成,浓盐酸敞口放置的变化,中和反应,溶质质量分数的改变 实验考查中小明配制了 50g15%的食盐水,经检测质量分数偏高,可能原因是 A食盐中含有不溶杂质 B取水时俯视读数 C称量时物码放反 D转移至细口瓶时洒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食盐中含有不溶杂质,说明食盐的总量的是偏少的,那么导致的是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取水时俯视读数,会造成量取的水偏少,即溶剂偏少,那么最终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偏大的, C称量时物码放反,导致称
6、量的食盐的质量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是偏小的, D转移至细口瓶时洒出,此时溶液已经配制好了,所以对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没有影响,故选 B 考点:溶液配制中误差分析 初中化学知识中有许多关系,下列各组不符合甲与乙、丙是包含关系的是 A甲:磷单质乙、丙:红磷、白磷 B甲:分子构成的物质乙、丙:氨气、冰水 C甲:有机化合物乙、丙:甲烷、淀粉 D甲: “三酸两碱 ”乙、丙:硝酸、熟石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甲:磷单质 乙、丙:红磷、白磷,正确,因为磷的单质包含红磷和白磷, B甲: 分子构成的物质 乙、丙:氨气、冰水,正确的,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冰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甲:有机化合物 乙、丙:
7、甲烷、淀粉,正确,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淀粉是常见的食品中的有机物, D甲:“三酸两碱 ” 乙、丙:硝酸、熟石灰,说法错误,三酸中有硝酸,两碱指的是烧碱和纯碱,而不是熟石灰,故选 D 考点:物质的包含关系 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 CuCu(NO3)2 B HClFeCl3 C CaCO3Ca(OH)2 D C6H12O6C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CuCu(NO3)2 ,可以将铜加入硝酸中,铜能够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 B HClFeCl3,可以用盐酸和三氧化二铁反应,会生成三氯化铁,所以可以通过一步完成, C CaCO3Ca(OH)2-,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D C6H12O6C,
8、如果葡萄糖不完全燃烧的过程中,就会冒黑烟,即会有炭黑产生,或者浓硫酸能够使葡萄糖碳化,也会有碳生成,故选 C 考点:物质间的一步转化 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 CaO 中少量 CaCO3: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 B证明碳酸钠溶液中含氢氧化钠:加过量氯化钙溶液后加酚酞,观察是否变红 C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已收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到集气瓶底部,观察木条是否立刻剧烈燃烧 D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取少量样品,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除去 CaO 中少量 CaCO3: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加入稀盐酸后,氧化钙也会被反应掉了, B证明碳酸钠溶液中含氢氧化钠:加过量氯化钙溶液后加
9、酚酞,观察是否变红,做法是正确的,加入氯化钙后溶液就是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如果存在氢氧化钠,那么溶液应该呈碱性,所以酚酞会变红,C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已收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立刻复燃, D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应该用的是 pH试纸,而不是指示剂,故选 C 考点:物质的除杂与提纯 质量法是化学实验中测定物质组成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现有 11 g气体,经测含碳元素 3g,其余都是氧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可能是 CO2和 O2的混合物 B气体可能是 CO和 CO2的混合物 C气体组成有 4种情况 D若气体由三物质组成,则三物质质量比可能是 7:3:4 答案: D 试题分
10、析:现有 11 g气体,经测含碳元素 3g,其余都 是氧元素, A气体如果是 CO2和 O2的混合物,那么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8g,二氧化碳质量就为 11g,所以就不存在氧气了, B中如果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假设全部是一氧化碳,则氧元素质量为 4g,全部是二氧化碳,氧元素质量为 8g,所以氧元素最大是 8g,但又一氧化碳是氧元素的质量就会小于 8g,所以不可能C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气体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以及氧气,可能有三种情况, 1、二氧化碳, 2、一氧化碳和氧气, 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D若气体由三物质组成,则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其中一氧 化碳和氧气质量
11、比一定是 7:4,二氧化碳碳可以是任意数,故选 D 考点:质量法,极限计算 (6分 )下图是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60 时 B的溶解度为 ; 10 时 A、 B、 C三固体溶解度由大到小次序是 ; P点是 70 时 A的 溶液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 70 A的饱和溶液 150g降温至 60 ,析出晶体 g; 室温下将盛有 C的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再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并搅拌, 试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当 A中混有少量 B时,可用 方法提纯 A。 答案:) 30g (不写单位克的不给分 ) CBA
12、 不饱和 20 液体变浑浊(或出现沉淀) 降温 (或冷却 )结晶 试题分析: 60 时 B的溶解度为 30g,注意溶解度的单位为 g, 10 时 A、 B、C三固体溶解度由大到小次序是 CBA, P点是 70 时 A的不饱和溶液, P点是A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70 A的饱和溶液 150g,含有溶质为 50g,降温至 60 ,溶解度为 30g,所以会析出 20g晶体,室温下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再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并搅拌,相当于升高 C饱和溶液的温度, C的溶解度会减少,所以会有 C 的晶体析出,当 A 中混有少量 B时,可用降温 (
13、或冷却 )结晶的方法得到 A。 考点: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金坛是我国著名的绿茶产地, “金坛青峰 ”“金坛雀舌 ”等众多品牌的绿茶香飘四海。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 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茶氨酸由 C、 H、 O、 N 四种原子构成 B茶氨酸由 C、 H、 O、 N 四种元素组成 C茶氨酸中氢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D茶氨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应该是茶氨酸由 C、 H、 O、 N 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茶氨酸由 C、 H、 O、 N 四种元素组成说法是
14、正确的, C茶氨酸中氢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142=1:2,所以也是正确的, D茶氨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因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然后一共有 7个,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大的,故选 A 考点:物质的组成,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 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 象 解 释 A 冰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汽油洗涤油污 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C 硫酸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 H+和 SO42- D 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 分子本身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冰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得快 ,说明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的速率越
15、大, B汽油洗涤油污 ,利用的是汽油能够将油污溶解 ,是一个溶解的过程 ,而不是乳化的过程, C硫酸溶液能导电 ,是因为在硫酸的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D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 ,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形成了新的分子 ,即分子分成原子 ,原子从新结合成分子,故选 B 考点:分子的运动,乳化和溶解,溶液的导电,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改变 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A汞 水银 B乙醇 酒精 C碳酸氢钠 纯碱 D氢氧化钠 烧碱 答案: C 试题分析:要能记住常见物质的化学名称和其对应的俗名, A中汞通常叫做水银,要注意水银不是银,指的是汞
16、,乙醇又叫酒精,是一种有机物,所属物质类别是醇类, C中碳酸氢钠俗名是小苏打,纯碱指的是碳酸钠, D中氢氧化钠又叫烧碱、火碱、苛性钠,故选 C 考点: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后褪色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点燃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纸气味 D米汤中滴加碘酒呈红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后褪色,说法正确,因为高锰酸钾能够和二氧化硫反应,所以反应后紫色会退去,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而不是固体, C点燃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因为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 D米汤中存在淀粉,淀粉遇
17、到碘,会变蓝色,而不是红色,故选 C 考点:实验现象的描述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 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称量 NaCl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取用液体药品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取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应该用火柴来点燃,B托盘天平在称量的时候,应该是左物右码,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不能试管内壁接触,要保持竖直,悬空, D取用药品的时候,有几点要注意的, 1、瓶塞应该倒置, 2、标签应该朝向手心, 3、试管口和试剂瓶口应该靠在一起,故选 D 考点:基础的实验操作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 “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Ca2+:一个钙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 B
18、 SO2:二氧化硫含 2个氧原子 C 2HCl: 2个氯化氢分子 D :氧化锌中锌元素化合价为 +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a2+:一个钙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 ,说法是正确的, 2表示的就是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B SO2:二氧化硫含 2个氧原子,说法错误,因为是分子中含有原子,所以应该说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 2个氧原子, C 2HCl: 2个氯化氢分子,化学式前面加上数字,只能表示围观含义,所以表示的 2个氯化氢分子, D D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的含义,表示的是对应元素的化合价,:氧 化锌中锌元素化合价为 +2,说法是正确的,故选 B 考点: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
19、铬酸钠( Na2CrO4),其中 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价 B +2价 C +4价 D +6价 答案: D 试题分析:重铬酸钠的化学式为 Na2CrO4,根据化学式,求元素的化合价,利用的是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同时钠元素为 +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还要注意的就是,所含的原子的个数,此物质中有两个钠原子核 4个氧原子,所以通过计算,可以确定 Cr元素的化合价为 +6价,故选 D 考点:求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菜刀用后洗净擦干 B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坐公交车代替开私家车 D管道天然气泄漏,打开电灯检查 答案: D 试题分析
20、: A菜刀用后洗净擦干,可以有效的反正钢铁的生锈,做法是合理的, B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仅可以吸附气味,也能吸附颜色, C坐公交车代替开私家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D管道天然气泄漏,不能打开电灯检查,否则会造成爆炸,故选 D 考点:化学与生活 张贴明显的安全标志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下列属于垃圾箱张贴的标志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是节约用水的标志,通常贴在水龙头的旁边 B节能减排的标志,通过是一些产品上的标签,比如空调,冰箱等,说明能耗较低, C可回收利用的标志,通常贴在垃圾箱上,表示此类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21、D严禁烟火的标志,通常张贴在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的矿井中,故选 C 考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标志 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A缺钙会引起侏儒症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 疾病 C缺铁钴易得贫血症 D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缺钙会引起佝偻病,缺少钙元素,骨骼发育不完全,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是甲状腺肿大,碘过量是甲状腺机能亢进, C缺铁钴易得贫血症,如缺铁性的贫血, D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所以锌是一种智慧元素,特别是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有关系,故选 A 考点:人体健康与某些元素之间的关系 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省 金坛市 初三 教学情况 调研 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