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天津宝坻区何仉中学分校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天津宝坻区何仉中学分校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天津宝坻区何仉中学分校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天津宝坻区何仉中学分校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帝国主义的炮声 ”指的是哪一帝国主义国家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 1840 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并签订了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某革命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淮海战役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答案:
2、C 试题分析:本题考学生对一战过程的识记。 ABD都是二战中的著名战役, C项凡尔登战役因其惨烈程度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 ”,它标志着德国由进攻转为防御,是一战的转折点。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北伐战争 右图是发生在 20世纪 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红军长征胜利 C南昌起义 D湘赣边秋收起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题目中的时间, 20 世纪 20 年代,长征胜利结束时 1936 年,排除; AC两项主要领导人为毛泽东,也不符合题意,
3、排除;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06年 10月,一学校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周年图片展,搜集到了下面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长征的过程。 1934年 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 穿过四道封锁线 召开遵义会议 四度赤水 渡过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爬雪山 过草地 到达陕北吴起镇 1936 年 10月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红军不怕远征难 毛泽东曾写到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
4、马 ,惟我彭大将军。 ”抗战期间,在 “彭大将军 ”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渡江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诗中可知, “彭大将军 ”指的是彭德怀,在抗日战争中,由彭德怀指挥的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1940年 8月的百团大战。 A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 C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D项属于解放战争期间。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血肉筑长城 右图是原国民党政府总统办公室的一张日历。日历上的显示的时间应是公元哪一年? A 1938年 B 1948年 C 1949年 D 1950年 答
5、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渡江战役的时间。渡江战役从 1949年 4月 21日到 23日,解放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延续了 22年的反动统治。日历上显示的时间,正是渡江战役胜利的时间。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略大决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苦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这首著名七律所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诗中 “过大江 ”可知, 1949年 4月,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短短几天,渡过长江天险,
6、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解放南京,也标志着国民党 22年反动统治的终结。 ABC三项是战略决战中的三大战役。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略大决战 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中华民国成立 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 蒋家王朝覆灭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洋务派所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江南制造总局是规模最大的一个,由李鸿章在上海创立。排除此项,可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战略大决战 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的乡下来到上海,他为眼前崭新的社
7、会风俗感到奇怪。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埔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 “洋油 ”和 “洋布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认识。从题目中可知, 1915年是在辛亥革命发生之后,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但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还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 D项是在辛亥革命后不可能看到的。其中欧元更是在 1999年才出现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经济和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的变化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
8、为一前一个 “天安门 ”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平和平解放 D开国大典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 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于北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读图: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兴起于 1915年,其标志就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和
9、北京大学一起都成为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面哪一个人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题目可以看出,题意应指推翻帝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 C项,孙中山为辛亥革命的领导人。 A项错误,其隶属于封建统治阶级; BC提倡的是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不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
10、史。 ”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洋务运动破产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圆明园废墟,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曾侵入过北京城,结合所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掠走大量珍宝,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大将筹边 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诗中的 “大将 ”指的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邓世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史
11、实的了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1875年左宗棠出兵新疆, 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新疆的广大地区。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收复新疆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最可能是写给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黄海海战的过程。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以身殉国。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在北京城中有副对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其中 “割地 ”有: 香港岛 台湾岛 澎湖列岛 库页岛 A B C D 答案: B 试
12、题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 战争 右图是 1900年 8月,外国军队在北京紫禁城内举行阅兵的照片。照片中耀武扬威的军队是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日本军队 D八国联军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时间 1900年,据所学可知,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第二次攻入北京城,故选 D项。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也曾侵入过北京城,但时间是 1860年,与题目不符。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
13、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这一论述属于哪个派别的主张: A洋务派 B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顽固派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题目可知,这个派别主张学习外国器物,结合所学故选 A项。BC都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D项则是顽固保守,不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梁启超说: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下列事件或事物中与中国近代第二期运动相关的是哪一个? A公车上书 B京师同文馆 C孔乙己 D黄埔军校 答案: A 试
14、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机器上不足,兴起了洋务运动;制度上不足,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上不足,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B项是洋务运动的成就, C项是新文化运动鲁迅的著作, D项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后的成就。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 下列人物与事件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A李大钊 江南制造总局 B孙中山 指挥武昌起义 C严 复 发起公车上书 D张 謇 创办大生纱厂 答案: D 试题分析: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孙中山并没有直接的指挥领导武昌起义,发起公车上书的是以康、梁为首的知识分子,张謇是晚清状元,但他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
15、厂。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经济和社会生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综合题 中日关系: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之间的关系说不尽也道不明 材料一:铁证如山的历史照片,抹不去的民族伤痕。 材料二:自 1986 年以来 , 已有多名日本在职的内阁大臣公开否认日本的侵略史实。例如 1994年 5月 , 羽田内阁的法务 大臣永野茂门在就职不到一个月便公开说 :“南京事件纯属捏造 ”。 材料三:钓鱼岛撞船事件后首次中日首脑正式会晤 “胡菅会 ”11月 13日终于在横滨匆匆登场。会晤失去了往日的亲热和笑容,而略显拘谨和勉强,但这也正是目前中日关系的一个真实写照。 阅读材料,请回答 (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天津 宝坻区 中学 分校 年级 上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