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第二轮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第二轮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第二轮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第二轮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打破砂锅 B矿石炼铁 C水果腐烂 D饭菜变馊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打破砂锅,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矿石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将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的过程 ,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水果腐烂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饭菜变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自然界有一种含镁矿石
2、,其化学组成可表示为 xMgCO3 yMg(OH)2( x、 y 为正整数) 。取两份等质量的样品,一份加过量盐酸生成气体 8 8g;另一份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固体 MgO 的质量为 10g( MgCO3 MgO+CO2; Mg(OH)2 MgO+H2O) 。下列 x, y 的关系正确的是 A x y=4 1 B x y =1 4 C x y=1 1 D x y=2 1 答案: A 试题分析:取两份等 质量的样品,一份加过量盐酸生成气体,根据化学反应:MgCO3+2HCl=MgCl2+H2O+CO2中 MgCO3和 CO2的质量关系,要生成气体8 8g,的质量为 16 8g,同时另一份加热至完全
3、分解得到固体 MgO(来自两部分: MgCO3和 Mg(OH)2加热都会分解产生 MgO)的质量为 10g ,先算出16 8g MgCO3分解得到 MgO的质量,根据化学反应 MgCO3 MgO+CO2,可求出 MgO的质量为 8g,则化学反应: Mg(OH)2 MgO+H2O分解得到的 MgO质量=10g-8g=2g,在根据方程式中 Mg(OH)2和 MgO的质量关系,可求出 Mg(OH)2的质量为 2 9g,所以 x: y=16 8g/84: 2 9g/58=4: 1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将一定量的某种金属 M 放入稀硫酸、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
4、气泡产生。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M排在 H 的前面 B滤液中一定不含硫酸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 D加入的金属 M可能是单质锌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不管 M是否与硫酸亚铁发生了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M一定排在 H 的前面,正确, B、因为滤渣中有金属 M或铁,所以滤液中一定不含硫酸,正确, C、金属 M有可能排在 H前面,铁的后面,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 M,也可能含有铁,错误, D、加入的金属 M可能是单质锌,正确,故选 C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已知粉末 X 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取三等份该粉末,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氯
5、化钙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固体粉末 X 是 A CuO B Fe C Ba(OH)2 D Na2CO3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粉末 X中加入稀硫酸,固体溶解,产生气体,则排除 A、 CuO和C、 Ba(OH)2,可能是 Fe或 Na2CO3,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以判断是 Na2CO3,故选 D 考点: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为了除去 CaCl2溶液中的盐酸杂质,可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B用碳酸钠溶液鉴别 BaCl2、 HCl、 NaCl 三瓶无色溶液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 O2 D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6、 NaCl 溶液中的 CuCl2杂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为了除去 CaCl2溶液中的盐酸杂质,可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碳酸钙粉末能与盐酸反应,从而将盐酸除去,正确, B、用碳酸钠溶液鉴别 BaCl2、 HCl、 NaCl 三瓶无色溶液,碳酸钠溶液与 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与 HCl反应,有气泡产生,与 NaCl不反应,正确,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 O2,氧气能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 D、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CuCl2杂质,由于加入的是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所以会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错误,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鉴别和除
7、杂 下图是对水消毒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D生成物中有一种是氧化物 2 1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微观示意图,水消毒的化学反应: Cl2+H2O=HClO+HCl,A、反应中,只有 Cl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正确, B、该反应后两种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而不是 2: 1,错误, D、生成物是 HClO和 HCl,没有一种是氧化物,错误,故选 D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图,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的概念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既可以增加肥效,又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木炭、铁丝均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氯化铵与熟石灰会发生反应产生氨气,所以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错误, 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比如: NH4NO3,正确, C、木炭、铁丝均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错误, D、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比如:氧气和臭氧,错误,故选 B 考点:铵态氮肥的性质,元素的化合
9、价,氧气的助燃性,单质的概念 现在我市正在积极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活动。下列行为中,与创卫活动不相符的是 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B严禁焚烧秸秆,降低空气中 PM2 5 的浓度 C出行多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D推广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一次性木筷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正确, B、严禁焚烧秸秆,降低空气中 PM2 5 的浓度,正确, C、出行多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可以减少汽油的燃烧,从而减少空气污染,正确, D、推广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一次性木筷的话,会造成燃料和木材的浪费,与创卫活动不相符,错误,故选 D 考点:化学与污染 在日
10、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霉变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素,可蒸煮后食用 B及时擦干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可防止自行车生锈 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D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进行呼救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霉变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素,即使在高温的时候也不会破坏它的结构,所以蒸煮后仍不能食用,错误, B、防止铁生锈的原理:隔绝氧气和水分,所以及时擦干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可防止自行车生锈,正确, C、微量元素摄入过量或不足。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错误, D、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加快空气流通,是火势更大,错误,故选
11、 B 考点:化学与生活 下列对相关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带负电荷 B易形成 阳离子 C核内有 10个质子 D非金属元素原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质子数 8电子数 10,显负电,是阴离子,正确, B、最外层电子数为 2 4,容易失去,形成阳离子,正确, C、结构示意图中核内有 11个质子,错误, D、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4,正确,故选 C 考点: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实验室中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量筒不仅用来量取液体,还用作反应容器 B实验室制得氧气用玻璃片盖上瓶口倒立于桌面上 C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下后上 D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抹布擦拭干净,
12、再涂上稀盐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量筒用来定量量取液体体积,不可用作反应容器,错误,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实验室制得氧气用玻璃片盖上瓶口正立于桌面上,错误, C、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下后上,正确, D、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仪器,基本操作,实验事故的处理 填空题 ( 7 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小明同学欲用它们完成以下的探究实验。 ( 1)小明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用 E 装置而不用 D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若用 F 装置来收
13、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 “a”或 “b”之一) 。 C 装置通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 2)小明在实验室探究盐酸化学性质时,将碳酸钠溶液倒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为了解两种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小明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有两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猜想 1:溶质为 NaCl 和 Na2CO3 猜想 2:溶质为 NaCl 和 HCl 猜想 3:溶质为 ; 小明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用两种方法验证了猜想 2 成立,填写下表: 你认为方法二是否正确: (填 “正确 ”或 “不正确 ”
14、),你的理由是 。 答案:( 1)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a NaHCO3+HClNaCl+H2O+CO2 ( 2) NaCl(或氯化钠) 气泡 不正确 NaCl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盐酸 试题分析:( 1)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气体 的密度和溶解性,所以用 E装置而不用 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 F 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a端进入 C 装置通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 2) 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山东省 济南市 中区 中考 二轮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