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福州琅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福州琅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福州琅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福州琅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 B牛顿 C伽利略 D焦耳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对初中物理中几位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认识写出答案: A、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B、牛顿发现了运动三大定律; C、伽利略用实验证实了日心说; D、焦耳得出了焦耳定律 故选 A 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 点评:学生要想解决此题需要对科学家牛顿、焦耳、伽利略、帕斯卡和托里拆利等科学家的贡献有所了解和掌握 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 F1,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木板的一小部
2、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 F、压强 p和它受到的摩擦力 f的变化情况是 A F、 p不变, f变小 B F、 f不变, p变大 C F变小, p、 f变大 D F、 f不变, p变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 F不变, ,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 p变大;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摩擦力 f不变 故选 B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大小的比较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关键是会分析向
3、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如图,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这时木箱受到推力和摩擦力间的关系是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大于摩擦力 C推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D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所以大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并且方向相反 故选 C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暗含的条件,大木箱桌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受力平衡经常地错误认识推不动是由于推力小于摩擦力,没有把握住题目
4、的关键所在 图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压强与它所处深度的关系 ”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图象反应的是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是正比例函数图象,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符合题意,故 B正确, ACD都错 故选 B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点评:会从提供的图象中搜集信息,结合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大小关系分析 如图,小丽撑一把伞在雨中行走,当一阵大风吹来,她觉得有一股 “吸力 ”作用在伞面上,让她拿不稳伞。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伞面被向下 “吸 ” B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大于下方,伞面被向下 “吸 ” C伞上方的空
5、气流速大于下方,伞面被向 上 “吸 ” D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大于下方,伞面被向上 “吸 ” 答案: C 试题分析: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伞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 因为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伞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伞面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伞被向上 “吸 ” 由上述可知选项 A、 B、 D的说法都不正确 故选 C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看准伞面向哪弯曲,找出伞的上下方的空气流速特点 下列事例中,物体受力平衡的是 A沿着水平路面加速行驶的汽车 B从斜坡上匀速下行的车辆 C从
6、空中竖直下落的苹果 D绕着环形跑道匀速跑动的运动员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那么这时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牌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据此判断: A沿着水平路面加速行驶的汽车,速度在改变,不是平衡状态,受力不平衡,不符合题意; B从斜坡上匀速下行的车辆,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符合题意; C从空中竖直下落的苹果,在速度会越来越快,不是平衡状态,受力不平衡,不符合题意; D绕着环形跑道匀速跑动的运动员,方向在不断改变,不是平衡状态,受力不平衡,不符合题意; 考点:平衡力与平衡状态 点评:二力平衡的辨别关键就是抓住平衡的四个条件和根据物体运动状态进行判断。
7、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B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C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一定不改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 1)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 A选项是错误的; ( 2)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故 B选项说法是错误的; (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故C选项错误、 D选项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 D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
8、及力与运动的关系,学生易错在 B选项上,注意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以下关于交通安全的提示中主要考虑摩擦力因素的是 A限速行驶,保持车距 B乘坐车辆时,请系好安全带 C雨天路滑,小心驾驶 D一慢二看三 通过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限速行驶,保持车距,是减小由于紧急刹车时惯性造成的危害,不符合题意; B、系好安全带,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雨天路滑,驾驶员小心驾驶,下雨天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变小刹车距离变大此选项符合题意; D、一慢二看三通过是交通安全必备的常识,与摩擦力没有关系,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摩擦力的种类;惯性; 点评:雨后路面湿滑,刹车距离变
9、大,相同情况汽车不易停止,因此应小心驾驶,是与摩擦力有关的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平衡力是 A茶杯受到的 重力和茶杯对地球的吸引力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茶杯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茶杯的吸引力,它和茶杯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D
10、、茶杯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竖直向上,受力物体都是茶杯,两个力大小都等于茶杯的重力大小,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故选 D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点评: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要从平衡力的四个条件逐条分析,有一个条件不符合,两个力也不是平衡力 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刀刃做得很锋利 B书包带做得较宽 C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D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轮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刀刃做的很薄,即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符合题意 B、书包带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背起来舒服些,不符合题意 C、坦克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
11、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D、大型的平板车装有很多的轮子,即在压力不变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知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利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注意增大压强、增大摩擦方法的区别 小明用桨向后划水,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桨 B船 C小明 D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也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就是船前进的动力,故使船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 故选 D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点评:此类题目考查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
12、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B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 D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B、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是增大摩擦使自行车容易停住或减速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 D、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13、 点评: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能利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的问题 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河水往 低处流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用吸管吸饮料 D河堤的下部分比上部分要造得宽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河水往低处流是重力作用的结果,与大气压无关,不符合题意;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人的推力把把药水推进肌肉中,与大气压无关故本项不符合题意 C、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符合题意 D、河堤的下部分比上部分要造得宽大是符合了液体压强的规律特征,与大气压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
14、选 C。 考点:大气压的现象。 点评:此题审题一定要仔细利用大气压的共性:无论物体是压还是吸,都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移动的分析时不要说成 “被吸上来 ”,而是 “被外界的大气压压上来 ”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 下列实例中,属于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A抖落雨具上的雨水 B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上安全带 C跳远时,先助跑再起跳 D锤子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石头上撞击几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抖落雨具时,雨滴由于惯性作用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从而脱离雨具,是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不 符合题意; B、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被撞伤,属于防止惯
15、性的不利影响,符合题意; 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是利用惯性的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是惯性的有利影响,不符合题意; D、锤头松动时,撞击锤柄是为了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从而使锤头套紧,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几种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惯性在生活中 “无处不在 ”,正确利用和防止惯性才能更好的为生产生活服务 实验题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 12所示的位置。 (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 2)水平面越光
16、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 运动; ( 3)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 。 答案:( 1)速度;( 2)远;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 试题分析:(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当小 车到达水平面时,使小车的速度相同; 故答案:为:速度 (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小,由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可以推理,当小车不受摩擦力力,小车运动的距离无限远,即: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远;匀速直线 ( 3)由这个实验现象,加上科学的推理得出
17、的物理规律是:牛顿第一定律 故答案:为:牛顿第一定律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 点评:本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考查了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推理;仔细观察,找出实验条件及实验现象的异同、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小林同学做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如图所示。 ( 1)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 _ 直线运动。 ( 2)比较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以初步分析得出:接触面 相同时,压力越 _ ,滑动摩擦力越大。 ( 3)小林发现拉动弹簧测力计不好操作。他设想采用 “固定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板或毛巾 ”的方案来测量摩擦力。他的想
18、法 (选填 “可行 ”或 “不可行 ”)。 答案:( 1)匀速;( 2)粗糙程度;大;( 3)可行 试题分析:(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当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 2)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所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甲丙两图压力相同,接触面越粗糙,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所以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 3)通过巧妙的设计,可以实现:固定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板或毛巾,从而 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更稳定。 故答案:为:( 1)匀速 .;( 2
19、)粗糙程度;大;( 3)可行。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点评:掌握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实验小组探究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物体 质量 m/kg 重力 G/N 物体 1 0.5 4.9 物体 2 1 9.8 物体 3 2 19.5 ( 1)实验中,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 G与物体质量 m的比值为 。 (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 答案:( 1)天平;弹簧测力计;( 2) 9.8N/kg;( 3)物体所受的
20、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试题分析:( 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 2)平均值为:( 3)从表中的数据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不变,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 1)天平;弹簧测力计;( 2) 9. N/kg 8;( 3)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考点: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点评:掌握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根据实验要求,会选择实验器材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质量。当天平平衡时,
21、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4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 g。 (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他利用了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分析他的测量过程可知:矿石的体积是 cm3。 ( 3)由此测出矿石的密度是 kg/m3。 ( 4)小明图 15中从 A到 B的操作使得矿石密度的测量值比它的真实值 (选填 “偏大 ”或 “偏小 ”) 。 答案:( 1) 175.6;( 2) 70;( 3) 2.51;( 4)偏小 试题分析:( 1)图中所示,游码的分度值是 0.2g,矿石的质量为; ( 2)矿石从烧杯中取出后,补充的水的体积就是矿石的体积,而补充的水的体积又是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因此,矿石的体积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 福州 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