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A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十堰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D南极洲终年严寒 答案: A 试题分析: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着的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A为天气, BCD表示气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天气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天气的两个特点: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 不同时刻,同一地方的天气也可能不相同。卫星云图的颜色与天气: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蓝色绿色
2、区域都为晴天;白色是云雨区,白色愈白云层愈厚,降雨的概率越大。风向和风力与风向标: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用风级表示,有 1 12级风 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即大头吹小头 风尾在风杆的右侧。天气预报:预报阴晴、风雨、气温等。天气符号。空气质量:了解空气质量的内容;明白空气质量的意义;认 识空气质量的指数、级别及状况等。 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缓,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A “一天 ”(一个昼夜)时间变长 B北半球的冬季变长 C地球上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产生 D地球上受阳光直射的范围变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缓,自转周期变长,而 BCD都为地球公转产生的。
3、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北半球的春季是 3 5月,夏季是 6 8月,秋季是 9 11月,冬季是 12 2月。南半球月份不变,季节相反。地球上的五带。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刻的早迟、昼夜长短及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影子。 有关下边等高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村在 b村的西南方 B c、 d两条小河画得都正确 C e处用水方便,宜建造纸厂 D从 a村到 b村规划的 “村村通 ”公路不应走直线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指向标定向法, a村在 b村的正南方, c处等高线向高处凸,为河谷,有可能发育有河流,而 d处为山脊
4、, e处用水方便,不宜建造纸厂,否则会污染水源,从 a村到 b村规划的 “村村通 ”公路不应走 直线,理由为坡度大。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海拔 (绝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 (即等高距、高差、相对高度 )相等。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只能是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示丘
5、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 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稀疏处坡度缓,密集处坡度大。等高线与山地和盆地: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洼地 )。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顶,中间等高线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与陡崖: 2条或 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就是陡崖。 对不同地区聚落景观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东南亚的高架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主要受炎热少雨气候的 影响 B西亚村庄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是受极地寒
6、冷大风天气的影响 C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时充分利用了当地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很强的特点 D因纽特人的冰屋主要分布在非洲高山地区,主要是受海拔高的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东南亚的高架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主要受炎热多雨气候的影响,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西亚村庄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是受热带沙漠气候,炎热,昼夜温差大的影响,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时充分利用了当地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很强的特点,因纽特人的冰屋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严寒地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聚落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聚落的两种形式:乡村和城市;世界上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
7、人住在城市。聚落的作用: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 场所。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等,分别从事着农耕、放牧、养鱼和林业。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大多在地势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环境。东南亚的高架屋:适应全年炎热多雨的湿热气候;西亚村庄的住房墙厚窗小:适应热带沙漠地区炎热的气候;因纽特人的冰屋:适应北极地区寒冷的气候;黄土高原的窑洞:适应黄土的性质和冬冷夏热、降水较少的温带气候。 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面积较大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南美洲 D荒漠、极地、高山
8、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近海平原地区,面积较大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最大的平原为亚马孙平原,但由于地处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少,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非洲,荒漠、极地、高山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口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去死亡率;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总人口 总面积 (人 /km2);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速度越来越快。世界各 大洲中非洲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发展中国家快,发达国家慢。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亚洲东部
9、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近海平原地区,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等;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过多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饥饿贫困。人口增长缓慢或出现负增长带来的问题: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等。解决 人口增长过快的办法:人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口由乡村向城市流动的原因有:就业机会较多,教育条件好,生活条件好,发展机会多等等。
10、人口城市化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住房、环境等等。 安第斯山脉是由于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成 B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而成 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而成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安第斯山脉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成,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导致地中海缩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板块运动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壳的板块结构: (1)六大板块:名称、位置、范围、背图 (2)大部分板块与大陆、大洲、大洋的范围一致。注意:亚欧大陆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不在亚洲板块上而在印度洋板块上;亚欧大陆的东北角不在亚欧大陆而在美洲板块上,只有太平洋板块
11、为唯一的大洋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比较活跃,世界上两大地震带: 太平洋沿岸地带; 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一线; 应用: 红海不断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运动; 地中海在不断缩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运动;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的不断升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运动; 日本、台湾多地震: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运动; 太平洋不断缩小:太平洋板块的周边板块向其作碰撞挤压运动 人类活动排放的气体中 ,导致臭氧层破坏的是 A二氧化碳 B氟氯化合物 C碳氢化合物 D二氧化硫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类活动排放的气体中 ,导致臭氧层破坏的是氟氯化合物,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
12、候变暖。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气候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出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世界的雨极在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的干极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 分布在 40o60 o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 候 答案: A 试题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 400 600之间的大陆西岸,欧洲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北省 十堰市 九年级 上学 期期 调研 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