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浙江省湖州八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度浙江省湖州八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度浙江省湖州八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浙江省湖州八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紫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医院里和食品加工厂以及一些公共场合经常利用紫外线进行杀菌 B紫外线对人体没有好处 C利用紫外线摄像头可以在没有可见光的情况下摄影 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可以用来杀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符合题意 B、紫外线可以有助于合成维生素 D不符合题意 C、紫外线有一定穿透力,并且能使底片感光,符合题意 D、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但不所有光源都含紫外线,不
2、合题意 故选 AC 考点:紫外线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紫外线的作用和特点,是一道基础题 岳阳山清水秀,文化底蕴丰厚,以下描绘能说明分子在作无规则运动的是 A洞庭湖,湖面波光闪烁 B君山竹,竹中泪痕斑斑 C毛尖茶,茶香阵阵扑鼻 D南湖美,美景流连往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湖面波光闪烁,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君山竹,竹中泪痕斑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茶香阵阵扑鼻,这是醋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D、南湖美,美景流连往返,表明景色美丽,与分子运动无关 故选 C。 考点:扩散现象 点评:这样的题目对学生的知识点要求比较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四个
3、选项逐一排查、分析后,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这也是中考的常见题型,难度不大,但是考查的知识面广泛 如图所示的电路, R1的阻值是 R2的一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由断开变为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 A变为原来的 2倍 B保持不变 C变为原来的 倍 D变为原来的 倍 答案: D 试题分析:并联电路中电阻与电流成反比,即 ; 开关 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1,可看作 2A, 开关 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可看作 ;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 ,即 A B C 选项不正确 故选择: D。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阻的并联 点评:会分辨串并联电路,会运用并联电路中
4、电阻与电流的关系解决问题 图所示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电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以下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至 74 时, L1 亮灯报警 B温度升高至 74 时, L2 亮灯报警 C温度升高至 78 时, L1 亮灯报警 D温度升高至 78 时, L2 亮灯报警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图可知:金属丝下端所指的示数为: ;当温度升高到 78 ,水银温度计顶端封入的一段金属丝就和水银相接,接通电路,电磁铁有了磁性,把衔铁吸引下来, L2亮,报警 故选 D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读数方
5、法,以及电磁继电器的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滑轮或 滑轮组匀速拉动,拉力分别为 F 甲 、 F 乙 、 F 丙 ,不计滑轮与轴及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 F 甲 F 乙 F 丙 B F 甲 F 乙 = F 丙 C F 甲 F 乙 F 丙 D F 甲 =F 乙 F 丙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地面的粗糙程度,所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变,摩擦力等于绳子作用在物体的力,甲是定滑轮,摩擦力等于拉力,乙动滑轮上有 2段绳子,摩擦力是拉力的 2倍,丙动滑轮上有 3段绳子,摩擦力是拉力的 3倍 甲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乙的拉
6、力等于摩擦力的一半,丙的拉力等于摩擦力的 , 所以 F 甲 F 乙 F 丙 故选 C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特点,重点是会分析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还要知道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光只要在同一 均匀介质中就沿直线传播,并不只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7、,也不是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对于不均匀的介质,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其传播方向也有可能发生改变; 故选 D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传播的条件和特点,即要求同学们对此应熟练掌握 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 A电风扇吹来的风降低了人周围空气的温度 B电风扇吹来的是凉风 C吹风加快了汗水的蒸发,蒸发有致冷作用 D电风扇有致冷效果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风扇吹出的风加快了身上的空气流速,从而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时会从身上吸收热量,故有制冷作用; 故选 C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蒸发及其现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
8、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要使水的沸点高于 100 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 A加强火力 B延长加热时间 C加密闭的盖子 D移往高处加热 答案: C 试题分析: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气压减小,沸点降低要使水的沸点高于 100 ,需增大气压 而移到高处加热是减小气压; 加大火力和延长加热时间与气压无关,只有加密闭的盖子是增大气压 故选 C。 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菜市场里,有些卖肉的商贩在肉摊的上方亮一盏红灯,其目的是( ) A杀菌消毒 B防止蚊、蝇叮肉 C醒目,吸引顾客 D使肉看起来新鲜些
9、答案: D 试题分析:红色灯能发出红色光,红光照在猪肉上,被猪肉反射,使猪肉呈现红色看起来更新鲜, 红光不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没有防止蚊蝇叮肉的作用,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 物体的颜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决定物体颜色因素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说法中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是( ) A先称出 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把 1粒米放在一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 1粒米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D先称出 2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依据分析,可以算出一粒米质量,故 A正确; B、用天平测质量,是分辨不出杯子的质量与杯
10、子加一粒米质量的差别的,故 B不正确; C、一粒米质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故 C不正确; D、虽然也能够测量出米的质量但是由于 20粒米的质量太小,会导致测量时的误差太大,故 D不正确; 故选 A 考点: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 点评:当被测物理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时,我们常采用测多算少的办法,即累积法例如测一张纸的百度、细钢丝的直径、一枚大头针的质量,都可以用到这种方法 填空题 近视眼是因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之 (选填 “前 ”或 “后 ”)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可佩戴用 (选填 “凸 ”或 “凹 ”)透镜制成的眼镜。 答案:前 凹 试题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
11、晶状体太厚,物体成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佩戴凹透镜使像错后会聚在视网膜上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点评:正确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窄,会聚的光线提起会聚,平行光会聚成点,发散的光线变为平行光或会聚光线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宽,会聚的光线错后会聚,平行光线变得发散,发散的光线变得更散 如图所示,在 A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不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的力是_,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的最小力是 _,若作用力 F始终沿竖直方向则将杠杆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拉力 F将 (选填 “增大 ”、 “减小 ”或 “
12、不变 ”)。 答案: F1 F3 不变 试题分析:( 1)如图杠杆所受的阻力是物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其使杠杆顺时针转动,则动力应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由图可知 F1 使杠杆顺时针转动, F2、 F3、F4使杠杆逆时针转动,所以不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的力是 F1; ( 2) F2、 F3、 F4的力臂分别为 OD、 OB、 OC, 其中 OB最长, 又 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L=GL, F3最小 ( 3)若作用力 F始终沿竖直方向则将杠杆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所以拉力 F将不变。 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使用杠杆,当阻力
13、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找出最长的动力臂是本题的关键 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平面镜的作用是 _。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 ,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如果图中 h=40cm,则凸透镜焦距大于 cm 答 案: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漫反射; 20 试题分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 2f U f时,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 h=40cm,则凸透镜焦距大于20cm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用表面粗糙的白布做屏幕,能使射向屏幕的光发生漫反射,即使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
14、使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漫反射 点评:多媒体教室里,我们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这个过程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白色而粗 糙的屏幕、光的直线传播等等,我们要敢于提出问题,正确回答问题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好题 寒冬的清晨,在北方室内经常看到窗户玻璃上有美丽的 “冰花 ”,而在南方室内窗户的玻璃上有小水珠。前者是水蒸气 而成,后者是水蒸气 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凝华 液化 试题分析: “冰花 ”出现在冬天,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 “水水珠 ”是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液化形成的液化要
15、放热。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液化现象 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凝华、液化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一只标有 “12V 6W”字样的电灯,当它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为 A,灯丝电阻为 ;若把它接在电压为 15V的电路中,应给它 联一个阻值为 的电阻,电灯才能正常发光 答案: .5; 24;串; 6 试题分析: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I= = =0.5A; 灯丝的电阻为 R=U/I=12V/0.5A=24 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所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 电阻两端电压为 U0=U-UL=15V-12V=3V 电阻阻值为 R0= = =6 考点: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16、欧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因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此题中的电阻还可以在得到灯泡电阻的前提下,列出方程 得到 如图所示,物体 A的长度为 _cm;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 “飞过 ”,是以 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 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 _km h; 答案: .40, 自行车, 18 试题分析: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物体的长度为 L=3.40cm; 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以自行车为 参照物时,自行车上的他与路边的小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运动; 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为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度 浙江省 湖州 九年级 第二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