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天津市部分区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部分区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天津市部分区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1.下列结构或物质中,蓝藻不具有的是A. 核糖体 B. DNA C. 核膜 D. 细胞膜【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 细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详解】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A 正确;蓝藻细胞中含有DNA,B 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成
2、形的细胞核,C 错误;蓝藻细胞有细胞膜,D 正确。2.若将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 1 调节为图像 2,如下图所示,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向右移动装片B. 先转动粗准焦螺旋,再转动细准焦螺旋C. 转动转换器,换低倍物镜D. 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再转动细准焦螺旋【答案】D【解析】【分析】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 ,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 0.5-1 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详解】据图分析,甲图视野中的黑点偏向左方,根据显微镜呈倒置的虚像的原理,应该将装片向左移动,以将之移动到视野的中央,A 错误;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B 错误;乙图视野中黑点变大,说明乙图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因此应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进行观察,C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操作是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再转动细准焦螺旋,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成像的原理以及高倍镜
4、观察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图示甲中黑点的位置判断装片移动的方向,明确高倍镜下观察时千万不能动粗准焦螺旋。3.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其要点正确的是A. 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B.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C. 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细胞学说认为
5、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是没有说明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A 错误;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但是没有揭示生物的多样性,B 错误;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揭示了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 正确;细胞学说没有提到动植物细胞的区别,D 错误。4.“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最可能的原因是A. 碳元素是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B. 碳在活细胞中含量稳定3C. 组成生物大分子单体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D. 碳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答案】C【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有 C、H、O、N、P、S,其中氧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碳
6、元素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元素;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糖类、蛋白质和核酸,其中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详解】氧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A 错误;碳在活细胞中含量稳定,不是它为化学元素的原因,B 错误;生物大分子均含有碳元素,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因此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或最基本要素,C 正确;碳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无关,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和含量,明确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而不是碳元素,但碳元素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元素,因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5.下图表示二肽分子的结构,中表示肽键
7、、氨基、羧基的分别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多肽结构相关知识。【详解】肽键的正确写法是CONH或NHCO等、氨基的正确写法是NH 2,羧基的正确写法是COOH,因此应选 B。【点睛】深刻理解多肽的合成过程,准确识记相关化学基团的名称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各项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A. 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 B.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 D. 肽链的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4【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原因:(1)氨基酸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
8、万化。(2)肽链的原因: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详解】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A 错误;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都有关,BC 正确;肽链的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的结构不同,D 正确。7.下图表示的是构成某种核酸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此物质是构成多聚体 RNA 的单体B. 此物质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 DNAC. 此物质含有 C、H、O、N、P 元素D. 此物质是核糖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病毒有的是 DNA,有的是 RNA;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9、,核苷酸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据图分析,图示为核苷酸的结构式,其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因此其表示核糖核苷酸,是组成 RNA 的基本单位。【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为核糖核苷酸,是构成 RNA 的单体,AD 正确;该物质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是 RNA,B 错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 C、H、O、N、P,C 正确。58.下列有关 DNA 和 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A. 磷酸不同 B. 元素组成不同C. 组成的糖不同 D. 组成的碱基种类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组成 DNA 和 RNA 的磷酸是相同的,A 错误;组成 DNA 和 RNA 的元素都是C、H、O、N、P,B 错误;组成 D
10、NA 和 RNA 的五碳糖分别是脱氧核糖和核糖,C 正确;组成DNA 和 RNA 的碱基不完全相同,前者含有的碱基是 A、T、G、C,后者含有的碱基是A、U、G、C,D 错误。9.组成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A. 麦芽糖 B. 果糖 C. 葡萄糖 D. 核糖【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详解】麦芽糖是二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的,不是多糖
11、的基本单位,A 错误;果糖是单糖,可以与葡萄糖反应生成果糖,也不是多糖的基本单位,B 错误;葡萄糖是组成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C 正确;核糖是组成 RNA 的重要成分,不是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D 错误。10.关于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细胞中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 结合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C. 脂肪组织细胞中脂肪的含量远多于水D. 有的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酸碱平衡的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6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不同生物体、同一生物体的不同发育阶段含水量不同;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离子是某些复杂
12、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 Fe 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 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详解】在细胞中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A 错误;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B 错误;脂肪组织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 错误;有的无机盐如碳酸氢钠等具有维持细胞酸碱平衡的作用,D 正确。11.下图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是细胞膜、是细胞核 B. 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 是中心粒,只见于动物细胞中 D. 是核糖体【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是核糖体,是内质网,是细胞膜,是中心体,是线粒体,是高尔基体,是细胞核。【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
13、是细胞膜,是细胞核,A 正确;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 正确;是中心粒(或中心体) ,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C 错误;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进而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并根据各结构的功能分析答题。12.下列关于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7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
14、间的物质交流。【详解】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相对稳定的环境,A 正确;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膜,B 错误;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不是孤立的,它们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这种协调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C 正确;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D 正确。13.伞藻由“帽” 、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 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基部的细胞核有关B. 伞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和功
15、能上没有联系C. 本实验缺少对照,不能得出结论D. 伞帽形态结构的进程取决于细胞质【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帽型的假根上,长出帽型的伞帽;帽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型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型的伞帽,说明伞藻的形态是由假根中的细胞核控制的。【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基部的细胞核有关,A 正确;分析伞藻嫁接实验的题图实验可知,再生出的伞帽类型与细胞质无关而细胞核有关,无法判断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B 错误;该实验相互对照,可以得出结论,C 错误;伞帽形态结构的构建取决于细胞核,D 错误。14.下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8A
16、. 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 是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密切关系C.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 细胞膜结构中只有具有流动性【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是磷脂双分子层,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蛋白质,其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是磷脂双分子层,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 正确;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的识别有密切关系,B 正确;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有关,C 正确;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具有流动性,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膜的组成成
17、分以及流动镶嵌模型,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明确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15.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 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但仍能继续吸收 K+,表明 K+转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A. 被动运输 B. 主动运输 C. 协助扩散 D. 自由扩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 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表明 K+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的,是主动运输,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16.下图表示胃蛋白酶活性与温度、pH 之间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9A. 随着 pH 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B. 据图推断胃蛋白酶
18、的最适温度是 37左右C. 随着 pH 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D. 该胃蛋白酶最适 pH 是 3【答案】B【解析】【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 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 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由题图知,在最适 pH 前随着 pH 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超过最适温度后随pH 的升高,酶的活性降低,因此随着 pH 的升高,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AC 错误;据图可推断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 37,B 正确
19、;由题图知,在温度相同,pH 分别为2.0、2.5、3.0 的条件下,胃蛋白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不同,其中在 pH 为 2.5 时酶的催化反应速率最强,而 pH 在 2.0 或 3.0 时酶的催化反应速率均低于 pH 在 2.5 时,说明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为 2.5 左右,D 错误。17.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学反应,这一事实说明A. 酶具有专一性 B. 酶具有高效性C. 酶具有稳定性 D.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答案】A【解析】【分析】酶的催化作用特点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是由酶的活性部位的结构特点决定的。【详解】由题意可知,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
20、,不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说明酶的作10用具有专一性,故选 A。18.肌肉收缩的过程中,存在着如下图所示的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图中 A、B 代表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代表 ADP、B 代表 ATPB. “能量 1”来自呼吸作用C. 酶 1、酶 2 是同一种酶D. 肌肉收缩过程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能量 1”【答案】B【解析】【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 水解产生 ADP 和 Pi,并释放能量,因此图中 A 为 ATP,B 为 ADP。【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中 A 为 ATP,B 为 ADP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部分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