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六).doc
《2011届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六).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与答案(六) 选择题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铵、碳酸钠、氢氧化钡,将此固体粉末放入 足量水中溶解,除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外,出现的白色沉淀有部分溶于稀硝 酸。则原白色固体内 A一定含有硫酸铵、氢氧化钡、碳酸钠 B一定不含有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钡 C可能同时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 D可能只含有氢氧化钡和硫酸铵 答案: C 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干冰、醋酸 B氮气、氧气、空气 C水银、水、医用消毒酒精 D石墨、熟石灰、盐酸 答案: C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石灰
2、浆用于砌砖抹墙 C氢气用于制备金属材料 D石墨作干电池电极 答案: D 下图是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示意图。家用破铁锅、废铜线应投入的垃圾收集箱标志是 A B C D 答案: A 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钠原子变成钠离子的过程中质子数减少了 1个 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 D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 B木柴燃烧 C铁器生锈 D高粱酿酒 答案: A 下列图标中,表示 “禁止烟火 ”的是:答案: D 略 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
3、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钙 B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C该粉末一定是一种碱 D该粉末中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 答案: BD 如图所示,过氧化氢 (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答案: D 化学无处不在,用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酸雨的形成 C天然气管道泄漏,随时有爆炸的危险 D用肥皂水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泄漏 答案: B 对危险
4、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答案: D 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答案: B 兴趣小组成员小明想从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固体(锰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而成员小张却想从同样的固体剩余物中回收锰酸钾固体。若两位同学可供选择的操作有 溶解 蒸发 烘干 过滤 洗涤;则小张的实验操作要比小明的实验操作 A少一步 “ ”操作 B少一步 “ ”操作 C多一步 “ ”操作 D多一步 “ ”操作 答案: D 时,向一支盛有熟石灰的试
5、管内加入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 时的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 0.1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 答案: A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 X 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36g 水,则 X的质量至少为多少 A 16g B 32g C 48g D 12g 答案: A 根据氨碱法用食盐制纯碱的反应原理是: (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2NaHCO3 Na2CO3+CO2+H2O 下列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错误的是 A用食盐制纯碱需
6、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纯碱属于盐类物质 C因生成气体,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副产品氯化铵是一种氮肥 答案: C 多数食品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潮湿,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腐败。生产上多在食品中放入一小包 CaO 粉末,可使食品保持干燥。现已研究成功在食品中放入一小包铁粉(包裹在多孔泡沫中) ,铁粉吸收水分和氧气变为铁锈,从而保护食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铁锈是一种混合物 B铁粉干燥剂能与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C也可选择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 D每种干燥剂袋上都要有明显的 “勿食 ”字样 答案: C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所选用的试剂或实验用品错误的是 A氧气和空气(带火星的木条)
7、B CO2和 CO(澄清的石灰水) C汽油和酒精(水) D NaCl溶液和 NaNO3溶液(稀 HCl) 答案: D 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控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以下归纳中全部正确的是 A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归纳: 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 B物质的属类归纳: 蔗糖、酒精、甲烷等这类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单质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C实验方法归纳: 玻
8、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 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或液体,先要预热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D物质俗称归纳: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纯碱是碳酸钠 石灰水是氢氧化钙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答案: A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加热铜绿粉末 答案: BD 下列变化中,与缓慢氧化无关的是( ) A钢铁生锈 B食物腐烂 C冰雪融化 D白磷自燃 答案: C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答案: C 实验室
9、用加热 高锰酸钾或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 ) A都需要加热 B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答案: C 下列文字表达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均能放出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时供氧的反应是( ) A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B氧化汞 汞 +氧气 C水 氧气 +氢气 D过氧化钠 +二氧化碳 碳酸钠 +氧气 答案: D 木炭、细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共同现象是( ) A都有气体产生 B都有淡蓝色火焰出现 C都放出热量 D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答案: C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
10、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1)第一步如何操作 (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水含量是否相同 答案: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外再收集两瓶空气。 (2)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氧气含量不同 水含量是否相同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
11、中的一块呼气 根据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判断水含量不同 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欣同学在查阅资料获知 NaOH溶液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 试回答: ( 1) A瓶内溶液的作用是 ; ( 2) B瓶内溶液的作用是 ; ( 3) D瓶内溶液的作用是 ; ( 4)为什么要用不透光的玻璃罩罩住植物? ( 5)如果将绿色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实验装置有何调整? 结果如何? 答案:( 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2)证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已除尽 ( 3)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 4)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5) C装置可以换成透光的玻璃罩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一待旅游开
12、发的岩洞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假设洞内空气中不含除二氧化碳外的其他酸性气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他们准备从岩洞的底部取样,请你设计用广口瓶从洞中取回一瓶空气样品的方法: ; (2)测定用 150mL的注射器从广口瓶中抽取 100mL气样,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若乙装置中 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且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99mL,此数据是 的体积数(用序号填写) A二氧化碳 B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空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所有气体 (3)计算: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 (4)为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让岩洞向游客开发,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该岩洞内
13、二氧化碳的含量: 。 答案: (1)将广口瓶先装满水带进洞内,在洞内倒水并擦干,瓶口向上,盖好瓶盖 (2) C (3)1% ( 4)向洞内通风,在洞内放上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装置(如澄清石灰水或 NaOH溶液) 如图所示,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一个密 闭的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内,溶液上方充满了氧气,玻璃导管一端插入密闭的容器,另一端经橡胶管与 U型管相连, U 型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两侧水面相平。将此装 置放在黑暗中 24h 后,U型管中两侧水面将出现高度差。 (1) U型管中 (填 “左 ”或 “右 ”)侧水面将上升; (2) U型管中两侧水面出现高度差的根本原因是: (3)此实验主要验证了绿色植
14、物的 作用。 答案:略 有以下四种装置: 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组装成符合要求的成套装置。 ( 1)用 和 可 组合成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用该装置制氧气,待实验结束时应先将 ,然后再 。 ( 2)用 和 组合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若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随时加入盐酸,需要在装置中添加 (填仪器名称)。 答案:( 1) B C 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熄灭酒精灯 ( 2) A D 分液漏斗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1)指出仪器名称: a: b: c: d: ( 2)瓶 b中装的固体药品是 ;仪器 a中装的液体药品是 ; (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之为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 ,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江苏省 泰州市 初中毕业生 学业 考试 化学 模拟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