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第一次实现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麦哲伦 D达 .迦马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说 ”到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再到 “麦哲伦环球航行 ”最后到我们通过从外太空传回的地球的卫星照片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后来通过精确测量,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地形符号 “”表示:( ) A山脉 B水电站 C水库 D山峰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在庞大
2、的地图家族中,各种地图所表示的内容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但是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地形符号 “”表示山峰,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可以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上地形起伏状况的图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图 C平面图 D地形剖面图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山顶 a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 350米 B 300米 C 200米 D 1
3、00米 【小题 2】 b地的海拔高度为( ) A 0米 B 100米 C 200米 D 300米 【小题 3】 c、 d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A 0米 B 100米 C 200米 D 300米 【小题 4】图中将比例尺表示为 1: 100000,这种表达类型是( ) A数字式 B文字式 C线段式 D表格式 【小题 5】根据图中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 2厘米代表实际距离为( ) A 0千米 B 2千米 C 800千米 D 888千米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A 【小题 5】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海拔就是超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人们用一个确定
4、的平均海水面来作为海拔的起算面。据图可知:山顶 a 的海拔是 300 到 400 米之间,根据选项,故本题选 A。 【小题 2】海拔就是超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人们用一个确定的平均海水面来作为海拔的起算面。据图可知: b地位于 300米等高线上,所以海拔是 300米,根据选项,故本题选 D。 【小题 3】地面上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据图可知: c的海拔是 200米, d的海拔是 100米,两山的相对高度是 200米 -100米 =100米,故本题选 B。 【小题 4】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公式为: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即:
5、数字式比例尺,线段式比例尺和文字式比例尺,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据图可 知:图中比例尺为数字式比例尺,故本题选 A。 【小题 5】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公式为: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因为图上距离为 2厘米,则根据比例尺公式计算可得实际距离为 2千米,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沧海桑田 ”一词说的是( ) A地球表面形态是永恒不变的 B是山就是山,是海就是海,它们是永恒不变的 C通过科技力量 .可以在海洋中植桑养蚕 D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
6、变成陆地,这就是所谓的 “沧海桑田 ”,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地球上陆地面积约占地表面积的( ) A 29 B 21 C 71 D 79 答案: C 试题分析: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 “水球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71%,陆地面积 29%,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 2000米以上。习惯上,人们把大
7、洋按面积大小划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读 “世界地理简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表示南美洲的字母是( ) A a B b C c D d 【小题 2】图中表示印度洋的字母是( ) A g B h C i D j 【小题 3】图中 a、 b两大洲的陆上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基尔运河 D京杭大运河 【小题 4】图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 a B d C e D f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
8、和无数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亚洲、 e南极洲、欧洲和 f大洋洲,故本题选 B。 【小题 2】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 2000米以上。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划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 h太平洋、 i印度洋、 g大西洋和北冰洋,故本题选 C。 【小题 3】苏伊士运河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为南北美洲分界线;基尔运河位于德国北部,京杭大运河位于我国,故本题选
9、B。 【小题 4】由于经线都起止与南北两个极点,而北冰洋和南极洲位于两个极点附近,所以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1912年正式提出 “大陆漂移假说 ”的是( ) A李四光 B郑和 C哥伦布 D魏格纳 答案: D 试题分析: 李四光是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中国古生物学、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拓者,他创立大地构造理论地质力学,对亚欧大陆东部山脉体系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是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出现之前的大地构造理论之一;郑和一生七次下西洋;哥伦布在 1492年到 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并且成功到达美洲;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是
10、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下列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 的是(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答案: B 试题分析: 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图可知,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大陆伸地向海洋凸出的部分是( ) A岛屿 B海洋 C海峡 D半岛 答案: D 试题分析: 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11、格陵兰岛,陆地伸向海洋的部位叫半岛,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通道,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下列关于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海是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形成的 B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C地中海处在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并不断缩小 D北美洲西岸的落基山脉处在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并不断升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 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生长型边界上,该处板块向两侧(背向)运动,经过若干万年后,该海区的面积会增大到成为新的大洋, A错;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12、由喜马拉雅山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B错;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 C错;由落基山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落基山脉是由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D错,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我们利用经纬网的主要目的是( ) A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 B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 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D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经纬网的主要作用是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因此在军事、航
13、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甲图与乙图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小 B乙图的比例尺大 C甲图表示的范围较大 D乙图表示的范围较大 【小题 2】甲图和乙图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B乙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C甲图的图例多 D乙图的图例多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据图可知:甲图表示的是北京及周边的范围,面积小于乙图所表示的中
14、国及周边图,所以甲图比例尺大,故本题选 D。 【小题 2】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据图可知:甲图比例尺大,则反映实际内容最详细,图例的多少与表示的范围没有关系,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下图显示了制作地球仪的步骤和过程,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半径只有 3厘米,但实际上的地球是( ) A很小,直径只有 6厘米 B不大,人们一眼可以观其全貌 C太大了,比太阳还大若干倍 D很大,平均半径 6371千米 【小题 2】图中虚线 代表的事物是( ) A地球自转轴 B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
15、的 C南、北回归线 D南、北极圈 【小题 3】在地球仪上(地球仪为正球体),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的长度关系是( ) A两者一样长 B本初子午线是赤道的 2倍 C赤道是本初子午线的 2倍 D无法确定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经过人们精确地计算,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极半径 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千米,平均半径 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 4万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 5 1亿平方千米,故本题选 D。 【小题 2】地轴是连接南北两个极点的假想轴,图中虚线 连接了地球仪的南北两个极点,所以代表的事物是地轴,故本题选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省 泰兴市 中学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