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2005年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2005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2005年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 2005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教育学部分/B(总题数:12,分数:24.00)1.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杜威倡导的是(分数:2.00)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 )2.著名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的代表作是(分数:2.00)A.教育漫话B.爱弥儿C.人的教育D.教育论 ( )3.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分数:2.00)A.巴班斯基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 ( )4.教育者应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分数:2.00)A
2、.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 ( )5.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应培养(分数:2.00)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C.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D.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6.在我国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中,提出要推进“三教统筹”。其中的“三教”是指(分数:2.00)A.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B.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C.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D.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 )7.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分数:2.00)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 ( )8
3、.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是(分数:2.00)A.教育目的B.课程计划C.课程目标D.课程标准 ( )9.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分数:2.00)A.目标、原则、方法、程序B.目标、原则、策略、方法C.主题、目标、原则、策略D.主题、目标、策略、程序 ( )10.通过美化环境、创设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分数:2.00)A.榜样示范B.陶冶教育C.自我教育D.生态教育 ( )11.在教学中侧重于对过程管理的评价是(分数:2.00)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 ( )12.在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分数:2.00)A.家
4、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自我教育 ( )二、B辨析题/B(总题数:6,分数:51.00)13.社会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分数:6.00)_1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受教育者的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的矛盾。(分数:6.00)_15.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8.00)_16.简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特点。(分数:8.00)_17.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含义。(分数:8.00)_18.试从教学过程的某一规律出发,评析“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分数:15.00)_三、B心理学/B(总题数:12,分数:24.00)19.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从此
5、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缪勒B.赫尔姆霍兹C.冯特D.费希纳 ( )20.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分数:2.00)A.神经元B.突触C.反射D.神经系统 ( )21.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分数:2.00)A.提高B.降低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 ( )22.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出的知觉特征是(分数:2.00)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 )23.从目标发出,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种类是(分数:2.00)A.发散思维B.创造思维C.聚合思维D.分析思维 ( )24.写作、阅
6、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分数:2.00)A.操作技能B.动作技能C.运动技能D.智力技能 ( )25.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是(分数:2.00)A.能力B.气质C.性格D.人格 ( )26.某人智力测验原始分为 95,其年龄组平均分为 85,标准差为 10,此人的离差智商为(分数:2.00)A.100B.115C.120D.125 ( )27.利用阐述、解释的方法来说明行为、情感和心理活动原因的心理治疗方法是(分数:2.00)A.宣泄疗法B.领悟疗法C.暗示疗法D.厌恶疗法 ( )28.“一俊遮百丑”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分数:2.00)A.近因效应B.晕
7、轮效应C.首因效应D.刻板印象 ( )29.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情感基础上形成的心理上的相互关系是(分数:2.00)A.人际吸引B.人际沟通C.人际关系D.人际交往 ( )30.主要受人的生物因素影响,随着年龄老化有降低趋势的智力种类是(分数:2.00)A.流体智力B.晶体智力C.言语智力D.人际智力 ( )四、B辨析题/B(总题数:6,分数:51.00)31.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随意注意。(分数:6.00)_32.情绪唤醒水平越高,则学习和工作效率越高。(分数:6.00)_33.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分数:8.00)_3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数:8.00)_
8、35.简述性格的基本特征。(分数:8.00)_36.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分数:15.00)_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 2005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教育学部分/B(总题数:12,分数:24.00)1.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杜威倡导的是(分数:2.00)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 )解析:解题指导 这里考的是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之一实用主义教育学。 错误防范 要求考生掌握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不同理论流派以及它们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和
9、著作德国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和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和著作德国教育家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和著作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育学。 (4)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和著作美国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2.著名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的代表作是(分数:2.00)A.教育漫话B.爱弥儿C.人的教育 D.教育论 ( )解析:3.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分数:2
10、.00)A.巴班斯基 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 ( )解析:4.教育者应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分数:2.00)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 ( )解析:解题指导 关键期主要是指某一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不均衡性是指发展速度的不均衡。 错误防范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相应变化,加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5.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应培养(分数:
11、2.00)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C.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D.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 解析:6.在我国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中,提出要推进“三教统筹”。其中的“三教”是指(分数:2.00)A.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B.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C.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D.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 )解析:7.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分数:2.00)A.盛唐B.明末C.清末 D.民国 ( )解析:错误防范 考生注意:我国现代学制既包括旧中国的学制,也包括新中国的学制。8.编写教材的直接依
12、据是(分数:2.00)A.教育目的B.课程计划C.课程目标D.课程标准 ( ) 解析:解题指导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这三者是步步具体化的关系,即课程标准(全称为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进一步具体化,而教材又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9.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分数:2.00)A.目标、原则、方法、程序B.目标、原则、策略、方法C.主题、目标、原则、策略D.主题、目标、策略、程序 ( ) 解析:10.通过美化环境、创设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分数:2.00)A.榜样示范B.陶冶教育 C.自我教育D.生态教育 ( )解析:错误防范 陶冶教育的定义和陶冶教育的方
13、式是容易考的内容。11.在教学中侧重于对过程管理的评价是(分数:2.00)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 ( )解析:错误防范 形成性评价是容易考的地方。12.在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分数:2.00)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 )解析:错误防范 要知道: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二、B辨析题/B(总题数:6,分数:51.00)13.社会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不准确或不全面)。除社会需要外,制定教育目的还应考虑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才能等个性发展的需要
14、。 解题指导 有两大基本规律贯穿教育学的始终,即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具体说来,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制约,同时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又具有反作用;人的发展规律制约教育,同时教育又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因此,教育目的的确立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和人的需要,不能只考虑某一方面的需要。如果在制定教育目的时只考虑社会的需要,就会导致社会本位论的错误观点;如果只强调人的需要,就会导致个人本位论的错误观点。 错误防范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在这一学说中,有一些内容容易考小题:(1)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与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成人 教育 理论 200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