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2006年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2006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2006年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 2006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教育学部分/B(总题数:12,分数:24.00)1.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分数:2.00)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 ( )2.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美国的鲍尔斯与金蒂斯倡导的是(分数:2.00)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 )3.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分数:2.00)A.教馆、坐馆B.家塾、私塾C.庠、序D.律学、书学 ( )4.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属于教育的(分数
2、:2.00)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意识起源说D.生活起源说 ( )5.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分数:2.00)A.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B.发展学生的人体基本活动能力C.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D.增强学生体质 ( )6.在我国当前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中,中小学应实行(分数:2.00)A.校长负责制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学校委员会负责制D.党支部负责制 ( )7.课程的要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分数:2.00)A.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B.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课程形式D.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 ( )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分数:
3、2.00)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 )9.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德育内容和(分数:2.00)A.德育意义B.德育原则C.德育目标D.德育途径 ( )10.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B.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1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分数:2.00)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 )12.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在国
4、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并(分数:2.00)A.以乡为主B.以县为主C.以地区为主D.以省位主 ( )二、B辨析题/B(总题数:6,分数:51.00)13.素质教育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分数:6.00)_14.教材就是指教科书。(分数:6.00)_15.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8.00)_16.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基本途径?(分数:8.00)_17.简述“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德育过程规律。(分数:8.00)_18.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分数:15.00)_三、B心理学/B(总题数:1
5、2,分数:24.00)19.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是(分数:2.00)A.望梅止渴B.谈梅止渴C.含梅止渴D.食梅止渴 ( )20.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与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分数:2.00)A.常规性思维B.集中性思维C.创造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 ( )21.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是(分数:2.00)A.需要B.动机C.兴趣D.诱因 ( )22.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分数:2.00)A.感知B.记忆C.思维D.表象 ( )23.某青年喜欢吃糖,又担心身体会因此发胖,这种心理困境是(分数:2.00)A.
6、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 )2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分数:2.00)A.生理与安全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尊重与自尊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 )25.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分数:2.00)A.面部表情B.身段表情C.言语表情D.语调表情 ( )26.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分数:2.00)A.能力B.气质C.态度D.性格 ( )27.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分数:2.00)A.注意B.知觉C.想象D.观察 ( )28.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是(分数:2.00)A.社会
7、促进B.社会干扰C.社会惰化D.社会依从 ( )29.体操、游泳、球类等括动涉及的技能类型主要是(分数:2.00)A.认知技能B.社交技能C.智力技能D.动作技能 ( )30.警察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停下,这种现象是(分数:2.00)A.从众B.依从C.服从D.顺从 ( )四、B辨析题/B(总题数:6,分数:51.00)31.定势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分数:6.00)_32.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分数:6.00)_33.什么是知觉?知觉具有哪些基本特性?(分数:8.00)_34.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数:8.00)_35.简述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8、分数:8.00)_36.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组织复习。(分数:15.00)_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 2006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教育学部分/B(总题数:12,分数:24.00)1.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分数:2.00)A.夸美纽斯 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 ( )解析:解题指导 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他的“泛智”的思想。他的“泛智”思想,即“把一切知识传给一切人类”的思想,这是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为了实现他的这一思想,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错误防范 夸美纽斯的“适应自然的原则”也
9、是一个易考的地方。2.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美国的鲍尔斯与金蒂斯倡导的是(分数:2.00)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 ) 解析:错误防范 这部分要知道教育学不同理论流派的观点和代表人物,易出的内容是题目给出流派的主要观点,请你选择流派,或是给出流派的人物,请你选出流派。3.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分数:2.00)A.教馆、坐馆B.家塾、私塾C.庠、序 D.律学、书学 ( )解析:错误防范 殷商和西周的学校名称是“学”、“瞽宗”、“辟雍”、“泮宫”等,这也需要考生了解;此外,学校产生在奴隶社会,也是
10、一个易考的地方。4.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属于教育的(分数:2.00)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 C.意识起源说D.生活起源说 ( )解析:解题指导 这是心理起源说的观点,它强调的是教育是无意识模仿的活动。意识是指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如在原始社会,年长一代在生产中向年青一代传授一些生产经验,在生活中向年青一代传授一些生活经验,目的是使年青一代更好地适应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这种生产教育和生活经验的传递就是教育。 错误防范 生物起源说的观点和人物以及心理起源说的人物都易考到。生物起源说的观点是教育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存在,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典型的例子:
11、生物起源说认为老猫教小猫捉老鼠就是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说也比较重要,可当简答题准备,答题的要点有两个:一方面,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另一方面,劳动也对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5.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分数:2.00)A.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B.发展学生的人体基本活动能力C.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D.增强学生体质 ( ) 解析:6.在我国当前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中,中小学应实行(分数:2.00)A.校长负责制 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学校委员会负责制D.党支部负责
12、制 ( )解析:7.课程的要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分数:2.00)A.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B.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课程形式D.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 ( ) 解析:解题指导 这道题可以运用排除法来做。在前三个选项中都有课程标准,课程的内容包括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注:常简称为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因此,只能选第四个答案。 错误防范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易考。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计划的定义要熟悉,易考的题目是给出课程计划的定义,请你在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等多个选项中来选择是谁的定义。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分数:2.00)A.感知教
13、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 )解析: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常考的选择题。9.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德育内容和(分数:2.00)A.德育意义B.德育原则C.德育目标 D.德育途径 ( )解析:错误防范 学习时注意联系教学方法的依据。二者很相似。教学方法的依据是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10.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B.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解析:1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分数:2.
14、00)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 )解析:错误防范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一道重要简答题。它的答题要点有四个:第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第二,选择和培养班干部;第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第四,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在这部分还有两个小点易考:第一,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二,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形成一种风气,这就是班风。你要知道: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什么,还要熟悉班风的定义,如果要出选择题的话,要能够选出“班风”两字。12.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成人 教育 理论 200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