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历类职业资格】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2006年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75015       资源大小:5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历类职业资格】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2006年及答案解析.doc

    1、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 2006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教育学部分/B(总题数:12,分数:24.00)1.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分数:2.00)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 ( )2.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美国的鲍尔斯与金蒂斯倡导的是(分数:2.00)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 )3.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分数:2.00)A.教馆、坐馆B.家塾、私塾C.庠、序D.律学、书学 ( )4.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属于教育的(分数

    2、:2.00)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意识起源说D.生活起源说 ( )5.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分数:2.00)A.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B.发展学生的人体基本活动能力C.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D.增强学生体质 ( )6.在我国当前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中,中小学应实行(分数:2.00)A.校长负责制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学校委员会负责制D.党支部负责制 ( )7.课程的要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分数:2.00)A.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B.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课程形式D.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 ( )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分数:

    3、2.00)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 )9.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德育内容和(分数:2.00)A.德育意义B.德育原则C.德育目标D.德育途径 ( )10.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B.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1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分数:2.00)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 )12.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在国

    4、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并(分数:2.00)A.以乡为主B.以县为主C.以地区为主D.以省位主 ( )二、B辨析题/B(总题数:6,分数:51.00)13.素质教育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分数:6.00)_14.教材就是指教科书。(分数:6.00)_15.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8.00)_16.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基本途径?(分数:8.00)_17.简述“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德育过程规律。(分数:8.00)_18.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分数:15.00)_三、B心理学/B(总题数:1

    5、2,分数:24.00)19.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是(分数:2.00)A.望梅止渴B.谈梅止渴C.含梅止渴D.食梅止渴 ( )20.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与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分数:2.00)A.常规性思维B.集中性思维C.创造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 ( )21.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是(分数:2.00)A.需要B.动机C.兴趣D.诱因 ( )22.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分数:2.00)A.感知B.记忆C.思维D.表象 ( )23.某青年喜欢吃糖,又担心身体会因此发胖,这种心理困境是(分数:2.00)A.

    6、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 )2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分数:2.00)A.生理与安全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尊重与自尊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 )25.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分数:2.00)A.面部表情B.身段表情C.言语表情D.语调表情 ( )26.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分数:2.00)A.能力B.气质C.态度D.性格 ( )27.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分数:2.00)A.注意B.知觉C.想象D.观察 ( )28.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是(分数:2.00)A.社会

    7、促进B.社会干扰C.社会惰化D.社会依从 ( )29.体操、游泳、球类等括动涉及的技能类型主要是(分数:2.00)A.认知技能B.社交技能C.智力技能D.动作技能 ( )30.警察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停下,这种现象是(分数:2.00)A.从众B.依从C.服从D.顺从 ( )四、B辨析题/B(总题数:6,分数:51.00)31.定势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分数:6.00)_32.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分数:6.00)_33.什么是知觉?知觉具有哪些基本特性?(分数:8.00)_34.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数:8.00)_35.简述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8、分数:8.00)_36.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组织复习。(分数:15.00)_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 2006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教育学部分/B(总题数:12,分数:24.00)1.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分数:2.00)A.夸美纽斯 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 ( )解析:解题指导 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他的“泛智”的思想。他的“泛智”思想,即“把一切知识传给一切人类”的思想,这是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为了实现他的这一思想,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错误防范 夸美纽斯的“适应自然的原则”也

    9、是一个易考的地方。2.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美国的鲍尔斯与金蒂斯倡导的是(分数:2.00)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 ) 解析:错误防范 这部分要知道教育学不同理论流派的观点和代表人物,易出的内容是题目给出流派的主要观点,请你选择流派,或是给出流派的人物,请你选出流派。3.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分数:2.00)A.教馆、坐馆B.家塾、私塾C.庠、序 D.律学、书学 ( )解析:错误防范 殷商和西周的学校名称是“学”、“瞽宗”、“辟雍”、“泮宫”等,这也需要考生了解;此外,学校产生在奴隶社会,也是

    10、一个易考的地方。4.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属于教育的(分数:2.00)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 C.意识起源说D.生活起源说 ( )解析:解题指导 这是心理起源说的观点,它强调的是教育是无意识模仿的活动。意识是指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如在原始社会,年长一代在生产中向年青一代传授一些生产经验,在生活中向年青一代传授一些生活经验,目的是使年青一代更好地适应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这种生产教育和生活经验的传递就是教育。 错误防范 生物起源说的观点和人物以及心理起源说的人物都易考到。生物起源说的观点是教育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存在,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典型的例子:

    11、生物起源说认为老猫教小猫捉老鼠就是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说也比较重要,可当简答题准备,答题的要点有两个:一方面,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另一方面,劳动也对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5.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分数:2.00)A.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B.发展学生的人体基本活动能力C.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D.增强学生体质 ( ) 解析:6.在我国当前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中,中小学应实行(分数:2.00)A.校长负责制 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学校委员会负责制D.党支部负责

    12、制 ( )解析:7.课程的要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分数:2.00)A.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B.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课程形式D.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 ( ) 解析:解题指导 这道题可以运用排除法来做。在前三个选项中都有课程标准,课程的内容包括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注:常简称为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因此,只能选第四个答案。 错误防范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易考。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计划的定义要熟悉,易考的题目是给出课程计划的定义,请你在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等多个选项中来选择是谁的定义。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分数:2.00)A.感知教

    13、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 )解析: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常考的选择题。9.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德育内容和(分数:2.00)A.德育意义B.德育原则C.德育目标 D.德育途径 ( )解析:错误防范 学习时注意联系教学方法的依据。二者很相似。教学方法的依据是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10.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B.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解析:1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分数:2.

    14、00)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 )解析:错误防范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一道重要简答题。它的答题要点有四个:第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第二,选择和培养班干部;第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第四,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在这部分还有两个小点易考:第一,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二,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形成一种风气,这就是班风。你要知道: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什么,还要熟悉班风的定义,如果要出选择题的话,要能够选出“班风”两字。12.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

    15、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并(分数:2.00)A.以乡为主B.以县为主 C.以地区为主D.以省位主 ( )解析:二、B辨析题/B(总题数:6,分数:51.00)13.素质教育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或不全面。素质教育应该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促进学生“双基”的掌握,智力、能力的发展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14.教材就是指教科书。(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不全面或错误。教科书只是教材的表现形式之一,教材还可以包括音像教材、教学软件等。 解题指导 教材除了包括文本的资料,如教科

    16、书外,还包括音像等其他类型的资料。15.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传递、保存文化;(2)活化文化;(3)交流、融合文化;(4)选择文化;(5)更新与创造文化。 错误防范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一个易考的题。除了作为简答题准备外,还要浏览一下每小点之下的具体内容,看到一个有关实际例子,能够选出它体现了教育的文化功能的哪一小点。16.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基本途径?(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人职辅导和在职培训;(3)教师资格证书制度;(4)自我教育提高。 错误防范 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也要熟悉,因为这部分是较新

    17、的内容。17.简述“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德育过程规律。(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的认识规律决定的。德育内容、方法不会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会不断地发展、变化,德育任务的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青少年可塑性强、思想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常表现为品德水平时高时低,说明了德育过程的反复性。(3)每一次反复都不是前一次的简单重复,而是注入了新的内容,带有逐步提高的性质。这就要求教育者抓反复、反复抓。 解题指导 这里考的是一条德育规律。三点解释:第一,从社会来看,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要求德育内容和方法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第二

    18、,从受教育者来看,他们不成熟;第三,从教育工作来看,教育者要抓反复、反复抓。 错误防范 在德育原则部分,至少有两种考试题型。 第一种是论述题,除了这里的这道题外,较容易考的是:“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答题要点有六个:(1)知是什么知是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它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2)情是什么情是指品德情感,它是伴随品德认识所出现的爱慕与憎恨、喜好与嫌恶等情感体验。(3)意是什么意是指品德意志,是学生在产生品德行为过程中自觉顽强努力的心理品质。(4)行是什么行是指品德行为习惯,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

    19、为意向及外部表现,它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5)一般的发展顺序是什么(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而形成、发展的,即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6)实际顺序是什么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顺序,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有多种开端。 第二种是简答题。较容易考的是“中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其答案要点为: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20、(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8.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结合实例论述,酌情给 1 5 分。 解题指导 无论是教学原则,还是德育原则,在论述的时候,有三步要求:第一,含义;第二,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考生一定要把“

    21、基本要求”的几点大标题记住);第三,结合实际论述。 错误防范 在教学原则部分,较容易出现三类考题: 第一类是论述题,如上题。 第二类是简答题,如:“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答案: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共七条。 第三类是选择题,如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不躐等”(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等分别体现了哪些教学原则。三、B心理学/B(总题数:12,分数:24.00)19.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是(分数:2.00)A

    22、.望梅止渴B.谈梅止渴 C.含梅止渴D.食梅止渴 ( )解析:解题指导 由抽象概念和符号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错误防范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是以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而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是由抽象概念和符号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20.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与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分数:2.00)A.常规性思维 B.集中性思维C.创造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 ( )解析:解题指导 此题主要考察思维的分类,一是要注意思维分类的维度,二是注意每个概念的含义。21.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是(分数:2.

    23、00)A.需要B.动机 C.兴趣D.诱因 ( )解析:22.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分数:2.00)A.感知B.记忆C.思维 D.表象 ( )解析:解题指导 此题考察心理学的几个常见概念,要抓住每个概念的关键含义。23.某青年喜欢吃糖,又担心身体会因此发胖,这种心理困境是(分数:2.00)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 )解析:错误防范 注意:趋避冲突是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而其他答案是一个人对两个目标或多个目标产生的动机。2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分数:2.00)A.生理与安全需要B.归

    24、属与爱的需要C.尊重与自尊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 ) 解析:25.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分数:2.00)A.面部表情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D.语调表情 ( )解析:26.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分数:2.00)A.能力B.气质C.态度D.性格 ( ) 解析:解题指导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一般它包括上述四个答案,但在人格结构中各个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性格在人格结构中是核心成分。 错误防范 以前人们多用“个性”这个词,现在倾向用“人格”这个概念。27.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分数:2.00)A.注意 B.知觉C.想象D.观察 ( )解析:28.

    25、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是(分数:2.00)A.社会促进 B.社会干扰C.社会惰化D.社会依从 ( )解析:解题指导 社拿促进和社会惰化是一对概念,主要关注的是增效还是减效。29.体操、游泳、球类等括动涉及的技能类型主要是(分数:2.00)A.认知技能B.社交技能C.智力技能D.动作技能 ( ) 解析:错误防范 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30.警察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停下,这种现象是(分数:2.00)A.从众B.依从C.服从 D.顺从 ( )解析:解题指导 从众、依从或顺从、服从是社会影响的三种形式,其程度有差异,注意区

    26、分。四、B辨析题/B(总题数:6,分数:51.00)31.定势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或不全面。定势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解决相似或相同的问题时,定势有助于人对问题的适应,从而能提高反应与解题的速度。对于变化的情境或问题,定势常具有消极作用,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 解题指导 首先要明确定势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次具体说明定势在什么情况下有积极作用,在什么情况下有消极作用。32.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更多地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人在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

    27、动力特征。只有类型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向与制约,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因此有优劣之别。 (评分说明:通过列举某种气质类型特征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性格的某些积极特征和消极特征对此问题进行说明也可给分) 解题指导 此题一是要理解两个概念的意思,二是要明确两者的社会性质不同。 错误防范 两个概念特别容易混淆。注意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主要有: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33.什么是知觉?知觉具有哪些基本特性?(分数:8.00)

    28、_正确答案:()解析:(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基本特性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34.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加德纳认为,智力由 7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2)7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 解题指导 此题首先要说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然后说出 7 种智力成分。35.简述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29、(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 (4)情绪积极稳定。 (5)社会适应良好。 (6)人格结构完整。 错误防范 要注意心理健康的不同标准,在此是现实标准。36.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组织复习。(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与内容。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复习方式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2)联系实际论述,酌情给 15 分。 解题指导 答此题要点要齐全,并简要解释。此外要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既可逐条联系,也可综合联系。


    注意事项

    本文(【学历类职业资格】成人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2006年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