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中考模拟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中考模拟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中考模拟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中考模拟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果 +30m表示向东走 30m,那么向西走 40m表示为( ) A +40m B -40m C +30m D -30m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向东走记为正,则向西走就记为负,直接得出结论即可 如果 +30米表示向东走 30米,那么向西走 40m表示 -40m 考点:正数和负数 如图,直线 l: y=-x- 与坐标轴交于 A, C两点,过 A, O, C三点作 O1,点 E为劣弧 AO 上一点,连接 EC, EA, EO,当点 E在劣弧 AO 上运动时(不与 A, O 两点重合),
2、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 ) A B C 2 D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对于直线 l: y=-x- , 令 x=0,得到 y=- ; 令 y=0,得到 x=- , OA=OC,又 AOC=90, OAC为圆内接等腰直角三角形, AC 为直径, 如图,在 CE上截取 CM=AE,连接 OM, 在 OAE和 OCM中, , OAE OCM( SAS), AOE= COM, OM=OE, AOC= AOM+ MOC=90, MOE= AOE+ MOC, MOE=90, OM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ME= EO, 又 ME=EC-CM=EC-AE, EC-AE= EO,即 = 考点 : 一次函数综合题
3、 已知关于 x的不等式组 ,有且只有三个整数解,则 a的取值范围是( ) A -2a-1 B -2a -1 C -2 a-1 D -2 a -1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得: 2 x 7+a, 有且只有三个整数解, x=3或 4或 5, 7+a的取值范围是 5 7+a6, a的取值范围是 -2 a-1 考点 : 一元 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在一次 “爱心互助 ”捐款活动中,某班第一小组 8名同学捐款的金额(单位:元)如下表所示: 金额 /元 5 6 7 10 人数 2 3 2 1 这 8名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为( ) A 3.5元 B 6元 C 6.5元 D 7元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加
4、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用捐款的总钱数除以 8 即可得出答案: 根据题意得:( 52+63+72+101) 8=6.5(元) 考点 : 加权平均数 如图, A、 B、 C 是反比例函数 ( k 0)图象上三点,作直线 l,使 A、B、 C到直线 l的距离之比为 3: 1: 1,则满足条件的直线 l共有( ) A 4条 B 3条 C 2条 D 1条 答案: A 试题分析:如解答图所示,满足条件的直线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与直线 BC 平行,符合条件的有两条,如图中的直线 a、 b;还有一种是过线段 BC 的中点,符合条件的有两条,如图中的直线 c、 d故满足条件的直线有 4条 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如图
5、,数轴上 A, 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 -1和 ,点 B关于点 A的对称点为 C,则点 C所表示的数为( ) A -2- B -1- C -2+ D 1+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 A, 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 -1和 ,先根据对称点可以求出OC的长度,根据 C在原点的左侧,进而可求出 C的坐标 对称的两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 CA=AB, |-1|+| |=1+ , OC=2+ ,而 C点在原点左侧, C表示的数为: -2- 考点:实数与数轴 如图,已知等腰梯形 ABCD的底角 B=45,高 AE=1,上底 AD=1,则其面积为( ) A 4 B C 1 D 2 答案: D 试题分析: 梯形
6、 ABCD是等腰梯形, B=45, AE=AD=1, BE=AE=1, BC=3AE=3, S梯形 ABCD= ( AD+BC) AE= ( 1+3) 1=2 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 如图, ABC中, AB=AC, A=36, BD是 AC 边上的高,则 DBC的度数是( ) A 18 B 24 C 30 D 36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已知可求得两底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不难求得 DBC的度数 AB=AC, A=36, ABC= ACB=72, BD是 AC 边上的高, BD AC, DBC=90-72=18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 性质 楠溪江某景点门票价格:成人票每张 70元,
7、儿童票每张 35元小明买 20张门票共花了 1225元,设其中有 x张成人票, y张儿童票,根据题意,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B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 “小明买 20 张门票 ”可得方程: x+y=20;根据 “成人票每张 70 元,儿童票每张 35元,共花了 1225元 ”可得方程: 70x+35y=1225,把两个方程组合即可 设其中有 x张成人票, y张儿童票,根据题意得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若实数 a、 b满足 a+b=5, a2b+ab2=-10,则 ab的值是( ) A -2 B 2 C -50 D 50 答案: A 试题分析:先提取公因式 ab,
8、整理后再把 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当 a+b=5时, a2b+ab2=ab( a+b) =5ab=-10,解得: ab=-2 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B C D答案: D 试题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 从正面看易得第一层有 3个正方形,第二层最右边有一个正方形故选 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因为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同时还是导电性最好的材料,其理论厚度仅 0.000 000 000 34米,将这个数用科学记数
9、法表示为( ) A 0.3410-9 B 3.410-9 C 3.410-10 D 3.410-11 答案: C 试题分析:绝对值小于 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 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 0的个数所决定 0.000 000 000 34=3.410-10 考点:科学记数法 表示较小的数 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6cm,高为 8cm,则这个圆锥的母线长为( ) A 12cm B 10cm C 8cm D 6cm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圆锥的底面半径、高和母线可组成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
10、出母线长 圆锥的母线长 = =10( cm) 考点:圆锥的计算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作随机扎针实验,针头扎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对角线所分的四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再求出概率即可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观察发现: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 S 四边形 , 针头扎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 考点: 1.几何概率;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假期到了, 17名女教师去外地培训,住宿时有 2人间和 3人间可供租住,每个房间都要住满,她们有几种租住方案(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答案
11、: C 试题分析:设住 3人间的需要有 x间,住 2人间的需要有 y间, 3x+2y=17, 因为, 2y是偶数, 17是奇数, 所以, 3x只能是奇数,即 x必须是奇数, 当 x=1时, y=7, 当 x=3时, y=4, 当 x=5时, y=1, 综合以上得知,第一种是: 1间住 3人的, 7间住 2人的, 第二种是: 3间住 3人的, 4间住 2人的, 第三种是: 5间住 3人的, 1间住 2人的, 答:有 3种不同的安排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填空题 如图,边长为 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 O 的圆心在格点上,则 AED的余弦值是 答案: 试题分析: AED与 ABC都对 , AED=
12、 ABC, 在 Rt ABC中, AB=2, AC=1, 根据勾股定理得: BC= , 则 cos AED=cos ABC= = 考点: 1.圆周角定理; 2.勾股定理; 3.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如图,边长为 1的菱形 ABCD中, DAB=60度连接对角线 AC,以 AC为边作第二个菱形 ACC1D1,使 D1AC=60;连接 AC1,再以 AC1为边作第三个菱形 AC1C2D2,使 D2AC1=60; ,按此规律所作的第 n 个菱形的边长为 答案:( ) n-1 试题分析:如图,连接 DB, 四边形 ABCD是菱形, AD=AB AC DB, DAB=60, ADB是等边三角形, DB=A
13、D=1, BM= , AM= , AC= , 同理可得 AC1= AC=( ) 2, AC2= AC1=3 =( ) 3, 按此规律所作的第 n个菱形的边长为( ) n-1 考点:菱形的性质 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EFG中, EF=8cm, EG=12cm, EGF=30,则 AB的长为 cm 答案: 试题分析:如图,过点 E作 EQ FG于点 Q, 由题意可得出: EQ=AB, EG=12cm, EGF=30, EQ=AB= 12=6( cm)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如图,两建筑物的水平距离 BC 为 18m,从 A点测得 D点的俯角 为 30,测得 C点的俯角 为 60则建筑物 C
14、D的高度为 m(结果不作近似计算) 答案: 试题分析:过点 D作 DE AB于点 E, 则四边形 BCDE是矩形, 根据题意得: ACB=60, ADE=30, BC=18m, DE=BC=18m, CD=BE, 在 Rt ABC中, AB=BC tan ACB=18tan60=18 ( m), 在 Rt ADE中, AE=DE tan ADE=18tan30=6 ( m), DC=BE=AB-AE=18 -6 =12 ( m)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仰角俯角问题 已知点 P( 3, -1)关于 y轴的对称点 Q 的坐标是( a+b, 1-b),则 ab的值为 答案: -10 试题分析:
15、根据关于 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直接得到答案: 点 P( 3, -1)关于 y轴的对称点 Q 的坐标是( a+b, 1-b), , 解得: , 则 ab的值为: -52=-10 考点:关于 x轴、 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解因式:( a+2)( a-2) +3a= 答案:( a-1)( a+4) 试题分析: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进而利用因式分解法分解因式即可 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进而利用因式分解法分解因式即可( a+2)( a-2)+3a=a2+3a-4=( a-1)( a+4) 考点:因式分解 -十字相乘法等 解答题 已知,如图二次函数 y=ax2+bx+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省 济南市 九年级 中考 模拟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