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 5058-1996 县级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pdf
《GY 5058-1996 县级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Y 5058-1996 县级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pdf(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广 播 电 影 电 视 行 业 标 准! #$#%&()县 级 广 播 电 视 工 程 技 术 规 范()*$+*$,发 布(+*$*$实 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广 播 电 影 电 视 部发 布!#$#%&()关于发布*县级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广发计字,-./0122号各省3自治区3直辖市广播电视厅4局56部属各单位7由河北省广播电视厅承担编制的*县级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规范+6业经我部审查6现批准为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6予以发布8编号为9:;2;.1%$!中心场地的选择$!=广播电视中心场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社会服务条
2、件较好生活管理及交通方便$!=$应尽量靠近县委县政府$!=&广播电视节目收转室距电磁干扰源的距离应不小于表1.A.的要求?距大功率电磁辐射源5如大功率中短波辐射源6的距离可按全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5BC6无发文D号文件中关于收信台的规定执行1EF (#(4A=99)表!#$台址勘察用资料表项 目 主 要 内 容 实地勘察结果地 震#地震强度$是否处于断裂带!是否有塌方%有无地陷的可能性工程地质#区域地质&地形&地貌&附近地区工程地质资料及当地建筑经验$主要地层的成因&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是否发育水文#地下水位$水质分析气象近(年内)#最大风力$最大雨量!最大洪水水位%最低气温最
3、高气温*裹冰情况+最大冻土深度表!$#,#广播电视节目收转室距电磁干扰源允许的最小距离表干 扰 源 相 隔 距 离-./电气化铁道0光设备&高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炉及高频热合机架空电力线路!12*!3#(12$(3!(12(12#(!(#(#(!(%(4567场地环境噪声用精密声级计慢挡测量8在#$3%(9:-#;#倍频程/的频率范围内8在各测量频率声压级的峰值平均值均宜低于?456录&播房间外墙至某些设施的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表!$#,$的要求A表!$#,$录&播房间外墙至某些设施的允许最小距离表设 施 名 称 最 小 距 离-./火车站&铁道-非电气化/柴油发电机主要交通干线工业企业&汽车站($
4、(3!(!(456B电 源稳定可靠8应具备建设一路专用电源&一路自备电源或两路普通电源&一路自备!CD 7E7F,6GG电源的条件!#$#%#&微波工程线路设计应符合(广播电视微波工程线路设计规范)的要求!#$#%#*场地干燥+通风条件好!#$#%#%,应避开地震断裂带及水文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应远离易燃易爆设施如弹药库+大型油库+大型煤气罐等!#$#%#%$有方便+可靠的给水+排水条件!#$#%#%有发展的余地-#发射台场地的选择#%发射台场地应符合下列要求.#%#%广播电视信号源稳定接收场强满足/或采取措施后满足0收转要求广播电视节目收转室距电磁干扰源的距离应不小于本规范中表1
5、#2#343的要求!#%#$利用地势能使发射天线场地相对高度较高具有经济+有效地覆盖所辖地域的条件!#%#建台+维护管理方便交通及生活物资供应方便若与生活区不在同场地应使两地交通便捷-#$发射台场地应避开下列地势.#$#%各种地下管线或其他设施!#$#$对广播电视设备和线路产生不良影响的污染区否则应选在受污染区影响最小的地段!#$#低洼潮湿地段否则应垫高场区使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面应不小于5678!#$#9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且对场地稳定性有直接危害或潜在威胁!#$#:地震断裂带及对建筑物抗震不利的地段!#$#;洪水或对建筑场地有严重不良影响的地下水!#$#? :,:&4%*;烈度!表#$#$县级广
6、播电视工程规模分类表项目类别名 称总 建 筑 面 积%&(总 占 地 面 积%&() * + ) * +县级广播电视工程,-./-,0-./1-2-.20-,0-.22-2-.3-/-.$-4#5#4总体平面布置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64#5#4#5依照已确定的总建筑面积和总占地面积合理布局7广播电视技术用房的设置可参照工艺流程图#$#布置84#5#4#9播音室:录音室:演播室等特殊房间应尽量远离噪声源84#5#4#;发射机房:微波机房应尽量靠近发射塔7以最大限度的缩短主馈线84#5#4#4发射机控制室与机房应紧密相连7二者之间设观察窗和隔声门7在控制室内能观察到全部机器的主要工作状况84#5#4
7、#发电机房应靠近配电室84#5#4#?无人值班的发射台配电室距发射机控制室的距离在符合噪声控制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靠近7且来往方便84#5#4#锅炉房应尽量远离发射塔7锅炉房相对发射塔应设在本地区冬季主风向的下端84#5#4#5A生活区与技术区应分开7布局合理7尽量少占地!场区内道路宽,./&7路面可根据经济情况采用砖:沥青或混凝土84#5#4#55保卫:保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4#9技术用房的噪声控制4#9#5广播电视工程的播音室:录音室:演播室的噪声控制设计7应按照B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C和B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容许噪声标准C的有关规定进行!4#9#9在$/.-D
8、E%$F$倍频程(的频段内7室内噪声的平均声压级应限制在表#G$数据以内!表#G$各类技术用房的容许噪声评价数表噪声评价数 房 间 名 称HIG$/广播语言录%播(音室:广播文艺录音室%包括文艺录音室内的小室(:广播文艺录音室的控制室:电视语言录%播(音室:电视插播室:配音室:电视文艺录音室%包括文艺录音室内的小室(:电视文艺录音室的控制室:用于广播和电视节目主观评价的听音%审听(室:录音节目合成室IHG-标称面积小于/-&的电视演播室/JK 宜将录+播及其附属用房集中设置进行隔声设计时RRS况!#$#%#&演播室与其他房间相邻时其隔墙所要求的隔声量可按下式进行计划()*+,-.+,/0-12
9、34567#/#8./9式中( ):隔声量;/=5:演播室内的吸声量/!按67#/#8.-9或67#/#8./9式计算结果可再加上/?;D声闸E内不应设置控制室的门=#$#B#$隔声门与门框之间的接合部分应有密封措施门框与墙洞之间的缝隙应填充密实!单扇隔声门的隔声量应符合表7#/#F.-的要求(表7#/#F.-单扇隔声门隔声量的要求表倍频程中心频率6GH9 -/8 /81 811 -111 /111隔声量6;并全填或在结构墙上贴8K厚以上的多孔性吸声材料6如岩棉A玻璃棉等9严禁刚性连结!6/9对D内套房E与弹性垫层所组成的减振系统其固有振动频率宜取-1GH左右采用金属弹簧隔振器A橡胶隔振器作为
10、弹性垫层时减振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可由下式计算(L1M7NO-PQ67#/#R9式中( L1:减振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GH=Q:隔振器的静态压缩量K=采用中粗玻璃棉或岩棉作弹性垫层时满荷载加压后的垫STU %V%W:CXXB层厚度通常选用!#$%&()(隔绝固体声的其他措施*+!,录-播房间楼上的房间应铺厚地毯或做浮筑楼板.+/,录-播房间无关的管道0如水管-暖气管-电缆管道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录-播房间的隔声墙+或楼板,内0应尽量远离录-播房间隔声墙安装.+1,电气管道穿过2房中房3构造的双层隔声墙+或楼板,时0管道必须在两墙之间断开0断开处应采用软管连接0并在管道另两端管口处填充隔声材料%&4通风
11、-空调系统&45系统设计&455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技术房间宜采用机械通风或空调系统+也可分房间安装空调器,%有关机械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7和本规范中有关噪声控制的规定%&45(通风-空调机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通风空调机房宜设在主体建筑物的外部0送-回风管道应做防水-防腐-保温和隔声处理.如果设在内部0空调机房与语言录音室不应直接相邻0应有安静房间隔离0同时应采用较好的隔声-隔振措施%+/,通风空调机房内应做吸声减噪处理0必要时应对机构设备加做隔声-吸声罩0使机房内的噪声控制在89:;+?内+!A!倍频程,设备的平均声功率级0从而计算各频
12、段所需要的消声量0确定消声器的类型和数量%&4(4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道内0应避免因风速过度而引起的再生噪声%风道风速宜控制在表11范围内%表11通风系统风速表风 道 类 型 风 口 所 在 房 间 风速+$AB,主风道CC 8以下支风道CC 99以下分支风道CC 以下送-回风口处录音室-演播室!=!/控制室-复制间/9以下有线广播电视-有线广播机房-磁带库1以下DEF GHGIC5JJK!#$!以录%播房间内的工作区&传声器附近(空气的自由流速不应大于)*+,-.!#$/设备的隔振根据空调机组%通风机%水泵等机械设备与录%播房间的距离%振动传播途径等情况(所采取的相应减振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0&
13、1下列部位应加装软管0空调机%通风机的风道进出口处(水泵的水管进出口处(风管(水管穿过有隔振要求的录%播房间单层隔声墙之前处2&3风管等穿过双层隔声墙时(墙洞内应装穿墙套管(风管从套管内穿过.套管与风管之间%套管与墙洞之间均应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填充密实(风管与套管之间不应有刚性接触2&4铁皮风管%水管与楼板%墙体固定时(应采取隔振吊钩&或支架2通风管道外壁必须加装吸声%保温层2&5在风道的三通%弯头等气流转弯处均应设导叶片(风道内应圆滑光洁(尽量减少阻力2&6风道调节阀及导风板的迎风面均用绒布包贴2百叶式风口的叶片应做消声处理2&7在录%播房间的送%回风口处(应设终端消声器.!音质设计!8音质设
14、计应符合下列要求0!88录音室%演播室的面积供193用的语言录音室宜选取标称面积13+3%17+3或1:+32供496人用的广播录音室&兼电视演播室宜选取标称面积为6)+32供3)人左右用的广播录音室&兼电视演播室宜先取标称面积*)916)+32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电视演播室标称面积可选取为36)95)+3.!8$录%播房间的推荐尺寸如表551.表551录%播房间的推荐尺寸表房 间 种 类 长&+宽&+高&+标称面积&+3语言录音室4;) 41) 3*) 13语言录音室广播录音室56 47) 4)63* 436 4)*7) 6*) 47)115) :3) 56)164) ;*) 71)176)
15、*)16)注01表内尺寸系指从墙的内装修表面算起的尺寸.3当广播录音室兼做电视演播室时(应由电视灯光%天幕的要求来确定演播室的高度.!8#工程中录%播房间不可能采用表551的推荐尺寸时(可采用如下的尺寸比例计算其长%宽%高0小录音室=?1A7=1A36=1一般录音室=?3A6=1A7=1式中0 ?;+3倍频程?分散/均匀?的原则)可采用补丁式?/条形等布置方式)不应出现大面积平行相对的声反射面,板状共振吸声构造的尺寸)应与测量时所用的材料尺寸一致,91灯光系统演播室的灯光设计可执行A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91B技术用房的要求91B1;技术用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391B1;
16、1;依照A县级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标准=所提供的各类技术用房的项目/使用面积或建筑面积进行合理划分/布置(91B1;1发射机房的要求?&-(发射机的布置应使其馈线&馈管(出口面向钢塔8并做到拐弯最少8线路最短:&$(发射机的背面与墙的距离宜为733/-$3399:&0(主%备机应靠近8其间距?无侧门的为-33998有侧门的为733/-$3399:&!(机房内不同节目的发射机组间的距离宜为-333/-13399:&1(各组机器排列应整齐8面板在一条直线上:;广播电视设备质量要求工程建设所采用的广播设备应是国家定型产品8并具有合格证书8不得使用未经鉴定及不符合标准的产品:;A钢塔与天馈线系统;AB根据
17、技术规划%覆盖要求和本县地形地貌8确定对发射天线要求8如天线的副数8各副天线的型式%增益和高度8按场形要求确定天线布置:;A天馈线系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5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天馈线系统技术指标6中相应条款的要求:;A=天线支持物&钢塔(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B根据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规划8确定钢塔高度%结构型式:;A=钢塔的设计应执行5钢塔桅结构设计规程6:;A=根据天线塔的使用条件及所处的地理环境8确定钢塔的防锈蚀%防风砂等特殊措施:;A=;钢塔桅防腐措施应按照5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6执行:0-CD EFEAGBHH?524?4A2发射台:4A24BC4A24?4A:稳压器应符合表24
18、25B的要求)表2425B对稳压器的要求表项 目 基 本 参 数额定容量 不小于总用电量最高值的2?D:倍输出电压 当输入电压为2C4D:?4;时&输出电压为:4A?;!-.-%当外电频率超出表2425:范围时&应切换自备电源)自备电源应符合表2425的要求)!-.1用电线路配置!-.1-变配电室至各技术房间的输电线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的耗电量确定&并根据设备的启动电流的不同&留有相应的余量)室外电缆宜采用直埋式电缆)2EF %.%#G-*H表!#$#%!对自备电源的要求表项 目 基 本 参 数额定容量 不小于总用电量最高值的#&倍频率()* &$+#三相不平衡差 不大于#$,电压波动 满负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Y 5058 1996 县级 广播电视 工程 建设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