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 ,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 “甲 ”可能是( ) A厄尔尼诺 B环境污染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答案: C 试题分析: 从图中可得到一关键的信息,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增强与所列备选四项中有关的是森林破坏。森林破坏会导致水旱灾害增多、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径流量变率增大、水土流失加剧等现象,可作为验证手段,加以验证。 C项正确。 考点:生态环境问题 201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以 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
2、指数为100,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下图反映 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 1995 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大量消耗资源 大量排放污染物 科教投入不足 人口增长缓慢 A B C D 【小题 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社会保障建设 经济基础建设 农业基础建设 生态与环境建设 A B C D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题、图中信息可知,我国可持续发展是由五大支持系统共同协调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五大支持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19952010 年发展支持系
3、统能力指数发展最快,在发展支持系统能力指数趋高的同时,生存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能力指数偏低,这三大支持系统能力指数没有实现同步的提高。所以可得出: 1995 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能力指数发展最快,其代价有大量消耗资源(生存支持系统)和大量排放污染物(环境支持系统)。A正 确。 【小题 2】依据上题分析,要保障五大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就应该加强生存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的发展。所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支持系统)就是具体的措施, D正确。 考点:可持续发展 鲜切水果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即食需求,对新鲜水果进行处理,使产品保持生鲜状态的鲜切制品。鲜果切从加工到送到
4、客户手中不超过 6小时,以确保用户能食用到最新鲜的果切。读图,该企业产品的销售主要依靠 A大型商场 B超市 C电子商务平台 D专卖店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明确说明该产业从加工到送到客户手中不超过 6小时,所以不能通过传统的销售渠道如大型商场、超市、专卖店去销售,顾客只能通过目前最实时、快速的电子商务平台,从网络上下订单,然后果切企业才能才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从农贸市场收购、进行生产,包装、配送,整个销售流程都需要对信息进行实时的处理,尽可能地缩短时间,所以 C项正确。 考点:商业活动;人类地域联系方式的发展变化 修建京沪高铁多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
5、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京沪高铁经过我国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沿线地区人口密集,城市众多,人均耕地少,以桥代路能够减少对有限耕地的占用,是保护我国东部宝贵的耕地资源的一个举措。以桥代路不能降水噪音,不能缩短运营里程,东部沿海地区野生动物少。 B正确。 考点:交通线建设 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A天然橡胶:曼谷 上海选乙 B铁矿石:澳大利亚 中国选丁 C鲜花:鹿特丹 纽约选 D集成电路:硅谷 华盛顿选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铁路、公路、海运、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各自
6、的特征判断:左图中甲为航空运输(运量最小、运速最快)、乙为铁路运输(运量较大、速度较快)、丙为公路运输(速度较慢、运量较小)、丁为海运(运量最大、速度最慢);右图中 为航空运输(运费最高)、 为公路运输(短途运费低、运距增加、运费剧增,适合短途运输)、 为铁路运输(适合较长距离运输,短途运输运费较高)、 为海运(运距越长,运费最低)。从泰国运输天然橡胶到上海,运输距离远、大宗笨重,首选海运,对应丁或者 , A错误;从澳大利亚运输铁矿石到中国,距离远、大宗 笨重也应选择海运,对应丁或者 ,B正确;从荷兰运输鲜花到美国,运输距离远,且易腐烂变质,要求运速快,应选择航空,对应甲或者 , C 错误;从
7、美国硅谷运输集成块到加拿大渥太华,重量轻,运距较远,时效性强,也应选航空,对应甲或者 , D错误。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 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能源 B原料 C技术 D市场 【小题 2】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企业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B技术协作带来了企业间的集聚 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物质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各产业之间的物质联系和物质流动可看出,制糖厂是众多物质流入地和流出体,可知
8、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是制糖厂,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影响制糖厂的主导因素是原料,(图中信息也显示出该制糖厂制糖使用的原料是甘蔗), B项正确。 【小题 2】根据示意图可知,该生态产业园区中企业的集聚,使得 “废物 ”资源化,降低了运输成本,且从整体上降低生 产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是为了避免市场的竞争, A 错误;该生态产业园区中制糖厂、化肥厂、发电厂、纸浆厂、造纸厂、水泥厂、酿酒厂之间生产工序和技术差异较大,不可能是由于技术协作而聚集,企业的集聚主要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原材料供应联系, B错误;企业彼此间没有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C错误;该生态产业园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蔗田、
9、养鱼场(第一产业)和其它工厂(第二产业)的联系, D正确。 考点:工业地域的形成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 “某省区四个不同区域示意图 ”,其某种工业企业规模、人口密度及人均收入分别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企业最有可能是( ) A汽车制造厂 B钢铁厂 C可口可乐厂 D电子装配厂 【小题 2】调查发现,图中乙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 69%,影响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最有可能的是( ) A交通便利 B科技发达 C政策优惠 D环境优美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信息所示该企业规模与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呈正相关,说明该企业属于市场导向型
10、工业;汽车制造厂、钢铁厂不可能如此的分散式均匀化分布;电子装配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其布局要求在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地区,而劳动力廉价地区通常人均 GDP较低,所以四个备选项中,最可能是可口可乐厂。 【小题 2】图中信息所示乙区人口密度小、人均收入低,且在此布局的企业生产规模小,属于开发较晚、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其生态环境状况较好,最有可能是环境优美而发展新兴的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使得该区第三产业的比重 较高。 D正确。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
11、然条件是( ) 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地广人稀 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A B C D 【小题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劳动力充足 机械化程度高 市场广阔 农业科技先进 交通运输便利 A B C D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热量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 错误;美国玉米带在中央大平原,我国东北玉米带位于东北平原,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 错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松花江、嫩江等丰富的灌溉水源,美国中央大平原属于温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12、,有密西西比河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正确;两地地形都为平原,地势平坦, 正确;两地都有肥沃的黑土分布, 正确。 D项正确。 【小题 2】两地的玉米生产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商品谷物农业,该农业 地域类型的主要特征为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两地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实行农场化经营,机械化程度较高;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玉米的市场需求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但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不如美国,故两地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考点: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个月,前期( 1个月)最适宜温度为 15 18 ,后期(个月)最适宜温度为 12 14 。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
13、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是( ) A 4月 B 5月 C 7月 D 9月 【小题 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 A病虫害少 B水源丰富 C离市场近 D上市较迟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题干材料可知: “前期( 1个月)最适宜温度 15 18 ,后期( 1个月)最适宜温度 12 14 。 ”该农作物前期温度要求较高后期温度要求较低,即在后期收获期温度要求 12 14 。图中乙地气候特征, 4月温度数值符合,但是随后温度是升高的,不符合该农作物的 “后期 ”收获期的要求; 5月和 7月温
14、度数值都偏高,不符合; 9月符合该作物后期的适宜温度,且处在乙地温度降低的时期,所以最佳收获月份为 9月份, D正确。 【小题 2】根据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随月份变化特点,乙地气温较低,特别是冬季气温低于 0 ,低温使得病虫害少;水源丰歉与离市场远近在题中没有相关资料能够说明, B、 C错误;图中甲地适宜该作物生长季节是 11-12月份,乙地适宜该作物生长季节是 8-9月份,所以该作物乙地上市早于甲地, D错误。 A正确。 考点:气候与农业生产 下图 A表示甲己六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特色,图 B示意某种农业的活动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 图 A中甲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
15、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 【小题 2】图 A所示农业活动模式,与图 B中哪一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 A丙 B己 C戊 D丁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判读图 A,甲农业地域类型经营特色为:以作物为主,集约化生产,自给。根据对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征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只要季风水田农业符合其特征。商品谷物农业是商品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以饲养牲畜为主,是商品农业;混合农业既种植农作物,也饲养牲畜,是商品农业。 【小题 2】图 B 所示,该农业生产依靠天然的牧草饲养牲畜,产品只供给农家,说明该农业生产劳动对象是以牲畜为主,粗放
16、经营,自给农业。图 A中戊符合其特征。 C正确。 考点:农业地域类型。 下图是我国北纬 30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 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造成我国 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 ) A海拔 B降水 C冰川 D土壤 【小题 2】我国 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 ,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注意题图中的 30N纬线和地势阶梯分界线这些关键信息。根据图中地势阶梯分界提示,可
17、知我国沿 30N纬线、 100E以西地区为青藏高原区,该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导致热量不足,从而使得植被生长缓慢。 A正确。 【小题 2】我国沿 30N纬线, 100E以东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从图中可知植被叶面积向东(离海洋越近)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反映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该分异规律也称为经度地带性规律。 考点:气候与植被;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与经纬度的关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关于该森林带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最南界线为 25S B最北界线为 60N C上限海拔大体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18、D上限海拔最高可超过 5000米 【小题 2】从 60E到 130E,引起该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逐渐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可知:此图所示为北半球森林带的分布,其最北界线在 60N以北地区, A、 B项错误;上限海拔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最高接近 5 000米,故 C正确。 【小题 2】图中显示,从 60E到 130E,该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逐渐变低。从60E到 130E,是从内陆向沿海地区过渡,内陆和沿海地理自然要素最大的差异为降水。沿海地区水分充足,森林带分布海拔高度较低,而内陆地区,降水少
19、,森林带分布海拔高度较高。 C正确。 考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读 “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 (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该地区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 B C D 【小题 2】与该地 时期人口增长相似的是现在的( ) A科威特 B德国 C美国 D巴西 【小题 3】 时期以后该地区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自然灾害频发 B人口老龄化 C技术人才外流 D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影响一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有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20、。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人口的机械增长率之和。若一地区某时期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之和最高,则该时期人口增长最快。由图形信息可知, 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之和最大,所以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应是 , A正确。 【小题 2】图示该地 时期人口变化特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人口迁移率为正,且量最大(即人口迁入量最大),即该时期由于人口的净迁入使得该地人口总数增加。与此种状况相似的德国,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但因为经济发达,收入较高等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 【小题 3】 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说明该地人口迁入量减少,但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若是自然灾害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福建省 龙海 中高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