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876-2010 白灵菇生产技术规范.pdf
《DB63 T 876-2010 白灵菇生产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 T 876-2010 白灵菇生产技术规范.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 T8762010 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2010 - 05 - 04 发布 2010 - 05 - 15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 T8762010 I 前 言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海林、高淑敏。 本标准于2010年05月04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 DB63/ T8762010 1 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白灵菇栽培技术、环境条件、栽培时间、菌种培养等。 本标准适用于白灵菇设施生产及使用。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8407.1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 5099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白灵菇 又称白灵侧耳,为一种可食用的大型真菌。 3.2 菌丝体 白灵菇菌丝体是由许多菌丝交织形成的网状结合体。是白灵菇的营养器官。 3.3 子实体 是白灵菇的生殖器官,也是人工栽培食用菌的产品。 3.4 原基 菌丝生理成熟
3、后纽结形成的蕾状物,尚未分化的子实体原始阶段。 DB63/ T8762010 2 3.5 菌蕾 由原基分化为有菌盖和菌柄的幼小子实体。 3.6 菌种 由孢子或组织分离得到的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 可用于繁殖后代及扩大培养的纯菌丝体及其生长基 质组成的繁殖材料。一般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 3.7 母种 又称一级种,是由孢子或组织分离后获得的原始菌种。常用试管生产,俗称试管种,是保藏和扩大 繁殖的主要菌种。 3.8 原种 又称二级种。用母种扩大繁殖的固体菌种。 3.9 栽培种 又称三级种,用原种扩大接种而制成,供生产上栽培子实体(菇)使用。 3.10 生物转化率 实际鲜菇收获量/实际投料量(干
4、重)100%。 4 产地环境条件 白灵菇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07的规定。 5 菌种培养 5.1 母种培养 母种培养在恒温箱内进行。将母种试管整齐地排列在箱内,将温度控制在28,保持72h, DB63/ T8762010 3 后调至 25,保持 7d10d,菌丝长满试管后进行转管或繁殖原种。 5.2 原种、栽培种培养 原种、栽培种在培菌室内培养。原种瓶、栽培种袋整齐地排列在培菌架子上。室内温度控制在25 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每日通风1h。经过25d30d,菌丝长满瓶(袋)。 6 设施及技术要求 6.1 标准菇房 标准菇房长20m25m,宽6m8m,高5m6m ,房内设
5、两列6层床架,层距0.6m0.7m,床宽1.6m 1.8m,下层离地0.3m,上层距屋顶1m1.3m。两 列床架间隔0.8m1m,菌床上的侧护板高15cm20cm。 菇房设有门窗,可以通风换气。 6.2 普通菇房 菇房长8m12m, 宽6m8m, 高4.5m6m。 菇房内置4排5排多层床架, 床架长6m, 床宽1.5m1.8m, 菇房设有门窗,可以通风换气。 6.3 节能日光温室 分为砖体结构、土夯墙体结构及浅山地区借助山体搭建的温室等三种。砖体结构一般墙体为0.8m 1.2m的双墙体,墙体中间为保温层,内填放炉渣、木屑或 泡沫板,土夯墙体为用模板框定 1.2m1.5m 米的框架,用地下潮湿土
6、壤填充、夯实的墙体,两种结构温室的棚外径长根据地势在35m70m之间,宽 7m8m,高2.5m3.5m,单头设门,上盖棚膜、遮阳网(麦草帘)等。 6.4 塑料大棚 固定或可以随意移动用钢架搭置的菇棚,棚长25m35m,宽10m13m,高2m2.5m,两头设门,上 盖薄膜、遮阳网,棚顶设计成拱型。 6.5 半地下菇棚 在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质粘重的地方建造的地下(或半地下)菇棚,也可由防空洞,地下仓 库改造而成。 7 培养料及菌袋制备 7.1 培养料配制 配方一:棉籽壳92%,玉米粉5%,石膏1%,石灰1.5%,尿素0.5%。 配方二:棉籽壳89%,麸皮6%,石灰1%,石膏1%,玉米粉2%,
7、糖0.5%,磷酸二氢钾0.4%,多菌灵0.1%。 7.2 拌料 将配方中主料棉籽壳铺好,除玉米粉、麸皮和糖以外,其它料分层撒在主料上,加水,拌匀料堆, 含水量达到60%后堆料,料堆宽为1.5m,高1m1.5m的长形堆,长短不限。在堆顶上每隔40cm50cm打 一排到地的通气孔,每侧打2排通气 孔。堆顶覆盖薄膜,堆下部留50cm不盖膜,以利透气。建堆第二天 DB63/ T8762010 4 堆温上升,检查料表层25cm以下温度达到60以上时,保持12h24h,即可翻堆,发酵7d8d,期间翻 堆35次。发酵好的料呈棕褐色、不粘、无酸臭味。装袋之前调含水量6065,用1%的石灰水调节 PH值在8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 876-2010 白灵菇生产技术规范 876 2010 白灵菇 生产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