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998-2008 船舶用气囊下水工艺操作规范.pdf
《DB37 T 998-2008 船舶用气囊下水工艺操作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998-2008 船舶用气囊下水工艺操作规范.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47.020.99 U9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9982008 船舶用气囊下水工艺操作规范 2008-05-08 发布 2008-06-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7/T 998 2008 前 言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船舶工业管理处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菊香、黄立身、王 玮、赵光胜、王绍清。 I DB37/T 998 2008 船舶用气囊下水工艺操作规范 1 2 3 3.1 3.2 3.3 4 4.1 范围 本标
2、准规定了采用气囊下水的不同种类船舶的分类等级,对船舶采用气囊下水用的坡道、气囊、 辅助设备(牵引绞车、空压机)等基础设施以及下水计算、操作程序、操作工人技术培训等提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钢质、木质、铝质、玻璃钢等制造的常规船型船舶采用气囊下水的操作过程。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B/T 30002007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
3、。 CB/T 3795 船舶上排、下水用气囊。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下水坡道 为船舶采用气囊下水建造的船台到水面之间的带坡度的道路,包括水中延伸部分。 落墩 船舶在船台建造时始终坐落在船墩上。下水前,铺入气囊充气将船舶抬高,当船底高出船墩后, 将船墩撤至船舷外,然后适当将气囊放气使船底降落到下水工艺要求的高度的整个过程。 移船 将船舶从船台向水边移位的过程。 船舶 下水船舶分类等级按表 1。 表 1 下水船舶分类等级表 类 别 船 舶 重 量 及 长 度 A 级 下水重量大于 5000t,或长度大于 150m 的船舶 类 B 级 下水重量大于 3000t 至 5000t
4、,或长度大于 120m 至 150m 的船舶 类 下水重量大于 1500t 至 3000t ,或长度大于 90m 至 120m 的船舶 3 DB37/T 998 2008 表1 (续) 类 别 船 舶 重 量 及 长 度 类 下水重量大于 500t 至 1500t ,或长度大于 60m 至 90m 的船舶 类 下水重量大于 100t 至 500t ,或长度大于 30m 至 60m 的船舶 类 下水重量不大于 100t,或长度不大于 30m 的船舶 4.2 4.2.1 4.2.2 4.2.3 5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6 6.1 6.1.1 6.1.2
5、6.1.3 6.2 6.3 船舶下水前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船舶水线下工程全部结束,应安装的设备、阀件等必须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船体外板上焊缝经检验合格,船底板和所有附件上的毛刺、焊瘤等均应磨平。 船舶主尺度测量完毕,水线标志经检验合格,最后一道油漆完成后,按船舶下水要求及油漆工 艺规定时间内下水。 下水坡道 类船舶采用气囊下水时,必须建造专门设计的钢筋水泥混凝土下水坡道,坡道的坡度应能使船 舶借气囊的滚动而自行下水,其长度和坡度的选取应适合气囊下水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减少船舶入 水阶段艉弯和艉上浮所引起的气囊压力增加,坡道在船舶宽度范围内左右不平度不得大于 15mm。 类船舶采用气囊下水时,
6、应该建造水泥混凝土专用下水坡道,坡道的坡度应能使船舶借气囊之 滚动而自行下水,在船舶宽度范围内左右不平度不得大于 20mm。 类船舶采用气囊下水时,下水坡道应该是水泥地面,并且在船舶宽度范围内左右不平度不大于 30mm。 类船舶采用气囊下水时,下水坡道允许是水泥地面或泥土地面,但泥土地面必须经压路机压平, 并且船舶宽度范围内左右不平度不大于 50mm。 类船舶采用气囊下水时,下水坡道允许利用原有泥土地面、沙土地面,但必须整理平整,地面 凹穴应填平,船舶宽度范围内左右不平度不得大于 80mm。 下水坡道的地面承载力应大于气囊工作压力的 2 倍以上。 下水坡道在水下应保持适当的长度,保证坡道末端有
7、足够的水深。 下水坡道表面在气囊滚动前都应进行清扫,保证无铁钉等尖锐硬物。 气囊 用于船舶下水的气囊,应对其按 CB/T 3795船舶上排、下水用气囊规定检验合格。 类、类船舶下水,必须采用每米承载力不小于 200kN 的气囊,并符合以下规定: a) 气囊产品经质量检验部门检测合格,具有检测合格报告; b) 生产企业必须对同类型气囊经包括爆破试验在内的各项试验合格。 类、类船舶下水,气囊产品应该具有主要性能试验报告,具有检测合格报告。 类船舶下水采用的气囊,应具有检测合格报告。 气囊使用前,应作无载充气试验,充气压力取该直径气囊工作压力的 1.2 倍,保压时间不少于 1 小时。 类、类船舶采用
8、气囊下水前,必须对气囊数量和布置位置进行计算,要求总承载力不小于下 4 DB37/T 998 2008 水船舶自重的 1.2 倍,每只气囊承载力对重心之矩的总和须小于(两柱间长自重)的 3%。 6.4 船舶起墩时,气囊的数量可按公式(1)计算: db LRC gQ KN = 1 (1) 式中: N 一一滚动气囊的数量,只; K 1 一一系数,K 1 =1.21.3 ; Q 船舶下水时的重量,t ; g 重力加速度,m/s 2 ; C b 船舶方形系数; R 每米气囊允许的承载力,kN/m ; L d 在船舶舯剖面处气囊囊体与船舶接触的长度,m 。 6.5 6.6 船舶借助气囊移动时,应预备接续
9、气囊,接续气囊的数量一般取(14)只。 滚动气囊之间的中心距应保证船舶结构强度,同时还应防止滚动气囊之间压叠在一起,一般可用 公式 (2)和 (3)来校核其间距: k N L 6 1 (2) 4.0 21 + D N L (3) 式中: L船底能摆放气囊的实际长度,m ; N滚动气囊的数量(不含接续气囊数量),只; D滚动气囊囊体公称直径,m ; k系数,钢质船:k = 1,木质、铝质、玻璃钢船:k = 0.8。 对强度有特殊要求的船舶,气囊间距应根据具体要求决定 。 7 7.1 7.2 7.2.1 7.2.2 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包括绞车和空气压缩机。 绞车。 选用低速绞车,其放缆速度为(91
10、3)m/min。 移船时绞车钢丝绳牵引力按图 1 及公式(4) 、(5)计算: 5 DB37/T 998 2008 图 1 下水船舶在坡道上受力分析 T V QgQgQF C += cossin (4) cos C C N FK F (5) 式中: F C 船舶倾斜时所产生的下行力,kN ; Q船舶下水时的重量,t ; g重力加速度,m/s 2 ; 船舶龙骨坡度,(); 气囊在坡道上滚动的阻力系数; V移船速度,m/s ; T绞车刹车时间,s ; F绞车钢丝绳的牵引力,kN ; K安全系数,K = 1.2 1.5 ; N C 滑轮组上的钢丝绳道数; 牵引钢丝绳与船舶龙骨线之夹角,();一般应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998-2008 船舶用气囊下水工艺操作规范 998 2008 船舶 气囊 下水 工艺 操作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