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3277-2020 红松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pdf
《DB21 T 3277-2020 红松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3277-2020 红松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60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277 2020 红松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Pinus Koraiensis cultivation for larger-size timber 2020 - 06 - 30 发布 2020 - 07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3277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适宜栽培区 . 1 5 培育指标 . 1 6 造林技术 . 2 7 森林抚育 .
2、 3 8 主伐 . 4 9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要求 . 4 10 病虫害防治 . 4 11 档案管理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红松大径材林适宜栽培区 .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红松大径材林各林龄阶段生长量指标 . 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红松大径材林径级、材质培育目标 . 8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红松大径材林抚育采伐适宜保留株数 . 9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红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10 DB21/T 3277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 起草 。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 和草原局 提出 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
3、森林经营研究所。 本标准 起草人:丁磊 、 胡万良 、 孔祥文 、 金鑫 、 徐庆祥 、 姚荣升、 姚博 、 潘丕克 、 王卫、 尚福强、 王学东、李国升、 霍连发、 彭艳、 于洪亮 、 林晓 坤 、 吕媛、 邱 影 、卢正才、 陈明海、 邓 阳、 倪鹏跃、李 委、肖亮、谢克光、白江元、王志民、王淑红 、 于晗 、 朱跃斌 。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资料性目录,附录 B为规范性目录 ,附录 C为 规范性 目录 , 附录 D为规范性目录 , 附录 E为资料性目录 。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
4、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 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联系电话: 024-23448927。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丹东市金山开发区古城路 150号,联系电话: 0415-4157001。 DB21/T 3277 2020 1 红松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松大径材培育的定义和术语、 适宜栽培区 、 培育指标 、 造林技术 、 森林抚育、 生物 多样性及生态保护要求 、主伐、 病虫害防治、 档案管理 等技术措施及指标 。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红松产区内的红松 大径材 林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5、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81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LY/T 1646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DB21/T 706 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DB21/T 1291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红松大径材 林 以生产大径材为培育目标,通过定向培育,在一定的期限内 林分平均胸 径 35cm 的 林分 。 3.2 定向培育 根据林分的主导功能和经营目的,确定森林的培育目标和方向,应用精细的更新造林技术措施及经 营管理措施,最终实现培育目标。 4 适宜栽培区 位于长(春)大(连)线铁路以东 (铁岭到大石桥一线以东 ),
6、即北纬 398 4312,东经 12230 12547,部分山地丘陵地区。基本情况 参 见 附录 A。 5 培育指标 5.1 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 当年 造林成活率 90%, 第 3年 保存率 85%。 DB21/T 3277 2020 2 5.2 生长指标 不同林龄时低限生长 指标 详 见附录 B。 5.3 林木质量 树冠发育健壮, 主伐时林木分叉率不超过 40%, 分叉高度在 12m 以上 , 树干通直 , 10m 以下无死 结 和叉干 。 径级指标、出材率指标、材质指标 详 见附录 C。 6 造林 技术 6.1 林地选择 a) 海拔 150m 1800m。 b) 排水良好 的地块 ,阴坡、
7、半阴坡,坡度 30,坡的中下腹, 避开 冲风口处 。 c) 土层深度( A+B 层) 30cm 的棕壤或暗棕壤。 d) 林地质量等级为 、 级 ,地位 指数 13 以上 。 e) 造林地块面积 2hm2,超 过 10hm2需要 栽植 30m 50m 宽的 阔叶树带或保留 相同宽度的 萌生阔 叶树 带 。 6.2 清理林地和定点 6.2.1 在采伐迹地、荒山、灌丛上要进行全面割除蒿草灌木。亦可进行带状割除。根据造林密度确定 割除带的宽度,伐除带要宽 (10m 以上 ),保留带要窄 (2m 以内 , 要清除升麻、风毛菊、泽兰、马先蒿、 茶藨子等红松锈病寄主 ),伐除带的方向顺山或横山。 6.2.2
8、 割除的杂草、灌木、梢头、枝丫等运出林地或沿等高线 横 山堆放,带宽 2m 以内,带间距 20m 以上。 6.2.3 清理林地后,按造林密度进行定点。带状清理林地在割除带内定点。 6.2.4 林地清理禁用除草剂等化学药剂。 6.3 整地 6.3.1 整地方式、方法 穴状整地,规格 60cm60cm30cm。 整地要将穴内草皮、土块打碎,捡出石块、残根、枯枝等杂 物,穴内全垦 ,并保持原土层不乱。 6.3.2 整地时间 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季或随整地随栽植 。 6.4 苗木 6.4.1 辽宁地区的红松 种子园 或 母树 生产的良种 所培育的苗木。 6.4.2 造林用苗木采用 4 年 5 年 I 级移
9、植苗(不含嫁接苗) , 标准应符合 DB21/T 1291。 6.5 栽植 6.5.1 栽植时间 裸根苗造林在土壤春季 解冻深度达到苗木主根长度时,苗木芽萌动之前进行,栽植时期尽量提前。 DB21/T 3277 2020 3 营养杯苗造林在雨季或春季进行。 6.5.2 栽植方法 开穴直径 30cm, 穴深超过苗木主根长 5cm左右,栽苗要扶正,根系舒展,先填湿的表土至坑深三分 之二,轻提苗木后踩实,覆底土,再踩实,最后覆一层虚土,埋土深度至苗木原根际土印 1cm 2cm。 栽植时因地制宜地采取苗根沾水、保水剂浸根、挂泥浆等保湿措施,以防苗木根系失水。 6.5.3 初植密度 按照 1110株 /
10、hm2 2500株 /hm2的初植密度进行栽植。 6.6 幼林抚育 6.6.1 造林后连续割草割灌、扩穴,连续 5 年,第 1 3 年每年 2 次,以后每年 次。 6.6.2 割草、割灌在 6 月中上旬至 7 月上旬,如遇干旱年份可延至 8 月上旬进行。 6.6.3 将幼林地上的杂草灌木带状(穴状)割除(带 宽、穴径 1.0m),并清除带内的红松锈病寄主, 留茬高度在 8cm 以下,割除的杂草灌木放在距幼树 50cm 以外,不得压苗。 6.6.4 幼林在郁闭前后进行一次伐除过密的生长不良林木及萌生的阔叶树。 7 森林抚育 7.1 抚育间伐 7.1.1 起始期与间伐期 当 林木分化明显,出现自然
11、稀疏现象,林分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 时 进行 ,即 13 18年 。 间 隔期 3年 。 7.1.2 林木 分 级 按 级木分级标准,凡定性为 、 、 级木的全部保留, 级木全部砍除, 级木原则上全部砍 除,最后 达到 定量间伐株数为止。分级标准详见 DB21/T 706。 7.1.3 技术要求 抚育间伐 后,单位面积株数不低于林分适宜保留株数的下限(详见附录 D)。一般间伐 3 5 次。 其它技术要求详见 DB21/T 706。 7.2 修枝 7.2.1 修枝时间 幼林郁闭后,当树冠下部出现 2轮 3轮枯死枝或濒死枝时,即开始修枝。修枝间隔期 4年 5年,可 结合抚育间伐作业同时进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 3277-2020 红松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 3277 2020 红松 大径材 培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