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8,分数:28.00)1.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分数:1.00)A.存在先于本质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统一于存在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2.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分数:1.00)A.多元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3.“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分数:1.00)A.先验论观点B
2、.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经验论的观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根本原因在于(分数:1.00)A.它是真理的理论体系B.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C.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它是建立在辩证法基础上的哲学5.中国唐代哲学家刘禹锡提出:“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这种观点是(分数:1.00)A.唯心主义的B.主观唯心主义的C.客观唯心主义的D.唯物主义的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的集中体现是(分数:1.00)A.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B.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创立了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哲学体系D.创立
3、了唯物史观7.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分数:1.00)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离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际相分离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8.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池篇中也表达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分数:1.00)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9.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分数:1.00)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世界是不可认识的C.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D.认识是消极被动的反映10
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在于(分数:1.00)A.是否承认社会的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11.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分数:1.00)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1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分数:1.00)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
5、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13.“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分数:1.00)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14.“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是(分数:1.00)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15.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是(分数:1.00)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16.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
6、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论断说明(分数:1.00)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B.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C.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对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与依据17.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来说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表明(分数:1.00)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具有能动性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C
7、.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18.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分数:1.00)A.科学地认识世界B.革命地改造世界C.充分发挥能动性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9.哲学上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分数:1.00)A.在阶级社会里哲学的阶级性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20.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分数:1.00)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C.可 13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D.唯理论与经验论
8、的对立21.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分数:1.00)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2.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分数:1.00)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3.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分数:1.00)A.万物皆备于我B.存在就是被感知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D.心外无物24.休谟说“感觉是人
9、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分数:1.00)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经验论的观点25.对事物只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这是(分数:1.00)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旧唯物主义观点D.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6.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分数:1.00)A.唯心论B.不可知论C.诡辩论D.二元论27.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分数:1.00)A.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为核心的B.以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为核心的C.以关于阶级斗争原理为核心的D.以社会意识形态原理为核心的28.古代朴
10、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分数:1.00)A.“客观实在性”B.“理念”C.“灵魂”D.“原初”物质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2,分数:44.00)29.当今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还有人相信唯心主义,这是由于(分数:2.00)A.剥削阶级的偏见B.客观世界仍然存在着大量未知的领域和不解之迷C.私有制度的存在D.主观和客观永远存在着矛盾30.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
11、:“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分数:2.00)A.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B.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C.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D.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31.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感觉与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他(分数:2.00)A.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对花的存在的反映B.认为花的存在离不开人对花的感觉C.认
12、识人对花的感觉离不开花的存在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第一性的32.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意义在于(分数:2.00)A.它可以代替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B.它可以作为研究历史问题的出发点C.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D.它为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分数:2.00)A.天下只是一个理B.精神是世界的本原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34.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分数:2.00)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13、C.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35.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其性质属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有(分数:2.00)A.自由和必然B.真理和客观规律C.理论和实际D.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3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由于(分数:2.00)A.它的研究对象发生深刻变化B.它的理论内容日益完备和科学化C.它的功能不仅是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D.它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7.一切唯物主义者都主张(分数:2.00)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意识具有自觉能动性C.世界是可知的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8.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下
14、列关系具有哲学基本问题性质的有(分数:2.00)A.名实关系B.理气关系C.形神关系D.心物关系39.“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分数:2.00)A.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40.近代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分数:2.00)A.机械性B.直观性C.形而上学性D.不彻底性41.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分数:2.00)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4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分数:2.00)A.在马列主
15、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B.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C.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和运用于中国实践,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D.对中国传统哲学批判继承的过程,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改革开放经验以及共产党治党治国经验进行哲学总结的过程43.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分数:2.00)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4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有(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供了科学
16、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伦理教化功能,指导人们树立和巩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C.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D.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树立和巩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阔眼界、不断创新,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境界45.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史观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是(分数:2.00)A.唯物史观对唯心史观斗争不力B.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难以揭示比较隐蔽的经济根源C.剥削阶级思想家有意歪曲解释社会历史D.社会领域人们有意识活动造成意志支配历史的假象46.下
17、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的有(分数:2.00)A.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B.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C.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D.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结合47.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分数:2.00)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集合C.心外无事,心外无理D.吾心即宇宙48.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分数:2.00)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客观实际是认识的对象C.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D.实际经验是惟一可靠的4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是(分数:2.00)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
18、争从属于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B.不和唯物论结合的辩证法就不是科学的辩证法C.不和辩证法结合的唯物论就不是彻底的唯物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影响着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50.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分数:2.00)A.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经验论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8,分数:28.00)1.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分数:1.00)A.存在先于本质 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统一于存在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解析:“存在先于
19、本质”是现代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代表性观点,显然属于人本主义思潮,因此正确选项为 A。萨特认为,人与物不同,人没有先天的、预先规定的固定本质,人之初是空无所有的,只是主观性的存在,只是到后来,通过露面、出场等活动,才造就自己的本质,“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所以存在先于本质。这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否定人的先天固有的本质;否定人的本质是上帝创造的;强调人的本质是在自己行动中创造的。其错误是:割裂了存在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夸大了个人行动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对人的本质、对人的活动的决定作用。“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近代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的代表性观点,“世界统一于存
20、在”是德国杜林的折中主义观点,“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则是黑格尔的既具有保守性、又暗含着辩证法的论断,都不合题意。因此,备选项 B、C、D 应排除。2.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分数:1.00)A.多元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解析:古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古代哲学家们从世界的“本原”、“基质”、“统一性”问题,引出了物质概念,并认为水、火、元气、原子等等构成了世界的本原。古代唯物主义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这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
21、贵的猜测,缺乏科学依据。同时,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并把这种物质形态称为“原初物质”,这就把问题简单化、片面化了。故应选 D。3.“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分数:1.00)A.先验论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经验论的观点解析:试题中的话是马克思的名言,意思是说,由于人的社会地位、知识背景、价值观的不同,对同一事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和认识,这体现了人的感觉和认识的主体差别性。因此,应选 C。先验论(备选项 A)是主张人的认识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唯心主义认识论,主观唯心
22、主义(备选项 B)是主张世界是人的感觉、意识的产物的哲学观点,经验论(备选项 D)则是片面强调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都同题意不合,均应排除。4.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根本原因在于(分数:1.00)A.它是真理的理论体系B.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 C.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它是建立在辩证法基础上的哲学解析: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它是与时俱进的。5.中国唐代哲学家刘禹锡提出:“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这种观点是(分数:1.00)A.唯心主义的B.主观唯心主义的C.客观唯心主义的D.唯物主义的 解析: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23、便是:“宇宙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大的东西,人是动物界发展的最高产物。”强调的是世界的物质性,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完全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因此选D。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的集中体现是(分数:1.00)A.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B.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创立了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哲学体系D.创立了唯物史观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从理论内容上看,最根本的在于它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时,首先创立的是唯物史观。因此,正确选项是 D。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24、,固然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但这不是它实现了伟大变革的集中体现,因此,应排除备选项 A,“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这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提法,在不少哲学家那里,自然观和历史观也是“统一”的,关键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因此,也应排除备选项B。备选项 C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本质,不是讲“理论内容”,同题意不合,也应排除。7.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分数:1.00)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离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际相分离 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解析: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离,而 ABD都只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离的具体表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 世界观 方法论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