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40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40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403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40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分数:2.50)A.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B.开放、开拓进取型的经济C.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D.与较发达的社会生产相联系的经济形态2.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是(分数:2.50)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B.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因而不是商品C.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因而不是商品D
2、.有使用价值且是交与别人使用的,但不是通过交换,因而不是商品3.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分数:2.50)A.消费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商品的价值B.生产者既实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C.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支付了商品的价值D.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4.商品的价值是(分数:2.50)A.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B.由抽象劳动形成的C.商品的社会的、本质的属性D.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其劳动的关系5.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分数:2.50)A.使用价值是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
3、担者B.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价值是同质的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存在互为前提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6.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50)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存在互为前提7.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50)A.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D.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8.只是在一定时间内让渡了商品的
4、使用价值而未转让商品所有权的商品交换有(分数:2.50)A.车站、码头的小件寄存B.资本的借贷C.住宅、店铺的租赁D.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买卖9.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B.不同的具体劳动的质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10.劳动生产率是(分数:2.50)A.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B.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C.用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D.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11.商品
5、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分数:2.50)A.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B.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反比关系C.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关系D.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12.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分数:2.50)A.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B.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中的应用程度C.劳动者的技能及熟练程度D.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组织和自然条件13.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分数:2.50)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1
6、4.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分数:2.50)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B.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C.生产的使用价值量提高D.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15.马克思指出:“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并不包含价值的量的规定。”这段话说明,在 1 只绵羊=2 把石斧的等式中(分数:2.50)A.石斧用其使用价值表现绵羊的价值B.石斧的价值没有得到表现C.石斧没有价值D.石斧处在等价形式上16.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分数:2.50)A.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 30 万元B.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款 10 万元C.缴纳房屋契税 9000 元D.交付车库租金 20
7、0 元17.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分数:2.50)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18.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分数:2.50)A.商品价值的变化B.货币价值的变化C.供求关系的变化D.平均利润率的变化19.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分数:2.50)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20.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价格(分数:2.50)A.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价值的变化B.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C.与价值变化的幅度始终保持一致D.与
8、价值背离,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分数:2.50)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D.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价格往往要背离价值22.29。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分数:2.50)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23.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分数:2.50)A.自觉地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B.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C.白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24.价值
9、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的一些消极后果有(分数:2.50)A.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B.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C.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D.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2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是因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分数:2.50)A.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B.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C.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D.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6.商品的内在矛盾有(分数:2.50)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B.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
10、式的矛盾C.商品与货币的矛盾D.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27.简单商品经济包含着一系列内在矛盾,它们是(分数:2.50)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28.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我们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分数:2.50)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C.在总的劳动消耗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比重相对减少了D.第三产业中为生产服务的部门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29.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11、(分数:2.50)A.两者都是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B.价值的创造以财富的生产为前提C.价值创造是一个历史范畴,财富生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D.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源泉是不同的30.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数:2.50)A.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B.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C.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D.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3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数:2.50)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32.马克思劳
12、动价值论的意义体现在(分数:2.50)A.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B.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C.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D.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33.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分数:2.50)A.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B.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C.劳动力必须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D.货币能变成资本34.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分数:2.50)A.没有客
13、观条件B.它是价值的源泉C.它取决于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及教育费用D.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35.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应包括(分数:2.50)A.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新价值B.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劳动者所必需的教育训练费用36.所有制与所有权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50)A.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B.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D.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37.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原因在于它(分数:2.50)A.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
14、目的和手段B.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过程C.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起主导作用D.决定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38.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的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分数:2.50)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B.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39.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分数:2.50)A.生产使用价值B.形成新价值C.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D.转移劳动力的价值40.对资本的正确理解应当是(分数:2.50)A.资本就是生产资料B.资本不是静止物,而是一种运动C.资本是
15、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D.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考研政治-40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分数:2.50)A.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B.开放、开拓进取型的经济 C.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与较发达的社会生产相联系的经济形态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的掌握。题中 ABCD 四个选项是对商品经济基本特征的具体表述,复习中注意加强记忆和理解。2.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是(分数:2.50)A
16、.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因而不是商品 C.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因而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且是交与别人使用的,但不是通过交换,因而不是商品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商品及其二因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即商品具有两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是价值。所以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物品只有同时具有了使用价值和价值才成为商品,缺一不可。题中四个选项都正确地反映了
17、这种关系。本题可就对商品概念的理解,结合题中几个选项从不同角度命制分析题。3.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分数:2.50)A.消费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商品的价值B.生产者既实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C.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支付了商品的价值 D.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得到商品价值,而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取商品的使用价值,生产者为了获取商品的价值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
18、,而消费者为了获取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放弃相当于商品价值的等价物,因此答案为 CD。4.商品的价值是(分数:2.50)A.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B.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C.商品的社会的、本质的属性 D.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其劳动的关系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商品价值的理解。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对价值的理解是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价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下功夫去很好地把握。本题四个选项都是关于价值这一范畴的正确表述,复习时应弄清其真实含义,这样,不管题型怎样变换,都可应付自如。商品价值问题可从多角度命制选择题。5.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19、和价值的关系是(分数:2.50)A.使用价值是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价值是同质的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存在互为前提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关系的理解。使用价值首先表现的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由于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是价值,它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因此,使用价值实质上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由此可见 AD 为正确答案。不同的物品其使用价值是不一样的,因而是不同质的,无法进行比较,而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同质的,因此可以进行比较,B 为正确答案。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矛盾统一体,一方
20、面,两者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而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两者又是矛盾的,“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因此 C 为不正确答案。本题可变换题型从多角度命制选择题。复习时注意理解上述对各选项正误的解析,以灵活应对各种形式的命题。6.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50)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存在互为前提解析:解析 本
21、题考查对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在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三者的关系中,ABC 三项都是正确的表述。D 项则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有使用价值,如空气、阳光等,这些东西都有使用价值,但它们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7.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50)A.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价值、价格、供求之间关系及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理解。在商品经济中,价值
22、、价格、供求之间的关系有三个层次:一是价值决定价格;二是供求影响价格;三是价格变化反过来影响供求。按照这一关系分析各选项,ACD 都是正确答案。B 项把价值对价格的“决定”说成“影响”,是错误的。考生在回答本题时容易误选 B 项,这是需要注意的。8.只是在一定时间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未转让商品所有权的商品交换有(分数:2.50)A.车站、码头的小件寄存B.资本的借贷 C.住宅、店铺的租赁 D.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买卖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商品使用价值(使用权)和商品所有权的准确理解。题中 BCD 项都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权),但又没有让渡商品的所有权,是正确答案。A 项既没有让渡商品
23、的使用价值(使用权),也没有让渡商品的所有权,是错误的选项。9.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B.不同的具体劳动的质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解析:解析 本题测试考生对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 D 也是正确答案。10.劳动生产率是(分数:2.50)A.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 B.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24、C.用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D.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解析:解析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或者用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价值总量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因此它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而非成正比,D 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ABC。11.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分数:2.50)A.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 B.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反比关系C.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关系 D.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与劳动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40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