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4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34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响度决定于(分数:2.00)A.声波波幅的大小B.声波基频的高低C.声波波形的谐波频谱D.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3.对呈现的较弱声音的听觉感受受到另一个较强的声音影响的现象是(分数:2.00)A.多普勒效应B.听觉疲劳现象C.听觉适应现象D.听觉掩蔽效应4.当快速行驶的汽车从远处朝向我们行驶,经过我们身边和远离我们时,我们会感到朝向我们时听觉感受加强、声音频率提高,而当远离我们时,我们会感受到听觉感受减弱
2、、声音频率降低。这种现象是(分数:2.00)A.多普勒效应B.听觉疲劳现象C.听觉适应现象D.听觉掩蔽效应5.两个不同频率声音分别作用于两耳时会产生(分数:2.00)A.频段掩蔽B.异步掩蔽C.中枢掩蔽效应D.实时掩蔽6.随着年龄的提高,个体会逐渐表现出听力损伤的现象,其特点是(分数:2.00)A.与低频声音相比,对高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男性下降得更快B.与高频声音相比,对低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男性下降得更快C.与低频声音相比,对高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女性下降得更快D.与高频声音相比,对低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女性下降得更快7.当几个相同的声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一般
3、不一定能分辨出几个先后达到达到的声音,这种现象称为(分数:2.00)A.哈斯效应B.多普勒效应C.掩蔽效应D.人耳听觉的非线性8.关于听觉方向和远近定位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的准确度都较高B.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的准确度都较差C.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的准确度较高,人耳判断声源的远近的准确度较差D.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的准确度较低,人耳判断声源的远近的准确度较高9.通过双耳线索进行听觉定位时,关于时间差和强度差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当声音频率高于 1 400 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 1 400 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B.
4、当声音频率高于 1 400 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 1 400 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C.当声音频率高于 1 400 赫兹时,时间差和强度差起同样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 1 400 赫兹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D.当声音频率高于 1 400 赫兹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当声音频率低于 1 400 赫兹时,时间差和强度差起同样作用10.关于噪音掩蔽对语音知觉的影响效果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当语音比掩蔽噪音的强度大 100 倍时,噪音对语音知觉没有显著影响B.当语音比掩蔽噪音的强度大 10 倍时,噪音对语音知觉没有显著影响C.当语音与噪音强度接近时,大约 75的语音能够被
5、正确知觉D.当语音与噪音强度接近时,大约 25的语音能够被正确知觉11.研究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的仪器是(分数:2.00)A.语图仪B.音笼C.听力计D.双通道耳机12.转盘闪烁方法用来考察(分数:2.00)A.临界闪烁频率B.联觉现象C.似动现象D.诱动现象13.视力表用来测定(分数:2.00)A.明适应B.暗适应C.视敏度D.临界闪光频率14.使用阈限法的研究表明,视杆细胞在极端黑暗转入极亮的条件下,其感受性下降(分数:2.00)A.100 万倍B.10 万倍C.1 万倍D.1000 倍15.关于用色轮混合颜色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混合色的亮度是各种混合成分亮度之和;遵循颜色混
6、合的三条规律B.混合色的亮度是各种混合成分亮度之和;不遵循颜色混合的三条规律C.混合色的亮度介于混合成分亮度的中间;遵循颜色混合的三条规律D.混合色的亮度介于混合成分亮度的中间;不遵循颜色混合的三条规律16.人们能够在不必分清楚情景或者任务具体发生了什么改变的情况下,就能够意识到或知觉到情境中已经有部分特征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是(分数:2.00)A.“盲视”现象B.错觉C.注意瞬脱D.幻觉17.实体镜通过用来考察深度知觉的(分数:2.00)A.物理线索B.肌肉线索C.单眼线索D.双眼视差18.根据赫尔姆霍茨三针原理制成的仪器是(分数:2.00)A.霍瓦一多尔曼(Haward-Dolman)仪B
7、.似动现象研究装置C.动景器D.长度和面积估计器19.大小常性测量器测定大小常性的原理是(分数:2.00)A.比配法B.最小变化法C.恒定刺激法D.平衡法20.长度和面积估计器测定线段长度的感觉阈限和估计面积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平衡法B.最小变化法C.恒定刺激法D.平均差误法21.巴甫洛夫通过大量实验,提出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分数:2.00)A.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配对B.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反复配对C.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反复配对D.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反复配对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22.影响听觉方向定位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听觉刺激达到
8、双耳的时间差异B.听觉刺激达到双耳的强度差异C.连续听觉刺激条件下双耳相位差D.视觉23.下面关于听觉掩蔽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对中等强度的纯音来说,最有效的掩蔽是出现在该频率附近的纯音B.低频的纯音可以有效地掩蔽高频的纯音,高频的纯音对低频的纯音的掩蔽效应要弱一些C.被掩蔽音和掩蔽音之间的绝对强度的高低会影响产生听觉掩蔽的被掩蔽音和掩蔽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差异D.较听觉敏感的频率范围,在听觉不敏感的频率范围内,产生听觉掩蔽的被隐蔽音和掩蔽音之间的强度差异要大一些24.语音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分数:2.00)A.音调B.音强C.音色D.音长25.影响语音知觉的因素包括(分数:2.
9、00)A.语音相似性B.语音强度C.语境D.句法26.色光混合的规律包括(分数:2.00)A.互补律B.间色律C.替代律D.对立律27.无意识知觉研究的范式有(分数:2.00)A.Stroop 效应范式B.错误再认范式C.排除测验范式D.空间线索范式28.在无觉察知觉的研究中,控制自变量的方法有(分数:2.00)A.通过注意分配控制意识B.通过刺激条件控制意识C.通过情绪调整控制意识D.通过反应方式控制意识29.下列选项中,支持知觉间接性观点的是(分数:2.00)A.“视崖”知觉实验B.三维图形知觉测验C.不可能图形D.知觉恒常性实验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34
10、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响度决定于(分数:2.00)A.声波波幅的大小 B.声波基频的高低C.声波波形的谐波频谱D.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解析:解析:响度又称声强、音量或者声压级,它主要反映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是由声波波幅的大小决定的。音高也称音调,是人耳对音调高低的主观感受。音高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音色是由声音波形的谐波频谱决定的,单一频率产生的声音称为纯音,具有谐波的声音称为复合音。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音长。因此本题选 A。3.对呈现的较弱
11、声音的听觉感受受到另一个较强的声音影响的现象是(分数:2.00)A.多普勒效应B.听觉疲劳现象C.听觉适应现象D.听觉掩蔽效应 解析:解析:当声源相对于声波的传播媒质而运动、观察者(或听者)相对于媒质而运动或声源和观察者之间以及与媒质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会感受到声源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的实际频率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当声音的响度达到一定强度水平时,持续暴露在这样的强刺激环境中就会引起听觉感受阈限值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现象。听觉适应是当听觉器官接受一定强度的声音刺激持续一段时间(一般 35 分钟)导致听觉阈限下降,而当听觉绝对阈限下降到一定的水平后就稳定在这一个水平上
12、下,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现象。对呈现的较弱声音的听觉感受受到另一个较强的声音(掩蔽音)影响的现象是听觉掩蔽现象。因此本题选 D。4.当快速行驶的汽车从远处朝向我们行驶,经过我们身边和远离我们时,我们会感到朝向我们时听觉感受加强、声音频率提高,而当远离我们时,我们会感受到听觉感受减弱、声音频率降低。这种现象是(分数:2.00)A.多普勒效应 B.听觉疲劳现象C.听觉适应现象D.听觉掩蔽效应解析:解析:当声源相对于声波的传播媒质而运动、观察者(或听者)相对于媒质而运动或声源和观察者之间以及与媒质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会感受到声源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的实际频率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因此
13、本题选 A。5.两个不同频率声音分别作用于两耳时会产生(分数:2.00)A.频段掩蔽B.异步掩蔽C.中枢掩蔽效应 D.实时掩蔽解析:解析:频段掩蔽是指掩蔽声与被掩蔽声同时存在且相互作用时发生的掩蔽效应,又称实时掩蔽。异步掩蔽是指掩蔽效应发生在掩蔽音与被掩蔽音异步呈现时,又称时域掩蔽。异步掩蔽包括前导掩蔽和后滞掩蔽。两个不同频率声音分别作用于两耳时会产生中枢掩蔽效应。因此本题选 C。6.随着年龄的提高,个体会逐渐表现出听力损伤的现象,其特点是(分数:2.00)A.与低频声音相比,对高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男性下降得更快 B.与高频声音相比,对低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男性下降得更快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实验心理学 模拟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