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4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 14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分数:10.00)1.单项选择题_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三名学生都试图探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学生 A 随机抽取了90 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然后计算动机分数与这些学生的某一学科成绩分数的相关。 学生 B随机抽取 90 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根据动机分数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然后比较这三组在某一学科成绩上的差异。 学生 C 随机抽取 90 名大学生,把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 100 元,第
2、二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 50 元,第三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 5 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三组学生接受该学习内容的测验,然后考察三组被试的成绩是否存在差异。(分数:6.00)(1).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非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 AB.学生 BC.学生 CD.都没有(2).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 AB.学生 BC.学生 CD.都没有(3).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真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 AB.学生 BC.学生 CD.都没有2.关于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说法中
3、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外部效度表明实验结果被推广至实验之外的程度B.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可以提高外部效度C.提高外部效度的同时可能降低实验的内部效度D.消除额外变量会提高外部效度3.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重要因素是(分数:2.00)A.统计回归B.统计检验力C.成熟因素D.自变量的定义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4.在心理学实验中,要求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s)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之一。反映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包括(分数:2.00)A.Stroop 效应B.练习效应C.霍桑效应D.安慰剂效应5.能够平衡实验条件的序列效应的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有(分数:2.
4、00)A.随机化法B.恒定法C.抵消平衡法D.匹配法6.属于对额外变量进行实验前控制的方法是(分数:2.00)A.消除法B.恒定法C.匹配法D.抵消平衡法7.事后回溯设计包括(分数:2.00)A.相关研究设计B.准则组设计C.时间序列设计D.修补设计8.影响实验的外部效度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B.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C.测量工具的局限性D.主试一被试的相互作用9.影响实验构思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分数:2.00)A.单一操作的偏差B.单一方法的偏差C.实验者期待和被试猜测D.不同处理的交互影响10.会降低实验的内部效度的有(分数:2.00)A.消除某一额外变量的作用B.自变
5、量的定义不够明确C.因变量的定义不够明确D.自然成熟的影响未控制11.下列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时间序列设计B.准则组设计C.固定组比较设计D.不相等组前后测设计三、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18.00)12.请根据下表所示的研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分数:2.00)_13.请根据下表所示的研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分数:2.00)_14.有研究者试图采用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的方法研究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差异。在这个研究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额外变量有哪些?应采用哪些方法控制这些额外变量?(分数:2.00)_15.有人试图研究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影
6、响。他使用学绩测验对学生进行了施测,收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后他将学习成绩排在前 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高组,将学习成绩排在后 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低组。然后比较这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指出该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实验设计。(分数:2.00)_16.简述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分数:2.00)_17.怎样才能避免自变量的混淆?(分数:2.00)_18.一位临床医生提出假设:文化程度会影响针灸的治疗效果。他通过 500 例病例进行分析,发现针灸治疗效果好的文化程度低者有 200 人,而文化程度高者只有 20 人,结果证实假设。请问: (1)这个研究有何问题?
7、(2)如果要检验该假设,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研究?(分数:2.00)_19.假设有一个研究计划: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子后还要通过非言语、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去阻止其他人在你身边的空座位坐下来。按照这个计划,你去图书馆将书、衣服以及其他的东西摊在桌子上,你希望这样可以阻止他人在你旁边坐下,坚持了 15 分钟,有人坐到了你的旁边,这时你的研究结束了。请判断,这是一项实验吗?为什么?(分数:2.00)_20.高架道路是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通常都有速度限制,一般为每小时 80 公里,这一速度限制和驾驶员的心理负荷息息相关,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心理学实验来验证高架道路的这
8、一限速设置是否合理。(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8,分数:16.00)21.请设计一个 22 的混合实验设计,测量听觉正常和听觉缺失儿童在语言能力发展(阅读任务)和图形推理测验任务上的差异,并对预期可能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 (1)实验设计(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因素及其水平。 (2)预期分析的问题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数:2.00)_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地处城郊结合部的中学有 200 名初一学生,其中约 100 人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入中学前没有学习过英语。另外 100 名为本地户籍的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此学校拟开展多媒体教学对“初一学生英语成绩影响的研
9、究”的真实验。 请问: (1)最好选用哪种实验设计(写出其名称和格式)?为什么? (2)如何产生实验班和控制班? (3)该设计采用的统计方法是什么? (4)这种设计的优缺点是什么?(分数:2.00)_23.阅读下述研究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研究者想探明某种阅读方法对阅读成绩的影响,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方法,教学生该种阅读方法。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1)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 (2)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其格式。 (3)说明该实验设计的统计方法。 (4)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
10、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及统计方法。(分数:2.00)_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一培训机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记忆术,他们认为使用这种记忆术会大大提高记忆成绩。在一项实验中,他们随机选取了三组成人被试,一组要求他们利用简单复述的方式记忆一张词表(机械识记组),第二组要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识记词表(意义识记组),第三组则先教会他们该机构开发出的记忆术之后,让他们利用此种记忆术对词表进行识记(记忆术组),三组被试的识记时间相同,随后进行自由回忆并比较三组被试回忆成绩的差别。为了表明三组被试是相匹配的,实验者在实验之后让所有被试都补充完成了智力测验和记忆广度测验。结果发现,在记
11、忆广度测验上,三组被试的差别明显。请问: (1)该项实验属于哪种实验设计? (2)该实验中的重要额外变量是什么?应如何控制? (3)考虑到记忆广度这一额外因素,请设计一个更合理的方案改进该实验。(分数:2.00)_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项实验中,要求所有被试都在电脑前利用鼠标来控制一个小球的运动,这项任务需要被试控制鼠标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实验之前,对全部被试进行同样的移动小球的训练。实验时,其中一种情况下,被试很容易操纵小球完成任务,另一种情况下,小球较难操纵,但所有人最终都能完成该任务。研究者随机选取 180 名大学生被试,并随机分配到 6 个组中。第一组被试在电脑前训练1
12、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二组被试训练 3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三组被试训练 6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四组被试训练 1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五组被试训练 3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六组被试训练 6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最后记录每个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 实验的结果发现,在比较难的任务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显著减少;但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都很短且几乎相同。 请问: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 (3)该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3、(分数:2.00)_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心理学家对一种抑郁症新疗法的效果感兴趣,他招募了 25 名想减轻抑郁的人。在研究的开始,他让所有被试完成了一份抑郁量表。测验结果表明被试的平均分数处于严重抑郁状态。在随后的两个月里,这个心理学家对被试实施这种新的疗法。两个月后,被试再次接受同样的抑郁量表测验。测验的平均分数表明他们只有轻微的抑郁。于是,该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这个新疗法是有效的,即新抑郁症疗法能有效改善被试的抑郁症状。请问: (1)这个设计属于哪种类型? (2)该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结合所给材料具体分析原因。 (3)请重新设计一种真实验的方案研究该疗法的效果。(分数:2
14、.00)_27.某研究者提出一个假想:海马部位可能与复杂认知加工有关,与简单认知加工无关。为此,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随机选取 30 只白鼠,切除海马,让其中一半学习简单迷津,另一半学习复杂迷津。在白鼠练习迷津过程中,简单组 10 次以内就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而复杂组学习 30 次以后才会不发生错误。根据这样的结果,研究者认为假想得到支持。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该研究者的结论是否正确? (2)请指出问题所在? (3)有更好的设计方案么,如何设计?(分数:2.00)_28.某研究试图检验两种心理疗法对演讲恐惧症的治疗效果。研究者选取 80 名在公开场合存在严重演讲问题的大学生,把他们分成两组
15、。第一组 20 人,由第一位心理治疗师施行行为疗法;第二组 20 人,由第二位心理治疗师施行认知疗法;第三组 20 人,由第三位心理治疗师进行无用无害的药物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治疗;第四组 20 人,不做任何处理,由第四位心理治疗师评价演讲情况。所有被试在治疗前后由各自的心理治疗师对其的课堂演讲进行评价,最后获得这些被试演讲表现的改善比例。实验结果发现,不同疗法组的被试演讲改善比例不同。行为疗法组 100,认知疗法组 60,药物组 73,无处理组 32。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该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2)结合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研究中第三组、第四组的设置目的是什么? (3)研
16、究结果可能的混淆变量是什么?有何控制办法?(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 14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分数:10.00)1.单项选择题_解析: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三名学生都试图探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学生 A 随机抽取了90 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然后计算动机分数与这些学生的某一学科成绩分数的相关。 学生 B随机抽取 90 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根据动机分数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然后比较这三组在某一学科成绩上的差异。 学生 C 随机抽取 90 名大学生,把这些被试
17、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 100 元,第二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 50 元,第三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 5 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三组学生接受该学习内容的测验,然后考察三组被试的成绩是否存在差异。(分数:6.00)(1).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非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 A B.学生 BC.学生 CD.都没有解析:解析:学生 A 的研究中考察的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属于非实验设计。本题选 A。(2).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 AB.学生 B C.学生 CD.
18、都没有解析:解析:学生 B 的研究把学习动机作为一个被试变量,不同动机水平组的学生不是由实验者随机分配的,因此属于准实验设计。本题选 B。(3).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真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 AB.学生 BC.学生 C D.都没有解析:解析:学生 C 的研究中,被试的选择和分配都是随机的,研究者主动操纵了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因此属于真实验设计。本题选 C。2.关于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外部效度表明实验结果被推广至实验之外的程度B.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可以提高外部效度C.提高外部效度的同时可能降低实验的内部效度D.消除额外变量会提
19、高外部效度 解析:解析: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变量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推广到实验情境条件以外的程度。消除额外变量会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可能会降低实验的外部效度。本题选择 D。3.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重要因素是(分数:2.00)A.统计回归B.统计检验力 C.成熟因素D.自变量的定义解析:解析:统计结论效度是有关决定实验处理效应的数据分析程序的效度检验,它并不涉及系统性偏向的来源问题,而是研究差误变异源和如何适当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的问题。统计检验力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本题选 B。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4.
20、在心理学实验中,要求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s)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之一。反映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包括(分数:2.00)A.Stroop 效应B.练习效应C.霍桑效应 D.安慰剂效应 解析:解析: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在实验中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主试的操作,而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被试很可能会自发地对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测,然后用自认为能满足目的方式进行反应。这就是要求特征。要求特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霍桑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实验心理学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