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二)及答案解析.doc
《质量管理(二)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二)及答案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质量管理(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6,分数:72.00)1.当企业基本具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能力以后,需要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 )进行整合和规划。(分数:2.00)A.目标B.人员C.关键业务流程D.评审和审核E.企业外部环境2.质量控制方法有两图一表法,其运用了( )。(分数:2.00)A.排列图B.控制图C.对策表D.因果分析图E.直方图3.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 )。(分数:2.00)A.方法B.机器C.原料D.环境E.产品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使用有助于( )。(分数:2.00)A.满足顾客要求和改进
2、质量B.提供适宜的培训C.提供主观证据D.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E.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5.抽样检验是质量检验的一种重要方法,其适用的情况有( )。(分数:2.00)A.破坏性检验B.数量大、但对质量要求不高的产品C.测量对象是连续体D.希望减少检验工作量,节省检验费用E.检验项目较少,周期较短6.关于西格玛水平与企业产品质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西格玛水平越高,缺陷越少B.缺陷率与西格玛水平相等C.产品合格率与西格玛水平相等D.西格玛水平越高,产品合格率越高E.西格玛水平越高,产品合格率越低7.硬件质量特性的内在特性有( )。(分数:2.00)A.结构B
3、.气味C.性能D.精度E.色泽8.一般来说,服务特性可分为( )。(分数:2.00)A.可靠性B.响应性C.保证性D.移情性E.舒适性9.质量管理是指从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 )。(分数:2.00)A.质量目标B.质量策划C.质量控制D.质量保证E.质量反馈10.质量控制适用于对组织任何质量方面的控制,包括( )。(分数:2.00)A.生产领域B.产品的设计C.生产原料的采购D.服务的提供E.产品的种类11.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其要求包括( )。(分数:2.00)A.全行业的质量管理B.全企业的质量管理C.全过程的质量管理D.全员的质量管理E.多方法的质量
4、管理12.下列各项属于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有( )。(分数:2.00)A.领导作用B.持续改进C.与购买方互利的关系D.以理论依据为基础进行决策E.过程方法13.全面质量管理实施的工作程序包括( )。(分数:2.00)A.分析B.决策C.准备D.开始E.扩展14.下列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论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全面质量管理以全面质量为中心B.建立质量体系是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C.全面质量管理是组织进行管理的惟一途径D.将质量概念扩充为全部管理目标E.全面质量管理就是生产全过程管理15.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综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企
5、业需要对整个组织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定期的审核B.企业应该对主要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C.企业需要建立各个层次的完整的目标体系D.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关键业务流程E.企业需要明确主要的成功因素,在成功因素基础上确定关键业务流程16.关于 PDCA 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计划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市场调查、客户访问、了解国家经济政策与产业发展导向等,摸清顾客明示或隐含的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确定企业质量方针、政策、目标和计划等B.执行阶段是实施计划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定位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但不包括计划执行前的员工培训C.检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
6、后,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D.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E.实际运行中,可将计划阶段分为四个步骤,即分析现状找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质量原因和制定对策和措施17.关于排列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排列图包括两根纵轴和一根横轴B.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直方柱C.左纵轴刻度代表不合格件数或频数,右纵轴刻度代表比率或频率,左纵轴上频数值要与右纵轴上的频率值相对应D.在直方柱右边线上方标出累计值,用实线连接累计值点做出帕累托曲线E.在横轴上将所统计各项依据频数从小到大依次排列18.工序能力分析法包括( )。(分数:2.00)A.直方图
7、法B.工序能力C.工序能力指数D.正态分析图E.折线图19.计量值控制图适用于以( )为控制对象的情况。(分数:2.00)A.长度B.强度C.纯度D.宽度E.数据的质量特性值20.控制图的种类包括( )。(分数:2.00)A.计量值控制图B.计数值控制图C.计图值控制图D.计方值控制图E.计表值控制图21.ISO9000 族标准的构成包括( )。(分数:2.00)A.核心标准B.其他标准C.技术报告或者技术规范D.小册子E.质量管理培训指南22.ISO9000 族标准的核心标准是( )。(分数:2.00)A.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B.ISO9001:2000 质量管理
8、体系要求C.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D.ISO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E.ISO10012:2002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23.下列对 ISO9001 标准的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ISO9001 标准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B.ISO9001 标准提供了自我评定的指南C.ISO9001 标准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D.ISO9001 标准与 ISO9004 标准是一对相互协调的标准E.ISO9001 标准等同于企业标准24.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量化的综合管理方法,是一种目标管理、主动改进型管理、绩效管理和文化管
9、理。六西格玛管理的主要特征具体包括( )。(分数:2.00)A.以顾客为关注中心B.依据数据和事实,使管理成为量化的科学C.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资源成本,促使组织的业绩提升D.强调全体队伍的建设,以项目为基本单元而运作E.追求完美,容忍失误25.关于六西格玛管理,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目标管理方式B.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量化的综合管理方法C.六西格玛管理是绩效管理D.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技能管理E.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主动改进型管理26.下列各项中,属于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及其成员的有( )。(分数:2.00)A.质量管理委员会B.质量领导C.发起者D.倡
10、导者E.黑带大师27.关于六西格玛组织的成员,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质量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高级管理层组成,专职负责公司的质量工作B.质量领导直接面对公司最高领导C.倡导者一般由企业高级管理层组成,大多数为兼职D.黑带大师负责六西格玛的操作管理,推动六西格玛质量计划方法和工具使用E.绿带为全职人员,是企业内部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众多底线收益项目的负责人28.产品质量立法的基本原则是( )(分数:2.00)A.有限范围原则B.统一立法、区别管理原则C.实行行政区域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属地化原则D.奖优罚劣原则E.质量等级划分原则29.关于产品质量责任,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11、分数:2.00)A.生产者、购买者和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责的人违反产品质量规定的义务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B.生产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责的人违反产品质量规定的义务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C.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责的人违反产品质量规定的义务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D.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责的人违反产品质量规定的义务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E.产品质量责任包括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不履行保证产品质量义务的民事责任30.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包括( )。(分数:2.00)A.国家法规法律所规定的条件B.明确表示的产品质量标准C.消费者的消费经验D.产品生产流程缺陷E.产品缺
12、陷31.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的原因主要有( )。(分数:2.00)A.产品设计上的原因导致不合理危险B.产品选材上的原因导致不合理危险C.制造上的原因产生的不合理危险D.告知上的原因产生的不合理危险E.使用者使用不当导致不合理危险32.产品质量法所明确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包括( )。(分数:2.00)A.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机构的质量标志B.禁止伪造产地C.产品包装上标注的工厂、地址必须真实D.销售产品禁止掺杂,掺假E.禁止以高价格销售产品33.产品质量担保责任的基本形式包括( )。(分数:2.00)A.修理B.更换C.退货D.赔款E.转售34.关于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13、。(分数:2.00)A.是产品购买者不履行产品质量担保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B.是产品销售者不履行产品质量担保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C.是生产者不履行产品质量担保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D.是质量认证方不履行产品质量担保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E.属于买卖合同的范畴35.下列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有( )。(分数:2.00)A.是一项强制性的行政措施,而非法制手段B.产品质量法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C.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规划和组织D.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E.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申请复检的期限
14、为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 20 日内36.产品质量法对企业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包括( )。(分数:2.00)A.推行企业质量认证制度B.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C.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办法D.实行奖励制度E.建立有竞争性的企业文化二、案例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32.00)某标准件厂质量控制中心正在分析某型号螺母的工序能力和质量控制问题,该型号螺母的内径设计尺寸为160.15mm,在生产过程中某道工序承担该型号螺母内径的最后加工,通过对加工完成该道工序的内径尺寸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样本内径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 s=0.025mm。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
15、:6.00)(1).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 Cp为( )。(分数:2.00)A.2B.1.8C.1.4D.0.6(2).若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0.4,可以判断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等级为( )。(分数:2.00)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3).在该型号螺母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分数:2.00)A.人B.方法C.价格D.机器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 3.1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 250 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
16、公差中心重合,s=0.00049。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 Cp为( )。(分数:2.00)A.1.19B.1.25C.1.28D.1.30(2).通过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分数:2.00)A.不足B.正常C.充足D.过剩(3).若需在某道工序中控制该齿轮材料的强度,则要求控制该工序的( )。(分数:2.00)A.双侧公差B.公差中心C.上限公差D.下限公差某车间正在对工序能力进行分析,得知某零件第 n 道工序加工时,设计尺寸(单位 mm)为Tu=20.000,T L=19.991。通过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样
17、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131。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0)(1).该工序能力指数为( )。(分数:2.00)A.0.67B.1.00C.1.33D.1.15(2).该工序能力( )。(分数:2.00)A.过剩B.不足C.正常D.严重不足(3).引起产品较大质量波动、指示产品制造过程处于非稳定状态的因素是( )。(分数:2.00)A.偶然性因素B.系统性因素C.非偶然性因素D.非系统性因素(4).在全面质量管理中,人们常用( )来整理数据,描述质量特性数据分布状态,观察产品的质量波动,从而了解工序质量的分布规律。(分数:2.00)A.直方图B.排列图C.鱼骨图D.
18、控制图某部件加工的时候,设计尺寸 10mm(误差为+0.010,-0.005),通过随机检验,经过计算已经知道: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8,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工序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处于稳定状态下加工产品质量正常波动的幅度,以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六倍标准差来表示,记为 6,则( )。(分数:2.00)A.该值越小,工序能力就越强B.该值越大,工序能力就越强C.该值越小,工序能力就越弱D.该值越大,工序能力就越弱(2).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是( )。(分数:2.00)A.人B.环境C.制度D.机器(3).工序能力指数计算结果为( )。(分数
19、:2.00)A.0.2473B.0.3125C.1.1462D.1.4759某企业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学习,企业员工对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工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请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关于质量控制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被用来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随着时间的不稳定变化,并且以此为依据来维持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B.被用来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随着时间的动态变化,并且以此为依据来维持生产过程中的不稳定性C.被用来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随着时间的动态变化,并且以此为依据来维持生产过程中的动态性D.被用来反
20、映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随着时间的动态变化,并且以此为依据来维持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2).计量抽样检验是指适用于( )的抽样检验。(分数:2.00)A.质量数据为计量值,根据相同质量样本均值或样本方差来判断这批产品是否合格B.质量数据为计量值,根据不同质量样本均值或样本方差来判断这批产品是否合格C.质量数据为计数值,根据不同质量样本均值或样本方差来判断这批产品是否合格D.质量数据为计量值,根据不同质量样本均值来判断这批产品是否合格(3).下列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其作用就体现在:能够向组织和顾客持续提供信任和信任的产品
21、B.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其作用就体现在:能够持续提供改进的建议;能够向组织和顾客持续提供信任和信任的产品C.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其作用就体现在:能够持续提供改进的建议D.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其作用就体现在:能够持续提供改进的建议;能够向组织和顾客持续提供信任质量管理(二)答案解析(总分:10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6,分数:72.00)1.当企业基本具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能力以后,需要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 )进行整合和规划。(分数:2.00)A.目标 B.人员 C.关键业务流程 D.评审和审核 E.企业外
22、部环境解析:解析 在经过试点和扩展之后,企业可以基本具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能力。为此,需要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综合。通常需要从目标、人员、关键业务流程以及评审和审核这四个方面进行整合和规划。2.质量控制方法有两图一表法,其运用了( )。(分数:2.00)A.排列图 B.控制图C.对策表 D.因果分析图 E.直方图解析:解析 两图一表法是指运用排列图、因果分析图和对策表三种工具,对生产现场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方法。3.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 )。(分数:2.00)A.方法 B.机器 C.原料 D.环境 E.产品解析:解析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
23、:人(Man)、机器(Machine)、原料(Material)、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简称 4M1E。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使用有助于( )。(分数:2.00)A.满足顾客要求和改进质量 B.提供适宜的培训 C.提供主观证据D.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E.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 解析:解析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动。文件的使用有助于:满足顾客要求和质量改进;提供适宜的培训;重复性和可追溯性;提供客观证据;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5.抽样检验是质量检验的一种重要方法,其适用的情况有( )。(分数:2.00)A.破坏性检验 B.数
24、量大、但对质量要求不高的产品 C.测量对象是连续体 D.希望减少检验工作量,节省检验费用 E.检验项目较少,周期较短解析:解析 抽样检验一般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破坏性检验,如产品的可靠性试验、产品寿命试验等;产品数量大,但对质量要求不高,如螺钉等;测量对象是连续体,如煤、矿石的化学成分等;希望减少检验工作量,节省检验费用;检验项目多,周期长,进行全数检验有困难;督促供方改进质量。6.关于西格玛水平与企业产品质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西格玛水平越高,缺陷越少 B.缺陷率与西格玛水平相等C.产品合格率与西格玛水平相等D.西格玛水平越高,产品合格率越高 E.西格玛水平越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管理 答案 解析 DOC
